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听劝体”走红见证守“网”相助的力量
北青评论
2023-10-24

“这个旅游攻略还能改进吗?我听劝!”“听劝,去这里玩真的不要带太多衣服。”“听劝版草原旅游,高帮鞋是正确的。”最近,互助式、听劝式旅游在以多个社交平台上风靡,不仅旅游有听劝版,穿搭也有听劝版,连房屋装修、亲子关系都有听劝版。(10月23日《扬子晚报》)

网络玩梗常玩常新,从淘宝体、知音体,到撑腰体、TVB体,再到甄嬛体、黛玉体……近年来,网友们在一浪浪玩梗大潮中不断追求新鲜感,而今“听劝体”走红也是如此。

“听劝体”最初是开玩笑式劝说一些特别固执的网友,后来逐渐发展到其他方面。现在,听劝式旅游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攻略方式。听劝体旅游笔记大体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寻求帮助,一种是帮别人避雷,在一个个“问”与“劝”中,形成了鲜活的互动闭环。

据报道,9月15日以来,每天都有约2000人在某社交平台上发出“旅游听劝”的笔记,听劝式旅游成为热门话题,也成为了今年国庆旅游的新趋势,平均每篇听劝笔记都会获得43.9条热心人的帮助。以“旅游听劝”笔记为媒介,人们既乐于分享、求助和探索自己的旅游方式,也愿意奉献热心建议,让真诚与善良在此相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在许多网友看来,“听劝体”既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又不强人所难,特别适合网络社交。于是,网友们给出的建议从旅游到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总能有网友给你来几句经验之谈。比如,一名网友的手受伤了,想让老公去洗碗,但被嘲讽为“为躲避洗碗而故意弄伤手”。她为此感到伤心,将这条吐露自己心声的视频发到网上后,网友们给出了不少“金玉良言”。她也非常听劝,心平气和地和老公探讨并解决家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家庭关系变得越来越和谐健康。

令人欣慰之处还在于,听劝体正从个体延伸至社会生活,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比如,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不少商业性质的“听劝”笔记。“听劝”正成为一些商家打造品牌形象的一种方式。对网友提出的前瞻性、合理化建议,他们十分乐意“听劝”,有的根据网友的建议,很快优化改进了产品,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诸如此类的佳话屡见不鲜,见证着守“网”相助的巨大力量,让“听劝体”持续绽放新光彩。

或许在有些人看来,生活、工作中遇到困惑与烦恼,应该向身边的师长亲友请教,何必在网上向陌生人求助?“听劝体”的走红表明,现在仍有不少人,或囿于社交圈子较窄,或因性格比较内向,抑或想要求助的问题不适合向熟人透露,总之有必要借助网络寻找答案。事实也表明,通过网络有可能获取数量更多、层面更为丰富的回应,得到更有价值的“金点子”。

从更深层次看,“听劝体”的走红,为人们理解当下的“陌生人社会”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如何从更多层面去关爱陌生人?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如何为他们雪中送炭、排忧解难?这方面,“听劝体”犹如守望相助的网络版,传播着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对于每一个求助者而言,广泛听取网友的建议和意见,择善而从、为我所用,既能获取经验或新的认知,更能感受来自陌生人的温暖。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助人者也会在自己的建议被认可的过程中,收获情绪价值和友谊,感受愉悦和满足。越来越多的人这样想、这样做,一场场相互成全、相互成就的“双向奔赴”就会持续上演,网上网下的守望相助就会日益成为人们不约而同的选择。这是大多数网友的愿望,或许也是“听劝体”走红的真正原因。

文/威利

图源/视觉中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