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中午,在杭州亚运会射击男子10米气步枪个人决赛中,东京奥运会银牌得主、19岁的中国选手盛李豪打出253.3环,以破世界纪录的优异成绩稳稳夺冠。这也是本届亚运会上产生的第一个新世界纪录。
对于盛李豪,用天才形容他并不为过。在他13岁时,父亲李湘平带他到射击俱乐部玩,第一次接触射击,他就打得有模有样,自己也对射击产生了兴趣。“当时我们就是想让他找到一个爱好,去了射击俱乐部他就很喜欢,玩得也比较嗨。”李湘平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说,“在射击俱乐部练了一个暑假后,俱乐部老板跟我们说,这孩子有天赋。我们当时也没太相信,毕竟我们之前也对射击不了解。后来我们与盛李豪又聊了聊,他说很喜欢。我们也是对此很有感触,因为之前去俱乐部练习射击的孩子很多,但后来都没坚持下来,但盛李豪却是始终坚持训练。由此看得出他是真的喜欢射击。那么,就继续练吧。说实话,我们当时根本没想到他会走上这条道路的。”
袁康,当地射击俱乐部老板,也曾经是苏州射击队队员,看到盛李豪的快速进步,便把他推荐到苏州市业余体校射击队,师从沈超教练。
“袁康是我之前带过的队员,后来退役了就去当地开了射击俱乐部。有次,我要选适龄的苗子,就问他有无合适的推荐,他就把盛李豪等三个孩子推荐给了我。”沈超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说,“当时来了三个孩子,说实话,盛李豪的基础不是最好,只能说一般。但后来接触时间久了,我觉得盛李豪有几个特质特别不一样,第一是他的专注度特别高。比如,我们下午训练总共一个小时,我们会讲解一些要领,然后他们去练习。很多孩子会有一些小借口,比如上个厕所或是喝点水啊,但盛李豪几乎从来没有过,他就是特别投入地练习射击。
第二,是这个孩子接受能力很强。有些孩子,你与他们讲解的时候,他们会东张西望,但盛李豪不同,他与你有很多的眼神交流,就是那种眼里有光的感觉。第三,就是盛李豪理解能力很强。有些东西,需要你讲解,需要他自己去感觉与掌握,在这个消化与转化过程中,盛李豪也比同年龄孩子强很多。”
2017年3月,盛李豪正式被选入苏州市射击队,逐渐接受专业的射击训练。两个月后,队里安排了一次考核,当时新入选的3个孩子水平差不多,但到了同年11月第二次考核时,盛李豪打出了600环的满环成绩。“当时我觉得很震惊。”沈超说,“后来,我也将这个情况上报给省队教练姚烨,但因为当时这个孩子年龄还太小,也不好预测他之后会怎么样。所以只能对他打好基本功,规范好动作,多留意他的成长。”
2018年,盛李豪参加了全国U21射击比赛,在个人项目上收获了金牌。2018年年底,盛李豪第一次去江苏省队集训。 “第一次去省队后,专项训练还可以,但由于他年龄太小,生活自理方面比较差,因此曾经短暂回到苏州市队。但在2019年年初他就又被招回省队了。”沈超这次也同时被借调过去,与省队主管男子气步枪的教练姚烨,一同负责盛李豪的训练以及生活日常。在当时的人才储备计划中,盛李豪是为2021全运会准备的队员。“根本就没有想过东京奥运会的事情。”沈超回忆道。
盛李豪在东京奥运会上摘银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东京奥运延期,中国射击队为增强实力,扩大了选材范围,通过2020年9月和11月的全国冠军赛和全国锦标赛再次“海选”,而盛李豪把握住机会脱颖而出,进入了国家奥运初步选拔队伍。“我们刚开始都觉得他是去做陪练的,参加东京奥运会是不可能的事情,他没有任何奥运积分。”中国射击队教练姚烨这样回忆当时的感受。
但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进入国家队后,盛李豪和众多名将一起竞争,这段时间他的能力得到了快速提高,他后面的三场选拔赛一场比一场沉稳。”最终,盛李豪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令所有人都感到惊奇地进入到东京奥运会。
初登奥运赛场,17岁的盛李豪就获得了男子气步枪个人项目的银牌,再一次让人感到惊奇。“其实这孩子心理素质特别好,就是那种越大的场面,他越能稳定甚至是超水平发挥的运动员。我一直记得第一次带他去兰州外训,打交流比赛,很多教练、运动员都很喜欢盛李豪。每次他比赛的后边都是围了好多人,叫好声、欢呼声不断,但这些几乎不会影响到他,反而会让他发挥得更好。”沈超说。
盛李豪在去年世锦赛10米气步枪比赛中获得铜牌
进入巴黎奥运周期后,用主管教练姚烨的话说,“盛李豪个子又长高了,也更加成熟了一些。”姚烨带了盛李豪多年,两人的关系早已超越师徒。“他性格很倔,尤其是在训练过程中很明显,但平时人很温和。”姚烨说。不过,盛李豪也有过一次“顶撞”姚烨的事情。那是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期间,当时盛李豪的赛前状态有些波动,他有些焦躁。当时姚烨提醒他关于赛场班车的信息时,盛李豪少见地把情绪释放出来。“后来我们认为,让他在赛前把情绪释放出来也不是坏事。”姚烨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说。
进入巴黎奥运周期,尤其这几年的世锦赛,盛李豪的成绩一直都很稳定,他也被外界视为巴黎奥运会上的重点选手。“现在看来,盛李豪确实是那种天才型的运动员。很多事情在其他运动员身上几乎不会发生,但盛李豪却实现了。”沈超这样感叹。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翔
编辑/张颖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