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3)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7 17:06

9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联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江苏张家港发布了《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3)》。本书是“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子项目“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的重要成果,是青少年蓝皮书的第九部,基于第11次全国调查数据和本领域专家学者的专项研究,重点对中国未成年人网络行为、网络素养、网络交往、网络文化等最新情况进行了报告。

本书研究发现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仍存在城乡差距,区域间信息差异明显;未成年人用网的风险意识普遍不足,网络素养教育滞后于未成年人用网的现实需求;部分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持续,影响其身心健康和正确价值观形成;家长和教师对未成年人上网的态度趋向开放,但保护和引导工作尚需更多配合;未成年人用网相关政策存在一定的错位、滞后,已有规制手段效果尚不理想。

其中关于未成年人的网络消费,蓝皮书指出,尽管未成年人尚未经济独立,其网络文化消费已经体现出一定的圈层消费特征。商品的文化属性能否得到认可、引发情感共鸣,成为赢得未成年一代消费者的关键。在互联网的助力下,兴趣圈层更加垂直多元,分门别类,体系强大。诸如B站已拥有超过200万的文化标签,包括御宅、美妆、萌宠等;核心圈层包括游戏、番剧、古风等品类,核心圈之下又有许多分支,而看起来相似的趣缘圈之间都有细分的品类。“圈外人”认为类似的这些趣缘圈,实际上只有小部分交集,各圈之间有不互通的消费偏好、语言符号和行为方式,甚至可能还有泾渭分明的壁垒或者对立。“兴趣市场”是新消费文化中的集体共识,网络圈层组织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共识。消费新圈层不能简单套部落化解释,在“部落中”它还暗含了圈与层级两个维度。一是水平层面的兴趣“圈”,即消费者通过摆脱原有的阶层束缚,依据兴趣爱好而结成的集群。二是垂直层面的分化“层”,即在生产和消费变得模糊的同时,圈内消费者的地位分级却显得愈发明晰。更为确切地讲,在由平台、意见领袖、普通消费者共同构成的网络中,兴趣市场的共识正被“情感+利益”的圈层逻辑放大,致使消费行为激进化。“分层”是圈子形成后的必然趋势。未成年人网络圈层消费中的阶层性,一定程度上是父母经济社会地位的映射。

本书建议对未成年人这个群体重视区域信息差异,促进教育资源流通,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尊重未成年网民作为社会成员的主体性,助力未成年人在触网用网中自我保护;以制度完善和文化发展促进全民网络素养提升,建设未成年人用网友好社会;加强技术保护,用技术手段为未成年人用网保驾护航;敏感于时代变化,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政策规制。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叶婉

相关阅读
为“吃谷”未成年人构建防诈安全网
法治日报 2024-11-19
为“吃谷”未成年人构建防诈安全网
法治日报 2024-11-19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答记者问
中国网信网 2024-11-15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
​网信中国 2024-11-15
广州互联网法院打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矩阵
法治日报 2024-09-12
北青快评|互联网平台“未成年人模式”亟待标准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0
称未成年人游戏充值要求退款,北京互联网法院:驳回!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6-15
中青报调查:部分互联网公司设置虚假未成年人模式,纠纷频发
中国青年报 2024-06-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