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半两财经 | 万亿量化资金陷争议 提供流动性还是收割流动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9 15:46
更多资讯 关注半两财经

9月4日,星期一,603207开盘那一刻对于众多散户来说是激动人心的。前一天晚上,三大股票论坛的散户都在讨论第二天怎么打爆量化及其融券盘。“A股散户苦量化已久”的情绪在各股吧发酵。新股603207(金帝股份)迅速冲上三大股吧人气榜的榜首。融券资金在该新股上市第一天就砸出了2.1亿彻底激怒了A股散户。9月4日开盘后一改新股上市第二个交易日大幅低开的常态,高开近4%以后一度冲到22%。最终,金帝股份当天拉出了一根长长的上引线,收于5.78%。股吧的A股散户们企图团结起来打爆量化资金的一次尝试最终以失利收场。近两年,A股的许多交易者都深刻地感知到量化交易对市场生态带来的影响。一些市场的顶级交易好手也感叹“跟机器人战斗,散户没有一点优势。”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关于量化的争论是过去一周A股股民争论最多的话题。而监管部门也注意到了散户们的声音,紧急出台了对量化的监管措施。数据显示,国内量化私募管理规模已经达到约1万亿元。量化交易,到底是给A股制造流动性还是收割流动性?这场争论依旧在继续。

量化搅动A股

828悬案,到底是谁在砸盘?

在周密监管部门出台一系列史诗级利好的背景下,8月28日A股高开低走,表现大幅低于市场预期。以此为导火索,不少投资者纷纷把“炮火”对准了量化基金,发文指责后者正是A股砸盘背后的“元凶”。知名财经自媒体“远方青木”在8月28日盘后发布的文章《量化基金,今天砸盘的主力军》。文中认为,大盘当日“开盘即上涨5%、大量个股开盘上涨7-8%以上”的盘面,触发了量化交易系统的卖出指令,大量个股遭到卖出,压住了买入的多头,量化基金就是当天砸盘的主力军。

有投资者“冷眼局中人”以《关于T+0融券——数据胜于雄辩》为题,从近期市场热点的个股融券激增的角度进行了深度剖析。文章称,“最近一些很活跃的300的股票,尤其是当日涨停第二天大幅低开,或者当日涨停炸板的,其融券额度变化到底是什么情况。比如国泰环保,8月17日,国泰环保融券仅有1000万,尽管这对于小盘股已经不算少了,但是8月23日的涨停高点,其融券余额达到了惊人的1.26亿。A股巨无霸融券排名靠前的万科才有1亿的融券量。国泰环保多大流通盘呢?只有9个亿,融券却达到1个亿。第二天开盘低开很奇怪吗?”

淘股吧一位知名游资认为,目前量化资金正在主导市场,导致散户操作难度极大。量化的主要特征是:不问个股基本面是不是“渣渣股”,只问波动够不够大,喜欢盘子不大、换手较大的个股。同时,拉高到设定的目标值就砸,不问所在板块是否处于热点、是否还有冲高动能,且一旦选择砸盘,会冷漠无情砸出,直到砸完。这些特征导致股市热点高速轮动,大部分热点今天雄赳赳、明天软绵绵;很多个股今天拉涨停、明天干跌停。这些特征让很多散户苦不堪言。

A股到底有多少量化资金?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单公募基金市场就有822只量化基金(不同份额分别计算),整体规模突破2700亿元。截止今年2023年6月底,百亿私募114家,其中量化私募共有36家。8月份,3家私募新晋百亿俱乐部,其中有2家都是量化私募。近年来量化投资风头日盛,受到了市场资金的追捧。

公开资料显示,国内量化行业起步于2010年前后,不过一直到2019年才有首批4家量化私募成功突破了百亿规模。2021年,市场上一度传出“当前市场万亿成交量的背后量化交易约占50%,前二十家量化私募总规模(不含杠杆)甚至接近万亿元水平”的说法,引发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最近两三年以来量化基金的管理规模继续高歌猛进,截至今年8月份,国内百亿量化私募的数量已经达到了28家,在同期百亿私募中所占的比例也从2019年时的10%左右大幅增加至现在的25%左右。

声讨量化

游资散户质疑量化“割韭菜”

一名熟悉量化资金的市场人士对北青报记者表示,量化只要触发买入条件就会买买买,没有人性,不存在“畏高”一说,追涨、打板样样在行。通常情况下,量化参与的个股,涨停概率较大,因为他们会将“买入”指令不折不扣执行下来。反过来,一旦量化不看好了,就只能跌停板见了。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股吧里无论是游资还是散户,对量化资金的风评几乎都是一边倒。他们认为,量化策略趋同交易,加剧了市场波动,干扰市场正常运行。“量化背后是机器,玩的是T+0,有融券优势,口口声声给市场增加流动性,但实际上是蹭流动性。量化基金青睐的大多是热门赛道的龙头股,这些股票根本不缺流动性,那么多无人问津的垃圾股、中小市值股,包括业绩不错估值也很便宜的大盘蓝筹股,量化基金却不去增加这些股票的流动性。”

一名资深市场人士表示,“现在前一天封板很硬的票,不是当天被砸成狗就是第二天大低开,为什么?因为当天涨停的时候量化会融券卖出,这样不论是当天砸下来还是第二天大低开再买券还券都能大赚,请问当天封板的游资和散户怎么办,只能被收割,长期以为,打板和接力的都死掉了,而散户你想融券?抱歉没有,请问谁能在券商那融到券?”

