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医疗科普“假面具”亟待视频平台扯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1 15:38

“每天科普一个医学小知识。你真的会洗头吗?三甲医院医生教你正确洗头。”这是某平台上的一则医疗科普视频,一位身穿手术服的“医生”面对镜头,演示如何正确洗头。类似短视频在各平台层出不穷,内容多以两性话题、心脑血管疾病、食疗补身等为主。一些博主在获得大量关注后,还会将流量变现,向用户售卖药品和医疗服务。(11月1日《法治日报》)

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高达10.12亿。由于人们日益重视健康问题,医疗科普类短视频广受欢迎。然而,发布医疗科普短视频的未必就是专业人士,别看某些主播在视频中穿着白大褂,但究竟是真医生还是假医生,则要仔细甄别;这类短视频到底是公益科普服务还是直播带“货”,也值得高度重视。

如果是专业医疗人士发布的医疗科普短视频,当然值得一看。而判断博主是否是专业人士,关键在于资质认证。今年7月,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要求强化资质认证展示,明确点名“医疗卫生”。按照规定,医疗科普视频博主应该全部展示资质认证。但报道显示,至今一些博主仍未资质认证,而未经资质认证的“白大褂”不排除是演员。

即便是经过资质认证的真医生,在医疗科普短视频中也不能带“货”——售卖药品和医疗服务。否则,就是打着医学科普旗号牟取私利,有损医生职业形象。而且,这种带“货”行为还违反了《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和《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规定。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医疗科普短视频中掺杂带货、推荐药品、就诊医院等行为,且愈发隐蔽,挑战制度规定。

短视频用户需要专业医疗科普信息,而未经资质认证的博主发布的短视频如果内容不专业,就有可能对用户造成误导,反而带来健康隐患。医疗科普博主可以通过视频获益,例如增加粉丝提升流量赚取平台广告受益,但决不能靠违规带“货”来牟利。另外,某些医疗科普博主通过传播健康焦虑来吸引眼球赚取流量,增加用户心理负担,有违医学伦理,也要遏制。

无论是某些博主在短视频中穿着白大褂冒充医生,还是某些医疗科普视频打着科普的幌子违规带“货”,这两类“假面具”都应该被及时扯下。对此,被误导的用户和医疗专业人士,要勇于“揭假”“打假”;短视频平台则要成为治理主体,既要通过资质认证让“伪白大褂”彻底退场,也要依据上述广告管理制度,对违规带“货”博主和账号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最近几天,微信、抖音、微博、快手、B站等平台齐发公告:分批次分阶段引导自媒体账号对外展示实名信息、职业信息等。此举有望扯下假医生的面具,让医疗科普博主身份归“真”。这需要平台方认真核实医疗科普博主提供的职业资格证明,要防止假证书假证明蒙混过关。对于已经通过资质认证的博主也要经常“回头看”,“看”资质与行为有没有涉假。

数据显示,我国有73%的短视频直播用户曾经在手机端观看过健康科普类内容。其中42%的用户平均每周会观看1至3次健康科普视频。这要求医疗科普视频内容要坚持“专业、客观、公益”等原则。确保专业性关键在于博主资质认证;确保客观性需要这类博主具备职业道德;确保公益性需要博主只科普不带“货”。如此一来,医疗科普视频可成为重要科普阵地。

文/丰收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短视频里“白大褂”能信吗 记者调查:其中不仅有假医生,还有真医生为虚假宣传站台
解放日报 2024-10-17
1元买4000份科普文案,还能相信“白大褂”吗?
上海网络辟谣 2024-10-16
首批10只中证A500ETF全部结募 有望成中长期资金入市良好载体
证券日报 2024-09-25
变味的“网红医生”:“流量病”如何治理?
新华社 2024-09-25
新华视点丨变味的“网红医生”:“流量病”如何治理?
新华社 2024-09-24
“网红医生”擦边乱入本身也是一种病
光明网 2024-09-21
北青快评|要好好治治“网红医生”这样的“流量病”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9
一些“网红医生”为何热衷于两性话题?记者调查医疗科普账号违规引流带货乱象
法治日报 2024-09-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