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三分钟看完《红楼梦》 短视频正摧毁阅读?专家:文本阅读更有助于思考
广州日报 2023-09-14 10:35

“注意看,眼前这个男人是小宝,一大早他就急匆匆地出门了,想趁着我们女主小玉没起床去看看小钗……”凌晨1点,市民张先生的手机屏幕成为了房间里唯一的光源,播放着某短视频平台上关于名著《红楼梦》的某个解说片段,而其中彷如邻家小孩称谓的“小宝”“小玉”“小钗”分别指代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某位视频博主结合调侃、搞笑和“废话体”,将经典名著变成了“速食文学”,让一些网友沉迷其中。

当下,短视频阅读正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短视频特有的“声光电”刺激着人们不断地刷完一集又一集;不过也有读者认为,看短视频让人容易上瘾,长期进行会摧毁原有的阅读能力。据一项最新调查显示,81.40%的受访者认为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便捷方式。对此有专家表示,短视频能让更多人读懂经典,有利于碎片化知识的传播,但短视频只是获取信息的方式,并无法替代文本的阅读功能。

二次加工演绎名著 趣味化体验让读者“上头”

“看这种短视频很让人上头,一集只有3~5分钟,就像短剧一样,让人欲罢不能。”张先生喜欢看读书类短视频,但工作后并没有大块的时间阅读大部头小说,而各类短视频对文学名著的解说,让他在碎片时间里获得了阅读的体验,有效缓解了阅读恐慌。“坐地铁、排队、睡觉前都会读一下,短视频融合了文字、图像、表情,比单纯读文字体验感更好。”

记者在一些短视频平台搜索发现,各式各样的名著戏说、情节解析的视频作品多如牛毛。即使是人们已经很熟悉的大部头,也因为有了创作者的二次创作和演绎,吸引了不少观众重新阅读。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今年发布的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通过听书和视频讲书方式读书成为新的阅读选择,有8.2%的成年国民倾向于听书,2.8%的成年国民倾向于视频讲书;某短视频平台的《2023读书生态数据报告》显示,时长超过5分钟的读书类视频发布数量同比增长279.44%,读书类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65.17%,收藏量同比增长276.14%,直播观看人次同比增长近一倍。

张先生告诉记者,短视频阅读往往截取书中的精华,能够节省时间。并且有的创作者摘录书中的金句,再经过自己的深加工,分享出来的感悟也非常有深度。

类似张先生这样的阅读群体正在变得更多。不仅文学领域,像历史等碎片化知识较多的学科也在短视频平台大放异彩。博主们用更现代、更趣味的方式重新展现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往往更加简单易懂。

上海理工大学今年8月底发布的《短视频时代的阅读研究》报告也印证了张先生的说法:81.40%的受访者认为,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便捷方式,79.65%受访者认为“短视频声文图兼具的形式,能够帮助我更快、更好地理解看到的知识和内容”。

短视频上瘾“带偏”读者?“投喂式”阅读不利于思考

与张先生感受不同,读者邱雨(化名)则认为短视频阅读正在“摧毁”自己的阅读能力。

邱雨告诉记者,短视频平台会根据算法,推荐用户感兴趣的视频,相比以往沉下心来阅读和思考,如今在短视频中浏览知识变得容易多了。“看阅读类的短视频只需要接受别人的投喂,看完一个还没来得及消化,平台马上又给你推送下一个。虽然看的时候感觉学到了许多知识,但是自己的阈值也不断被提高。”

邱雨回忆,自己曾经长时间刷短视频到凌晨一两点。“一天就这么浪费了,这跟游戏成瘾类似。”她还告诉记者,自己有一回在短视频上发现一本书,多位博主都极力推荐,她忍不住去买纸质书,却很快就读不下去了。“一个短视频只有几分钟,传播者往往将书中最戏剧化、最精彩的片段讲出来,读者先入为主后再去看整本书,就会感觉平淡。”

邱雨认为,短视频阅读刚开始很上瘾,但长期下去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并没有太大的提高。相反,已经习惯了别人“投喂”后,自己也逐渐失去了阅读文本的能力。“短视频阅读靠的是声光电的刺激,自己没有任何思考。”在邱雨看来,短视频因为要顾及流量,创作者往往会给原著内容披上“搞笑”“娱乐”的外衣,书中原本要传递的价值观在这过程中可能会被扭曲,容易将读者“带偏”。

为此,邱雨主动调整作息,每天利用早上和睡前进行开卷阅读。“这样可能没有看短视频那么生动,但能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思考。”

