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半两财经|助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北京地区各项贷款五年增长49%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9 21:18
更多资讯 关注半两财经

10月19日,北京市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召开“推进金融改革 服务实体经济”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了近年来各部门在优化首都金融营商环境中取得的新突破和新成效。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一级巡视员倪卫东表示,北京监管局积极落实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任务,通过出台政策文件、采取针对性工作措施,推动辖内金融机构坚持首善标准,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办理效率、主动减费让利,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及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他从五个方面具体介绍了相关举措和取得的成效。

北京地区银行业总资产五年增长40%

强化资源配置,服务首都经济发展大局。近年来,北京监管局积极引导辖内机构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并全力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疫情防控、冬奥服务、推进“两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项目及重要领域建设发展资金需求。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北京银行业总资产33.8万亿元,其中各项贷款14.1万亿元,较五年前分别增长40%和49%;制造业贷款及小微企业贷款分别增长86%和79%,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切实加大。

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个人及企业获得信贷资金超2万亿元

强化数据驱动,赋能首都金融高质量发展。北京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共同建设全国首个省级银政数据共享平台——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打通政务数据与金融数据之间的“断点”,取得积极成效。助力首都信贷资源精准投放。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已接入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50余家,助力个人及企业获得信贷资金超2万亿元。通过最大化利用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系统功能,每年可为首都经济发展节约各项综合资金成本约数十亿元。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已依托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可信环境在线办理不动产抵(解)押登记95万余次。通过在银行配套设置不动产综合服务网点,实现贷款申请资料一次性提交,贷款审批时间由数十天压缩至1-2个工作日。

北京监管局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建立北京地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农业保险理赔信息化联动机制,理赔效率提升30%以上。

北京地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近三年年均增长12.4%

强化渠道整合,构建小微金融服务新格局。北京监管局联动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在全国首创“续贷中心”和“首贷中心”,在此基础上整合首贷、续贷、确权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业担保贷款职能,升级设立“北京市贷款服务中心”,打造“五位一体”小微金融服务新格局。

近年来,北京监管局联动市政府有关部门针对贷款服务中心业务出台多项风险补偿、贷款贴息、担保费用补贴等财政支持政策,有效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去年共有6709家中小微企业申请贴息项目,共计贴息支持3856.7万元。今年北京监管局联动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首贷贴息及担保费用补贴流程,争取更高额度财政资金支持,变“按笔补贴”为“按户补贴”、变“事后审批”为“见贷即贴”,将贴息资金提前预拨至入驻银行,引导银行机构将贴息工作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推动贴息直达企业。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贷款服务中心累计完成贷款审批7.5万笔,涉及金额3104.8亿元;北京地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2.1万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长率达12.4%;贷款余额户数为89万户,三年累计增加55.3万户,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扩面”的目标。

北京地区科技信贷呈现“增量、扩面、降本”的态势

强化机制建设,探索科创金融服务新路径。为支持中关村先行先试及科技自立自强,北京监管局在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框架内试点设立中关村科创金融服务中心,聚焦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开展首创型改革探索。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辖内科技信贷余额8893.8亿元,较年初增长10.3%;存量客户数2.3万户,较年初增长12.1%;贷款平均利率显著降低,北京地区科技信贷呈现“增量、扩面、降本”的态势。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中关村科创金融服务中心已受理376户科创企业和重点科技人才累计43.7亿元的信贷申请。

强化行业自律   倡导北京银行业探索“限时承诺”

强化行业自律,以更高标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2023年8月8日,北京监管局指导北京市银行业协会发布《关于优化信贷营商环境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倡议书》,从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升业务透明度、推动妇女金融服务等十个方面发出倡议,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扩大服务惠及面。倡导北京银行业在信贷业务“减流程”“减时间”“简材料”的细化落实上下功夫,全面提升信贷审批环节、审批时限与审批要素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倡导北京银行业聚焦重点领域、探索“限时承诺”、依托科技赋能。首次倡导银行业积极拓宽妇女金融惠及面。倡导北京银行业深刻认识不法中介的危害,增强自主获客意识、自主经营意识和能力,严防所辖分支机构和所属员工与不法贷款中介合作,避免推高客户融资成本和风险。倡议书发布后,北京地区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多措并举、共同发力,持续有效提升首都金融服务水平。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华夏银行:以首善标准全力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9
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4-04-19
半两财经 | 170个金融产品进驻北京市贷款服务中心 近四成是信用贷产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8
半两财经|北京率先实现不动产抵押贷款全流程线上办理 贷款审批仅需1-2个工作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8
半两财经 | 北京部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已降至3.5%以下的历史低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