不少知名学者、投资人下场公开反对量化,经济学家刘煜辉表示,“我们这样的生态系统,他们(量化)高频武器基本一年,稳稳当当拿走1500亿真金白银。”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近日,一则量化圈的人士的聊天记录在朋友圈疯传,该聊天记录显示,但斌在其朋友圈转发一篇文章《量化基金,今天砸盘的主力军》并点评称,“不太懂量化基金,不过按文中说法为何量化机构可以T+0,而普通股民为什么不可以?如此博弈,先输一半,政策制定应该一视同仁,应该恢复T+0,要么都不允许。”神农投资创始人陈宇则发文称:“量化不就是割韭菜吗?”我的感受:很像下棋,量化可以悔棋,散户不能悔棋。要悔棋,双方都可以悔。不管我下棋技术如何,不能指鹿为马,规则必须一样。

量化资金辩护

向证监会实名说明操作 否认量化资金是828砸盘主力

8月28日夜间,九坤投资创始合伙人、CEO王琛通过社交平台转发相关文章并称,“中国量化已经承受了太多莫须有的恶意,说量化砸盘纯属无知”,“永远满仓的中国量化基金,才是大A的脊梁。”此后,多家量化私募的大佬转发了王琛的文章并表示赞同。8月30日,准星量化创始人汪沛更是宣布已联合几名百亿量化创始人,向全国政协、证监会实名说明自己28日当天的实际操作,并表示量化基金不会执行如此大规模的激进卖出。

辰钰投资董事长兼投资总监李栋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下载了8月28日当天沪深两市所有股票的融资融券数据,然后做了统计和汇总,当天沪市和深市两边加起来,所有股票的融券卖出金额在85亿元左右,而当天大盘成交大概在11,000多亿的一个水平,所以融券卖出的资金量实际占比在0.75%左右,这显然无法造成当天沪指从高点到低点3.75%的一个跌幅的情况,因此,融券卖出是当天大盘高开低走的根源这么一个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西部利得基金主动量化投资总监盛丰衍表示,近几年量化基金业绩颇为亮眼,正是因为其逆势交易的特性,股票投资是通过低买高卖获取收益的,量化的存在降低了市场波动,在熊市中增强了市场抵御极端状况的韧性,在牛市中把疯牛降速为慢牛。

华泰柏瑞基金负责量化的相关工作人员则表示,认为量化“助涨杀跌”加剧波动的观点不够准确的。在他看来,量化作为市场重要的参与者,与主观投资、被动投资一起,为股市提供了流动性,特别覆盖了机构关注度较低的小盘股部分。作为不同策略加工不同的投资信息,量化投资持有不同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参与市场,从而相互制约相互博弈,有利于市场效率的提升。

基金2023年度半年报数据显示,有16只基金持股数量超过600只,其中多数为量化策略基金,国金基金旗下2只量化策略基金持股数量甚至超过了1700只,覆盖了较多并未被主观交易策略覆盖的公司,基金累计买入、卖出金额超出期初基金资产净值2%或前20名的股票数量仅在100只左右,基金的买卖对个股的波动影响较小。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A股整体赚钱效应较差,散户和游资都是叫苦连连。但量化交易方面,无论是私募还是公募,业绩整体好于主观交易,这一现象或加剧了市场对量化交易“割韭菜”的看法。有业内人士认为,量化交易之所以时常被推上风口浪尖,一方面源于量化交易体量爆发式增长包括在龙虎榜上的频繁现身;另一方面量化交易产生的低回撤、稳健的收益,这在A股今年以来亏钱效应扩散,游资和散户都亏钱的背景下显得“扎眼”。

一名公募基金人士认为,无需“神化”量化投资,更无必要“妖魔化”量化投资。量化交易已经是大势所趋,目前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加强对其的监管。不同的投资策略和市场参与主体同时参与市场交易,有助于改善市场的流动性和价格发现功能,使市场变得更加有效率,对资本市场更加有利。但如果有人利用量化交易来收割其他投资者,比如操纵市场,就应该严肃处理,强化监管及处罚力度。

揭秘量化基金

不止机构 计算机高手和大户也开启“量化交易”

