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关于狂犬病,你关心的问题都在这里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3-10-02 13:30

为了减少狂犬病危害,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狂犬病相关知识,共同参与到狂犬病的防控工作中。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V)引起人畜共患急性致死性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高达99%的人类感染病例由狗传播,其他温血动物如猫、狼、狐等也可传播狂犬病,患病动物咬人时,牙齿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侵入人体而导致人类感染发病。狂犬病的危害在于人感染狂犬病毒后一旦出现临床表现,几乎100%死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每年有约5.9万人死于这种可预防的传染性致命性神经系统感染。

和其它很多传染病相比,狂犬病的潜伏期相对较长,大多数病例的潜伏期为半年以内,一般为半个月至三个月。许多人在被咬后没有及时就医或接受规范处置,导致错过了预防发生和挽救生命的机会。一旦出现临床表现,狂犬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只能对症支持治疗,以缓解患者的痛苦。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激动、焦虑、意识模糊、多动、吞咽困难、唾液分泌过多、因尝试喝水时吞咽困难而引起的恐惧(恐水)、因风吹面部而引起的恐惧(恐风)、幻觉、失眠和部分瘫痪等。

在政府主导,农业、卫生、公安等多部门联防联控,全社会参与的努力下,我国狂犬病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效,人狂犬病报告发病数每年以20%左右速度持续下降,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年报告发病数下降到零或个位数,新增病例呈散发状态,部分地区已实现局部消除,已经实现了狂犬病消除路线图的控制阶段目标,证明我国的防治策略是科学有效的,这也为2030年前实现全国狂犬病消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效地控制动物的狂犬病感染和传播,就能从源头上切断人类的感染途径。这也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为此,我们作为社会一员,应首先做到规范饲养和管理动物,具体包括: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宠物办理登记、养殖许可等手续,并按时给宠物接种动物用狂犬病疫苗。

2.妥善管理宠物,避免其与野生动物或流浪动物接触或发生冲突,并在公共场所给宠物佩戴牵引绳或口罩等防护用品。

3.不要随意喂养或接触流浪动物或野生动物,尤其是表现异常的动物,如行为怪异、攻击性强、不怕人等。

预防狂犬病的另外一个有效措施是暴露后及时彻底清洗伤口。如果被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应立即用肥皂水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并消毒。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伤口处残留的活性毒量,降低感染风险。

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初步清洗后的伤口消毒和处理操作尽可能由犬伤门诊的专业医务人员完成。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广西修订法规:对犬只实施狂犬病全面免疫
中国新闻网 2024-05-31
被抓伤或咬伤后,如何预防狂犬病发生?
人民网科普 2024-05-22
狂犬病潜伏期到底多久?10年前被狗咬过,现在还要打疫苗吗?
长春疾控 2024-04-29
如何将狂犬病遏制在“摇篮”里?
人卫健康 2023-10-06
狂犬病预防误区要远离 | 世界狂犬病日
健康中国 2023-09-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