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经济日报金观平:增发万亿元国债利当前惠长远
经济日报 2023-10-26 07:34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24日表决通过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

根据客观形势需要,调整预算、增发国债,筹集更多资金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举措。此前,我国曾数次增发国债或者发行特别国债,取得积极效果。这次增发国债,无论从力度还是投向看,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特点。

一是资金规模较大。增发1万亿元国债后,2023年全国财政赤字由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1万亿元是一个不小的规模,可以有效补充财政资金,赤字率突破3%显示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发力的用意。同时,发债规模考虑了财政可持续问题,提高赤字率后,我国政府负债率仍处于合理区间,风险总体可控。

二是投向领域重大。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遭遇了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损失较大,暴露出我国在防汛防洪和救灾应急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存在较多短板弱项,需要加大建设力度,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安危冷暖,需要较大规模资金投入,仅靠地方财力难以负担。此次增发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将有力保障工作任务落实。可以说,此次增发国债目的明确、正当其时,充分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三是综合效应较强。增发国债资金通过转移支付安排给地方,总体上增强了地方财力,将缓解地方在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方面的支出压力。同时,资金投入到一系列项目,也利于带动国内需求,稳投资、稳增长,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做好增发国债的发行使用工作关系重大。万亿元资金的分配、使用,要符合党中央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经得起时间考验,丝毫马虎不得,有关部门和地方肩负重任。

对于资金投向,中央明确了用于灾后恢复重建、骨干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等8个方向。各地要精准聚焦投向领域,落实“资金和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把宝贵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此外,应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严禁挤占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

此次国债主要用于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救灾项目建设,要把质量和效益放在中心位置。一方面要尽快启动,充分利用直达机制,做好资金拨付工作,满足项目资金需求,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另一方面要科学论证、精心施工,切实推动恢复和提升受灾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杜绝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

增发万亿元国债,既利当前又惠长远。通过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一定能够让受灾地区河湖更加安澜、家园更加美好、百姓更加安居。(金观平)

编辑/张丽

相关阅读
国家发改委:去年增发的1万亿国债相关资金已全部下达到地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1
国家发改委:1万亿增发国债资金已全部落实到1.5万个具体项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1
国家发改委:2023年1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全部下达完毕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4-02-07
践行金融使命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服务万亿增发国债资金落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7
经济日报金观平:发挥好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
经济日报 2024-01-13
万亿元国债资金使用要筑起“防火墙”
经济日报 2023-12-25
今年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元国债 首批国债资金预算2379亿元已下达
央视新闻 2023-12-18
今年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元国债 首批国债资金预算2379亿元已下达
​央视新闻 2023-12-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