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 | 遏止隐形虚假“种草”亟需多头发力整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0 15:30

“种草笔记”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的重要内容,从社交平台到电商平台甚至第三方支付平台,都是“种草笔记”等经验分享类帖子的发布地。很多网友会追捧那些不涉及具体产品、服务或商家的“种草笔记”,觉得可信度高。但上海辟谣平台调查发现,有些看似不含利益的“经验分享”背后,却有一条隐秘的利益链。

所谓种草,原本是一个网络流行语,含义大致可以归纳为,通过在网上分享自己进过、认可的信息,促使他人产生认同。而“种草”流行,源于时下很多人在掏出真金白银前,都有消费意识提升基础上货比三家的习惯,都想听听“过来人”的建议。

近年来各种“网红探店”“美食好物种草”等分享内容在小红书、抖音、快手、微博等APP上流行,成为深刻影响年轻人的“购物指南”“行动指南”。基于真实分享的种草本没有原罪,这种基于真实基础上信任的信息共享、情感共鸣、社区互动,是其在网络潮流中站稳脚跟的立身之本。如果其能够一直把真实当做行事的基础标准,其无疑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也会给包括消费者、平台带来诸多方便和利益,非常之可期。

然而遗憾的是,在巨大的商业等利益诱惑下,此前代写代发、或自写自发引流的虚假“种草”笔记已形成完整灰色产业链。只不过,在各界长期呼吁和监管下,以往那种让人一看就有直接利益引流嫌疑的虚假“种草”开始隐匿,目前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些看似不含利益,但实质却充斥着隐秘利益链的“经验分享”。最典型例子是就前不久大热的“旅游一床难求可去医院急救室过夜”

虚假“种草笔记”从直接化、浅层化发展进化为隐蔽化、深层化,但其根本上却还是利益驱使下的弄虚作假、价值观扭曲,对消费者权益伤害的本质没有变。比如有些“探废”博主看似为他人着想,分享的帖子中只有照片,没有地址,还提醒粉丝“现场危险,不建议前往”;可在他们的另一些分享帖中,是各种商业推广,包括新开业的商场、店铺、景点等。如此操作的本质,就是用客观却存在风险的分享内容吸引粉丝和关注度,另一边基于这些从事营销获得利益。

之所能够如此,关键因素无外乎这几个方面:一是执法部门的直接打击力度还不足,致使供给端虚假“种草”的写手、平台、背后利益方等缺乏足够的代价,给了如此虚假“种草”牟利的空间和继续为所欲为的底气;二是对“种草笔记”的规范,虽不少规范里都有相应的规定,但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套直接系统完备的规定,分散的监管容易出现“九龙治水难治水”;三是虽然近年来相关平台对虚假种草也不断出手,但现有事实说明他们在作为的力度和深度上还不到位,让一些虚幻缺乏可靠依据的种草仍有发表和传播的空间。

对症下药,治病究根。这就警示要想遏止目前隐晦的虚假“种草”,必须多头发力整顿。比如,在经营端,相关平台等要敏锐意识到明白虚假种草不但伤害消费等利益,其实根本上也是在断送自己的美好前程,自觉对虚假“种草”说“不”并积极深层遏止;在供给端,加大执法和追责力度,让涉嫌虚假种草的写手、平台、背后利益方付出巨大超额代价,不敢也不必再为;在制度规范端,有关方面也要针对“种草笔记”出台专门规定,进一步挤压扫除虚假“种草”产生的灰色空间,使之不能再为。

文/余明辉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治理“虚假种草”需要监管“动真格”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26
新版管理办法本月起生效 假分享真广告“种草笔记”管住了吗
解放日报 2023-05-11
北青快评 | “种草笔记”乱花渐欲迷人眼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8
北青快评 | “网红野游景点”别给旅游安全添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7
两公司涉虚假宣传被罚,小红书“虚假种草”为何屡禁不止
政知见 2022-10-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