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昌平丨公共文化空间破题!古寺焕新生,居民来做主
北青社区报昌平版组 2023-10-07 16:12

在回龙观街道龙域东一路有座寺庙,它外形简约古朴,灰砖灰瓦,与周边林立的高楼格格不入。寺庙比路面矮了一截,需要先下台阶再走一小段。推门而入,庙内设施齐全、空间多元,议事厅、读书室、活动室、村史展等一应俱全,令人眼前一亮,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这座乍一看并不起眼的寺庙便是寺锦,寓意“似锦年华,有寺锦陪伴”。寺锦原名玉光寺,是许多老回龙观人记忆中的“经典”地标,见证了一代又一代观里人的成长。如今,这座古老的寺庙被打造成寺锦·回龙观城市会客厅,以崭新的面貌,继续陪伴周边居民度过似锦年华。

小卖铺→城市会客厅 百年古寺重获“新生”

玉光寺坐西朝东,始建年代不详,现存有清乾隆三年和民国二十四年重修碑,门楣上的匾额刻有“救赐护国玉光禅寺”及“康熙己亥年立”字样。经历多次修缮及复建,现存建筑有山门殿、前殿、后殿及南北配殿,全寺占地面积2440平方米,建筑面积785平方米。

在回龙观村时期,玉光寺曾被作为小卖铺使用,而这座寺庙的“新生”得益于“回天计划”的推进。2018年,借助“回天计划”的东风,玉光寺得到重修,被打造为乡情村史馆,但收效甚微,前来参观的居民并不多。

为进一步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过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和居民,对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建言献策。2022年7月,玉光寺以回龙观城市会客厅的面貌重新亮相。至此,这座在岁月中沉寂了许久的古寺总算找到了“新出路”。

如今的寺锦集展览展示、协商议事、文化体验、休闲学习等服务功能于一身,更囊括手工DIY、瑜伽、骑行、非遗手工坊、音乐节、拉杆箱集市等多种活动,是一处立足回龙观、辐射昌平区、服务北京市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前期,我们在线上发放了问卷调查,获取居民们对于文化空间建设的建议,了解居民们倾向的活动类型。令我印象很深的是,发出问卷不久,就收到了8000多份的回复,可见周边居民对于公共文化空间的迫切需求。”承接寺锦运营工作的优和时光(北京)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道。寺锦·回龙观城市会客厅的开放,无疑破解了回龙观地区缺少公共文化空间的难题。

破题→答好题 打造多元化活动空间

“在前期装修的过程中,为了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依照不动顶、不动地、不动墙的原则,我们采用了轻软装的方式”,工作人员说道,“确保既能满足文化活动的需要,也能够保留古建的完整性。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居民们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感受都市生活与古朴环境的碰撞。”

即便是经过重修和改造,如今在“静空间”的墙壁和主梁上还能清晰可见明末清初时期的和玺彩绘十八罗汉图。在院中漫步时,能够看到殿外摆放的灰色石砖,以及色彩浓郁的海报展板,更为寺庙增添了几分独特的味道。“这些石砖、石块是寺庙修缮时挖出来的,将它们展示出来,让居民们能够亲眼看见历史的‘印记’。”工作人员介绍说。

寺锦的多元化不仅体现在古今融会贯通所带来的层次感上,更体现在多元的文化空间和文化活动上。“艺空间”原是玉光寺的山门殿,空间不大,但刚好可以用于展示画作、摄影作品等;“诗空间”里别有洞天,可以沉浸于书画阅读,远离城市的喧嚣,还可以用于开展小型座谈会,供居民们畅所欲言,来一场思维的碰撞。

“茶空间”可供居民体验茶道文化,还可以闲来静坐,一边品茗,一边放空,享受宁静的时光;“展空间”里浓缩着回龙观地区的前世今生,走进这里领略百年历史的波澜壮阔;“乐空间”是观里居民用来对话座谈的议事厅,还是百姓们展示才艺的大舞台;“星月空间”位于寺院中间的空场,在这里曾举办过数场露天音乐会、电影节、邻里市集;在院落一角还设置了“一米菜园”供居民们播种,享受田园乐趣……

丰富的活动种类和功能复合的活动空间,能够完美对接周边居民的大部分需求,为居民们的文化生活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做客→做主 有种骄傲叫观式骄傲

有一种骄傲叫“观式骄傲”,有一种归属感叫“回龙观,住过便不曾离开”。寺锦的活动不仅趣味性强,还充满了人情味儿,不仅使居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盈,还无形中拉近了邻里关系,增强了居民们的归属感与自豪感。

“寺锦的模式挺新颖的,是古代与现代的结合,起初我们以为它就是个对外开放的寺庙,进去一看,发现有很多活动空间。不管是参加活动、种菜,还是看演出,周围居民有了一个能聚会、娱乐的地方,真是挺不错的。希望这种模式能长久地持续下去,这些都很符合周围居民的需求。”金豆妈妈表示,她在回龙观居住了7年,时常带着孩子一起来参加亲子活动,工作人员们一声声“小金豆”让他们一家感受到了回龙观大家庭的温暖。

此外,在茶空间的留言簿上,居民们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期待与感悟。一句句真挚的话语凝聚着回龙观力量,汇聚成一句话:希望我家会更好。

寺锦·回龙观城市会客厅至今已开放一年有余,在此期间,不少居民前来做客。为了充分发挥居民的自主性,让居民们真正当家做主,在开放居民议事厅,助力基层治理的基础上,寺锦还开启了“新友邻计划”,挖掘“观”里能人,结合自身专长为居民们开展趣味分享会。

家住融泽家园社区的吴西顺就是众多“新友邻”老师中的一员。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文献中心工作的吴老师对地质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在分享会中,他通过生动的描述和幽默的话语让石头“开口说话”,为居民们揭开了地质学的神秘面纱,带领大家领略大自然的魅力。

“讲座前期,我会与工作人员不断打磨选题,在分享的过程中,以科普为主,确保内容的趣味性”。吴西顺表示,“通过分享知识,可以培养居民们的共同爱好,经过多次沟通和学习,我与邻里之间的距离更近了。在手工DIY活动和‘一米菜园’中,我也见证了我家儿子的成长。”

寺锦虽小,却沉淀着历史,更凝聚着人情味;“观”里不大,却卧虎藏龙,集聚着五湖四海的能人。一方水土,无限天地。未来,寺锦·回龙观城市会客厅将继续发挥聚合力,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不仅让周边居民走进来,也要搭建资源平台,汇聚各界专家权威力量,同时搭建文化交流平台,让外国文化走进来,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编辑/赵亚亮

相关阅读
又见重阳丨“观”里这场“银龄”婚礼仪式感拉满!
北青社区报昌平版组 2024-10-15
北京文化论坛 | 百年隆福寺创意焕新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7
赋能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昌平匠心筑造高品质公共文化空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4
“寺锦”年华,感谢有你!这场邻里生活节“嗨FUN”全场→
北青社区报昌平版组 2024-07-23
昌平区回龙观街道再打造一处城市更新项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3
不做香火文章是对千年古寺的最大保护
法治日报 2024-06-18
昌平丨@观里人 这些古迹您熟悉吗?跟我们一起“盘活”历史文化资源→
北青社区报昌平版组 2024-05-14
昌平丨又见玄福“更新”进度三分之二!还有这些区域待您“探索”——
北青社区报昌平版组 2024-04-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