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爱画京城的画家戴泽去世 享年101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3 18:48

9月13日下午,戴泽艺术工作室、戴泽艺术基金发布讣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戴泽于9月13日16:30在北京因病辞世,享年101岁。遵照戴泽先生生前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告别仪式和追悼会,择期举行追思活动。戴泽先生是新中国第二代油画家的代表人物,是中国现实主义油画大师徐悲鸿先生的得意门生和忠实追随者,同时也是参与筹建中央美术学院的奠基人之一。

微信截图_20230913183345.png

1946-1949:

“相信你的眼睛,画你所看到的”

1946年是戴泽人生的转折点,刚刚结束了学生生涯的他收到徐悲鸿的邀请,赴北平艺专担任助教。戴泽在此处结识画友、精进画技、精研画论,不断对艺术创作进行探索与实践。同年,他以《乞丐》《东总布胡同》参与了在中山公园中山堂举办的展览。就此,戴泽在北京的艺术生涯拉开了帷幕。

微信图片_20230913182636.jpg

对于刚北上抵京的戴泽来说,学生到助教的身份转变为这座陌生的城市蒙上了一层滤镜,所见皆新,所看皆景。在恩师徐悲鸿的鼓励下,他像一个忠实而不知疲倦的记录者,不断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画于纸上,以平实的艺术语言描绘着北平的街头巷尾、市井生活。上世纪人民生活的真实缩影从他的笔尖淌出,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定格于纸上。“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此时对景写生、对人写像的训练也让戴泽向现实主义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微信图片_202309131826342.jpg

微信图片_20230913182634.jpg

1949-1959:

“回头去看,风流人物俱往矣,只留下一幅幅时代现场的写生”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戴泽也投身于新中国的社会建设中。他参加了北京郊区的两次土改工作、记录下天安门广场的整修过程、到机车厂写生、参与十三陵水库建设……受到时代感召的戴泽用画笔描绘崭新的北京,展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与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他在这个时期创作出表现新中国建设的《整修天安门》《修建十三陵水库》等经典作品,其重要的水彩作品《长辛店打铁》还曾得到过齐白石的夸赞。无论是主题性绘画还是描绘北京城市建设的艺术作品,均以其高超的艺术水平生动展现出现实主义所带来的精神力量,谱写了一曲曲时代颂歌。

微信图片_20230913182633.jpg

微信图片_202309131826352.jpg

1960至2023:

“我喜欢画窗外,静静地画我看到的,一张接着一张画下去”

晚年的戴泽依旧保持着艺术创作的激情,勤勉地将现代北京定格于画布之上。这个时期他更多的是为自己而画,心之所向即为落笔之处,创作了《万寿春雪》《农业展览馆》等经典作品。暮年的戴泽有着“返璞归真”的艺术体悟,在艺术创作中融合传统元素与西方技法,不拘形式、不限内容,眼中之景信手拈来。腿脚不便之后,仍旧笔耕不辍,常倚窗闲观,以自家窗前为景,创作了“北窗高卧”系列作品。城市变迁的繁华与喧嚣在他的眼中,也落于笔尖。岁月荏苒,窗里的人始终如一,勤勉、热忱地对待艺术与人生。

微信图片_202309131826331.jpg

据悉,“北窗高卧——戴泽笔下的北京”将于9月15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面向公众开放。此次展览展出八十件艺术精品,涵盖水彩、油画、素描等艺术门类,集中展示戴泽围绕北京的创作,讲述戴泽1946年抵京至今,数十年来笔耕不辍地用画笔记录下的北京城市变迁。

注:小标题为引用戴泽生前原话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磊
编辑/弓立芳

相关阅读
徐悲鸿作品进校园 府学胡同小学“大美府学”书画展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5
朱泽同志逝世 享年100岁
北京青年报政知圈 2024-02-17
朱泽同志逝世,享年100岁
政知见 2024-02-17
汇集全国99位画家101件作品 “2023当代青绿山水画学术邀请展”亮相苏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6
“戴泽与百年中国艺术”学术研讨会在渝召开
中央美术学院公众号 2023-10-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