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新疆,水产大户“养成记”
解放日报 2023-09-18 08:04

近日,新疆产的虹鳟、南美白对虾、螃蟹等各种“鲜货”陆续上市,热销国内外。

随着现代渔业的发展,我国内陆地区的水产渔业资源被广泛调动起来。那么,你知道新疆和“鱼鲜”有着怎样的渊源吗?现代农业是如何助力水产养殖的?未来新疆的渔业产业还将有哪些新探索?

食鱼的历史

与大众的传统认知不同,新疆在鱼类食用和渔业捕捞上有着相当长的历史。

从清代晚期开始,和田约特干遗址就出现了许多鱼类雕塑。20世纪初,考古学家斯坦因在楼兰遗址发现大量的鱼骨,在米兰遗址(吐蕃占领时期)发现大量渔网。1980年,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罗布泊北端的板河三角洲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罗布泊人的墓葬,在随葬品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小鱼的鱼骸和网罟。

由此可见,尽管新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但在高山冰川融水的滋养之下,鱼类曾是新疆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其实,关于新疆地区的“食鱼”“捕鱼”的内容,古代文献上也多有记载。

在《山海经》中有“敦薨(开都河)之水多赤鲑,丘时(龟兹)之水多赢母”的记载。《汉书》中记录了焉耆国(指新疆塔里木盆地古国)“近海水多鱼”。《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史料中也均有记载,皆云焉耆有鱼盐之利。

另据《魏书》记载,在今天的青海北部和新疆东部且末、若羌一带曾居住过一个神奇的部落——乙弗勿敌国,其民“不识五谷,唯食鱼及苏子(即野生沙枣)”,当地居民均以鱼为食,可见渔业资源之丰富。

在唐朝之前,对新疆地区渔业资源的记述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周边等新疆南部地区,到了元代新疆北部地区开始有了渔业记载:“乞则里八寺(即乌伦古湖)多鱼可食”。

清朝时,以野生捕捞为主的渔业产业空前发展。当时生活在乌桓的文人们留下了许多关于鱼的诗句。纪昀用“昌吉新鱼贯柳条,笭箵人市乱相招”的诗句展示了人们用鲜鱼在乌桓市场上争相招揽的景象。张荫桓的“野鸡黄羊足馈岁,塔城千里邮冰鱼”则记述了当时冬天从塔城向乌桓运送冰冻鱼鲜的情景。

水产的“逆袭”

然而,这样的“盛况”并没有持续太久。

罗布泊曾是巨泽,清朝时,其最大面积约1708平方公里。但由于河流改道、气候变化,叠加农业发展、人口增加等因素的影响,湖面变得越来越小。到1921年,塔里木河和孔雀河断流,这一区域的渔业资源开始大幅度减少。

另外,近代殖民者的入侵也对新疆渔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伊犁河和额尔齐斯河的鱼类大多有洄溯性,而侵略者在河流中设置铁栅栏,阻断了鱼类的自然繁殖路线,使得伊犁与塔城的两个渔区大大萎缩。

新中国成立后,受制于冬季严寒、水面结冰、养殖成本高、运输难度大等因素,直到20世纪50年代,新疆渔业仍以捕捞为主。到了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引进的鱼类多为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长江水系鱼类。

随着人工繁育技术的普及,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新疆的特色水产经济也开始发展,“冷水鱼”就是其一。

冷水鱼的品种很多,主要养殖品种是鲑鳟鱼类,经济价值也相对较高。而新疆尼勒克县冷水资源丰富,全年没有酷暑,环绕天山的喀什河流淌着天山冰川雪水,水深6米以下的水温常年保持在10℃以下,这为冷水鱼的生长创造了优质的自然条件。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当地就开始了对虹鳟等冷水鱼的探索。

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的推动下,尼勒克县冷水鱼产业迅速发展,苗种繁育技术不断获得突破,养殖技术也日趋成熟。目前,尼勒克县已成为新疆最大的三文鱼(虹鳟)养殖基地,其出产的鱼类远销欧洲、日本等地。

另外,“海水养殖”也是新疆渔业技术突破的亮点之一。

新疆南部天然地表水的盐碱度与海水相似,通过往水里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人工海水就形成了。当科研人员通过“调配”复刻出海水环境后,相应的鱼苗、虾苗就能健康生长。

新疆地区的水域生态复杂多变,因此水产发展主打“因地制宜”。例如,赛里木湖的水质特殊,含盐量极低,并不适合普通鱼类的生存和繁衍。当地便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突破繁育瓶颈,让赛里木湖成为高白鲑的丰收地。

待挖的“富矿”

事实上,新疆渔业早已名声在外。

2019年,产自博斯腾湖的池沼公鱼出口日本、韩国。由于养殖环境好,鱼肉品质佳,博斯腾湖的池沼公鱼进入日本市场后被定为特A产品,后占领了日本池沼公鱼市场的七成份额。2017年,赛里木湖高白鲑鱼子酱出口芬兰,广受欢迎。

据新疆水产研究所总工程师蔡林钢介绍,由于渔业水域开发程度不高,新疆的水源来自皑皑雪山,甘甜清冽,水质纯净而无污染,是发展无公害渔业及生产有机水产品的理想之地。目前,博斯腾湖、赛里木湖、乌伦古湖等水域的水产品均通过国家有机食品的认证。

与此同时,各大水产龙头企业也在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据统计,新疆各大水产龙头企业已注册了20个商标共71种产品。其中,“赛里木湖高白鲑”“天蕴三文鱼”“冰川鱼”“吉力湖”已是著名商标。

业内人士认为,新疆的水产发展潜力巨大。

一方面,尽管新疆沙漠和草地占了大多数,但水域面积依然广阔。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全疆宜渔水域滩涂面积超4600万亩。与此同时,水域里还有着500多种饵料生物,足以给鱼类的生长提供足够食材。

另一方面,冷水鱼中经济价值较高的鲑鳟鱼类深受消费者喜爱,在老年人的康养保健、儿童智力发育等方面的营养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其在膳食结构改善方面的优势导致消费群体扩大,预计2025年国内市场消费量将达到25万吨。

最后,新疆渔业积极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渔业+旅游”,加快培育都市休闲渔业,目前,以垂钓、餐饮、观光旅游为主的休闲渔业的经济产值已达2.73亿元。其中,福海县乌伦古湖冬捕文化旅游活动节已成为国家级示范性渔业文化节庆。

文/肖雅文

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湖北将迎大风降温天气 平均气温局地降逾10℃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9-20
新疆跻身“包邮区”意味着什么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9-12
按勺卖的鱼子酱,中国如何成为出口大户?
​中新经纬 2024-05-11
冷水鱼宴何以成新疆北部的城市名片?
中国新闻网 2024-03-11
冬捕最大单网出鱼量30万斤 黑龙江冷水养出“热”经济
新华社 2023-12-28
新疆大闸蟹下周广州见:新疆除了出产三文鱼等“海鲜” 还出产大闸蟹、白对虾等水产品
广州日报 2023-09-08
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日料店刺生点单量翻倍、日本金枪鱼停货
第一财经 2023-08-24
农业农村部:加强水产品全程质量安全监管
界面新闻 2023-08-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