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央媒评“预制菜进校园”:关切在“预”,解决在“制”
新华每日电讯 ​ 2023-09-21 07:59

孩子的饮食安全,是家长极为牵挂的事。最近,预制菜进校园引发了网上热议。

与现做菜相比,“提前做好的”预制菜容易引起家长担心:饭菜是否安全,营养是不是丰富……还有口味欠佳——这是消费者的普遍认知,不过鲜有商家承认。

近年来,预制菜越来越走俏,是因其省时省力,节省成本,可以快速为大批消费者提供服务。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也提出,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全国范围来看,预制菜市场扩容迅速。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全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超过6万家。

学校是培育下一代的特殊场所,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永远应放在第一位。预制菜进校园恰需引起各方面的三思。一位校长道出了家长的心声:预制菜是一个新事物,事关下一代身体健康,进校园应慎之又慎。

回应这一社会关切,应建立一套让学生吃得明白、吃得放心的规范,保障家长和学生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首先,预制菜进校园要有“高门槛”。与一般餐饮机构不同,校园食堂面对的群体主要是未成年人,正值身体及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对食品安全和营养的要求更高一些。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更为严格的准入门槛,对于拟进入校园的企业及产品,也应就其营养成分、保质期等做好详尽的检测释疑工作,守好进校园的第一道门。

其次,预制菜进校园还得过“审议关”。学校不是“一言堂”,不能由少数校领导私下拍板。无论是让学生投票,还是让家长委员会参与协商,这项决定须经由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商议,方可施行。

其三,预制菜之外更需留有“选择权”。多元化的食品供给是幸福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一。作为消费者,学生及家长也应该有知情权。学校在引入预制菜的校园窗口,应当以标识或其他形式对前来用餐的师生予以告知;还应留有“新鲜窗口”,让孩子们有更多选择。

最重要的是,拍板的人要有“同理心”。学校的管理者也好,供应商也罢,要将心比心,在食品安全这件大事上,给予孩子们全方位的呵护。(王井怀、郭方达)

编辑/张丽

相关阅读
代表委员:建议预制菜不得进入学校食堂等消费者被动选择市场
法制日报 2024-03-07
尽快出台预制菜国家标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法治日报 2024-03-07
预制菜国标要来了!对行业影响几何
第一财经 2024-01-24
人工智能进校园不能成乱收费的幌子
中国教育报 2023-12-20
中消协发布第三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预制菜销售不够透明产生侵权隐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1
专家称预制菜尚未达到为学校供餐的法定安全要求 预制菜进校园应十分审慎
法治日报 2023-10-08
预制菜进校园引发家长焦虑:如何权衡食品安全与孩子的营养需求?
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 2023-09-27
预制菜进校园引争议!团餐渠道拓展难,这些企业如何竞逐
北京商报 2023-09-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