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短视频的兴起,公众用镜头记录自己的历史变成了现实。录下个人历史的影像,同样是在为未来生产记忆,这样的个性化、碎片化影像也自有其价值。
用镜头生产记忆是一门学问。那种缺乏媒介素养的影像记忆生产,比如制造噱头的搞怪、搞笑类视频,再严肃的题材也可能沦为嬉闹剧。搞怪、怪笑是一面放大镜,通过模仿再现生活中的某类场景,就可以吸引网友的视线,有时还能引发舆论的关注。
近日,一则学生穿着行政夹克模仿领导“视察”云南某职业学院的视频在网上火了。校方表示已经跟当事学生了解情况,并对后续做妥当处理。原来,该同学看到“要穿得不像一个孩子”的热点话题,出于好奇进行了模仿,“以此蹭流量”。
学生食堂、图书馆成搞笑视频的选景地,这样的拍摄手法吸引了现场的围观者和远距离的短视频观众,也惊动了校方和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网友。涉事学校回应称已对拍摄者进行“引导”,网友们对此基本上持宽容的态度——
一类是肯定视频中学生模仿的水平达到了演员级:“模仿形式主义惟妙惟肖。”“简直一模一样,服装、造型很到位,连动作都学会了。”“太逗了,笑得肚子疼。”
一类是主张对拍摄者以及类似无伤大雅的行动予以宽容:“除了模仿得太像了,倒也没什么别的问题。”“只是开个玩笑吧,看视频的不要想太多。”“重点不是模仿,是学校领导能不能被模仿……”
模仿是人的天性,人类社会是在模仿中从蒙昧走向文明的。个人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是从幼年就开始模仿。小时候模仿家人,上学了模仿老师,走向社会后模仿同事朋友。在这样的连续性模仿中,经历着自己的不同人生阶段。
模仿有蹩脚的,也有富于创造性的。每个人的模仿都起步于亦步亦趋,止于丢掉拐杖的自我创造。这个新闻中几个学生模仿校领导视察食堂和图书馆,无论这样的模仿水平如何,其实都是在向教育者提出一项要求:短视频时代,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走向成熟。
对于学生模仿领导,不同的人所站的角度不同,从同一条视频中发现的问题也可能不同。站在视听传播的角度看,要避免因噎废食,就要善于因势利导,让更多的学生意识到,模仿是一门艺术,需要调好模仿的焦距,让镜头记录下更有认知价值的东西。
要让学生懂得调好社会镜像“焦距”的重要性。模仿是最好的社会记忆,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有个形象的比喻:“倘若社会事实是一种模仿关系,那么社会纽带、社会群体既是模仿性的又是遗传性的。”用短视频记录生活,不论是严肃的题材还是娱乐的题材,都要有镜像意识,把有价值的社会镜像记录下来,让后人从这样的记忆中看到我们这个时代的风土人情。
调好社会镜像,需要教育者指导拍摄者用全景式的眼光,发现生活中那些不曾引人注目的东西,通过给社会生活“留影”,让当代人和后人从自己定格的静态中发现有知悉意义的东西。只要懂得取舍和判断,社会镜像的焦距就不难调好。
要让学生明白调好道德规范“焦距”的重要性。虽然模仿无处不在,但模仿则是一种社会过滤,遵循向上的原则。在人类社会的长河中,往往是乡村模仿城市、基层模仿上层,而不是相反。教育者有责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学会发现道德行动,把善的值得人们模仿的习惯用短视频记录下来,通过大众传播,让镜头里的道德行动成为公众模仿的对象。什么是善的,为什么善的东西值得记忆,教育者有责任告诉自己的学生,让他们明白应当这么做的道理。
要让学生意识到调好文化创新“焦距”的意义。没有人天生就会创造,“邯郸学步”对于成年人来说是笑料,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这样的亦步亦趋又何尝不是他们的必经阶段呢?待他们长到一定年龄,“反其道而行之”就成为高级形式的模仿。
教育者的责任在于,将学生从亦步亦趋的模仿“摆渡”到“反其道而行之”的创造性模仿阶段,达到这种境界的学生,也就具备了创新的潜质,可能变成富有首创性的人。让学生意识到创造的伟大,给学生的创造性模仿当好向导,是我们这个时代赋予每个教育者的使命。
当代社会,公众完成了从静态的读图向流动的视觉观看的转变,短视频满足的正是社会性的流动性观看之需。越是社会性的需要,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就越是承担着历史的使命。研究公众的观看需求,研究如何满足公众的观看需求,如何在模仿和创新中找好平衡点,需要教育者教导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学会调好“模仿的焦距”,生产出更多的优质视听内容,以此履行好教育者的社会责任。
文/刘海明(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