是新渠道也是“引子”短视频推荐利于知识传播

虽然有部分读者的观点和邱雨类似,不过《短视频时代的阅读研究》报告显示,喜欢看纸质书的人群大多不排斥短视频,反而会把短视频当成获取知识和阅读的新渠道。根据该报告,“总是和经常”阅读纸质书的受访者中,有75.50%也喜欢看短视频,37.75%喜欢看图书类短视频,67.11%认为观看短视频增强了阅读兴趣,更有79.25%表示自己通过短视频推荐购买过书籍。

《读好书》杂志副总编辑肖显介绍,文字和视频是内容的不同呈现方式,相比文字,视频的交互性更容易抓住人们的注意力。“对于5分钟、10分钟读完一本经典名著的视频,尽管信息量有限,但作为一个引子,也能够吸引读者去阅读原著。例如《红楼梦》,利用3~5分钟的短视频每集讲一个点,每看完一个视频,受众也能够有所收获。”

对于新观点、新发现的传播,肖显认为短视频这种载体有其独到之处,能被更多人接触和了解到。“对于学术性书籍,如果有创作者制作成短视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读和归纳,将有价值、有亮点的观点提炼和呈现出来,可以省去读者在拗口的文字中归纳和总结的时间,让原本晦涩的学术性作品为大众所了解,这样的传播效果也会更好。”

此外,对于碎片化的知识,例如法律条文,博主用一个个短视频案例来讲解,这样的信息传递比单纯的文字阅读更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而对于识字率相对较低的老年群体,短视频也让他们有机会接受新观点和书籍,甚至了解《红楼梦》这样的文学巨著。肖显认为,读者要善于结合短视频的特性,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感官刺激易“过目即忘”短视频阅读应把握好尺度

肖显认为,尽管短视频的出现打破了“次元壁”,但短视频仅仅是获取信息的方式,而不是真正的阅读。“短视频因为要顾及流量,因此只能对书本进行零散和片段的描述,甚至将书本浓缩成段子。”

肖显认为,经典著作需要慢慢地去品味,常读常新。对于经典作品,可以先进行文本的阅读,再将短视频作为补充。“短视频只是经过眼睛,刺激一下感官就过去了,而文字是经过大脑,更适合人思考和吸收文本所蕴含的思想。”他表示,人在阅读文本时,大脑会与文本进行交互,形成自己的思考,这样收获会更大。

肖显表示,在手机上阅读,平台算法会专门推送个人喜好的类别,但一本书在没翻开之前,往往不知道是好看还是不好看。“书籍的筛选和淘汰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而短视频的阅读是算法和感官的刺激,对不感兴趣的内容直接滑走,平台就会不断推送读者喜欢看的视频,这样会限制阅读的边界。”

短视频虽然能够提供直观的背景介绍,但肖显认为,阅读经典名著是要看细节。“比如读《红楼梦》,我们并不是读《红楼梦》的梗概,而是感受《红楼梦》反映当时社会的情景细节、贵族生活的细节和文化内涵的细节;再比如《三国演义》,更多是感受一群理想主义者怎么在乱世中崛起的各种细节。”他认为,对于经典文本,如果仅通过5分钟阅读讲解,只能让读者了解故事梗概,已经脱离了阅读的范畴,属于一种娱乐方式。

对于短视频阅读和文本阅读,肖显认为两者并不是相互替代,而是能相互依存。“就像武侠小说,既有阅读书籍的快感,看电视也有不一样的感受,两种呈现方式并不互斥。”他表示,无论是文本还是短视频,都是传播内容的工具,最关键的是所传播的信息。他表示,在短视频获取的信息是碎片化的,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往往过目即忘。因此如果想要将其转化为知识,需要加以整合。“对于沉迷用短视频获取知识的人,应该把握好尺度,不能将短视频当做唯一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来源。”

文/周伟良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年轻人热衷《红楼梦》仿妆视频 致敬经典还需避免标签化扁平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2
83岁老教师激情写下千字自荐信 UP主助他“冲”进B站讲《红楼梦》
扬子晚报 2024-09-10
海淀香山街道邀社区居民走进曹雪芹纪念馆,感受红学魅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8
“红楼”如何恋青春|《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青春标签”,青年人为何不接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6
不容易,不违和,不得了,胡玫新片《红楼梦之金玉良缘》能否过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7
人教版《红楼梦》亮相北京图博会 为中学生量身打造一个经典版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1
“70后”女主播“讲演”《红楼梦》 一人饰演300多个角色
扬子晚报 2024-01-24
3分钟读完《红楼梦》真的好吗?央视《开讲啦》李敬泽谈文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