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品读|City Walk,一种新的遛娃方式
半月谈 2023-10-07 13:00

南京鼓楼图书馆在周末组织了一场“遇见鼓楼”文化行走活动,我带着儿子报名了。那天,我们早早来到乌龙潭公园集合。之前我曾带孩子来过这个公园多次,无非看风动水香、亭台花木,偶尔乘筏玩耍、嬉水观荷,并没觉得有什么特别。

这次活动带队的,是土生土长于南京本地的沈飞地老师。活动前他做了不少案头工作,翻阅大量文献资料、下载关于乌龙潭文史研究方面的资料,整理完成后,又将线路所涉及的历史照片、地形图、名人轶事等打印出来,在公园门口分发给大家。

沈老师带着我们,边走边介绍乌龙潭的历史:“我们看到的乌龙潭非常小,然而千年之前并非如此。在六朝时期,乌龙潭为城外的天然水道,可用来沟通军事壁垒和朝廷中枢。到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乌龙潭面积缩小,改变为金陵城的天然城濠。进入明代早期,乌龙潭被纳入城墙体系中,成为军事屯戍区与居民生活区之间的缓冲地带。”

一千多年来,名人墨客纷纷光顾和居住乌龙潭,留下众多名胜,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公园中有座纪念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的颜鲁公祠,在祠前,儿子第一次听到颜真卿的生平故事,钦佩于他心系苍生的情怀。他最近在读《红楼梦》,看到沁芳桥旁的曹雪芹坐像基座上摊放着一本厚厚的大书——《石头记》,听了沈老师的讲解才知道,传说乌龙潭原为曹家花园,盛极一时。公园里还建有曹雪芹纪念馆,门前悬挂一副对联:“几番成败兴衰引来笔下幽思心中血泪,多少悲欢离合写出人间青史梦里红楼”,真是凝练又精辟。

魏源的《海国图志》也和乌龙潭有着密切关系。清道光十二年(1832),魏源来到金陵,在城西清凉山下的乌龙潭边购地造屋,为爱屋起名“湖子草堂”,后改为“小卷阿”,并在此完成了《海国图志》。乌龙潭畔曾筑有诸多名人宅园,但至今仅“小卷阿”还有两间保存下来。

这次行走,让我们重读了一次乌龙潭公园,可谓一砖一瓦皆是史,一草一木总关情。

沈老师是“City walk”活动的组织者,经常在周末组织人们漫步南京的街道巷陌,于南京长江大桥附近的街巷里讨论“百年过江史”,在老城南地名牌下感知城市的变迁。他还会把“话筒”交给附近生活过的中老年人,让他们把儿时的记忆分享给大家。

活动之后,我和儿子也成为了“City walk”爱好者。直译为“城市漫步”的City walk,之所以成为当下很火的一种旅游方式,不是没有缘由的。相比于高强度、打卡式的“特种兵旅游”,扎堆排队的热门景点跟团游,“城市漫步”不仅低碳、环保,更能慢悠悠地感受城市美学,沉浸式体验人文历史、地道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

除了解读历史文脉的文化行走,“城市漫步”也可以是一种新的遛娃方式,带着孩子去公园寻找雨后爬出来的蜗牛,用识花软件认识身边的花花草草;还可以是一次随机的餐后散步,看种子随风飘荡在墙头长成一棵树,体味街头补鞋匠一针一线的匠心……目之所及皆是芸芸众生的烟火温暖。我们可以借此发现平时没留意到的生活细节,用行走与世界建立起新的联系。

原标题:《在城市漫步》

作者:二向箔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