淘股吧一名自称是量化资金的操盘手对北青报记者表示,目前市场上“谈量化色变”,实际上,“量化”不是黑客、病毒,而是一种投资和交易的方式,投资者将自己交易策略用计算机语言编辑为代码,搭建模型,通过计算机将大量市场数据放入模型进行不断的运算,并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进行对比修正,最终依托机器和模型计算出的结果,进行资产价格预测和买卖交易的完整过程。现在市场上不只是机构在做量化,一些计算机高手和有经验的大户也会把自己的交易策略通过程序来自动实现。量化在交易频次上,有中低频和高频量化。交易风格上,还可以分成趋势跟随、反转、市场中性策略、套利、事件驱动策略等。

辰钰投资董事长兼投资总监李栋表示,公众眼中的量化往往是利用优势在高点自动交易融券卖出,对股票进行打压,很多人以为这是量化交易。实际上,这是非常不主流的一种策略。现在市场上从权益类投资的角度来讲,主要有两类策略,一类是指数增强,还有一类是阿尔法中性对冲。指数增强策略大概占到量化投资规模容量的70%-80%,另外剩下的主要是中性策略。指数增强有点类似于公募基金,它是全满仓的,包括量化对冲策略也是全满仓的,它们买入和卖出的总量相对来说也是差不多的,因此,它们不是一个对市场的做空力量。

一位私募基金人士介绍,目前市场上被游资散户声讨的量化只是其中一种量化类型,这种叫“量化挂单”“量化打板”,这些门槛不高,普通散户其实也可以借助计算机完成。这种“量化”的优势体现在通道更好,排撤单更快,更像是网速和手速都有优势的抢单机器人,它的工具属性大于策略属性。现在经常在沪深A股龙虎榜上看到的比如“华鑫证券上海分公司”,实际上就是这类资金被归结到一个营业部的席位。

另一种比较主流的是“融券对冲的市场中性策略”。据一家量化私募的产品描述: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管理人的市场中性对冲都是以股指期货对冲,但是由于一揽子股票底仓与股指期货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会产生跟踪误差,无法完全对冲市场风险。而融券对冲,则先确定对冲端的券源,再反向买入股票底仓,更够更有效的规避市场下跌的风险。这种策略一般都是大型私募或者公募的对冲工具,它需要管理人与各大券商保持稳定合作,保证券源。

监管介入

未经报告的投资者不得进行程序化交易

由于量化基金在A股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也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在对量化基金屡屡质疑之际,有关部门对于量化私募的监管也在逐步趋严。2021年9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讲话中提及量化交易、高频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的监管问题。同年11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向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发布《关于上线“量化私募基金运行报表”的通知》,要求量化私募对报送频率从“季度”提高至“月度”,申报指标更为细化。

2023年4月28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了关于就《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对量化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在交易系统安全、异常交易监控、内部管理、资料保存、产品命名等方面提出规范要求。

2023年9月1日,证监会指导证券交易所出台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系列举措,发布《关于股票程序化交易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加强程序化交易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两项通知。业内人士指出,这是证监会顺应市场呼声,深化关键领域制度创新的一项举措,标志着我国股票市场正式建立起程序化交易(亦称量化交易)报告制度和相应的监管安排。沪深交易所随后发布关于加强程序化交易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程序化交易投资者报告的最高申报速率在每秒300笔以上或者单日最高申报笔数在20000笔以上的,交易所予以重点关注。此外,对程序化交易实施报告管理,未经报告的投资者不得进行程序化交易。

万亿量化资金何去何从?

根据市场数据,中国公募和私募量化资金规模已经突破万亿,在股民的口诛笔伐中,它们将何去何从?有投资者认为,近期证监会关于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和监管安排的发布,有助于摸清程序化交易底数,明确市场对程序化交易监管的预期,提升市场透明度和交易监管的精准度,对于传导合规交易理念,引导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进一步促进证券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实际上,证监会《关于股票程序化交易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加强程序化交易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在加强量化交易监管的同时,也肯定了程序化交易在提升交易效率、增强市场流动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的落地实施更是顺应市场呼声的举措,意在因势利导促进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

北京一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举措有助于规范量化交易行为,部分以高频交易为主要投资策略的私募基金或受影响,对公募量化交易几乎没有影响。未来,加强对量化的监控以及在监管允许的情况下拓宽公募量化的投资策略,将是大势所趋。

在过去的一周,关于量化资金的争论一直是各大股民社区的焦点话题。只要市场还在开张,这个话题将不会停止。不过,正如文中那位私募操盘手所说:“量化资金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朱开云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半两财经|沪指高开高走涨超1% 全市场近5000只个股上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1
知名量化私募人士反馈意见给交易所,居然这么说!量化私募圈瞬间炸锅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3
量化交易新规待落地 高频交易将迎强监管
证券日报 2024-04-16
沪深交易所最新出手!事关量化私募
证券时报 2024-03-06
深陷舆论漩涡 起底融券T+0策略的路径、玄机和利益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09-16
融券T+0策略争议发酵 高波动券存套利漏洞
证券时报网 2023-09-13
融券T+0策略争议发酵 高波动券存套利漏洞
证券时报 2023-09-13
高频交易引关注 专家:完善监管体系 防控投机风险
证券日报 2023-09-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