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逃出大英博物馆》出圈 苏州玉雕大师揭开“玉壶”身世
扬子晚报 2023-09-04 14:08

“你是大英博物馆那只玉壶!”“是盏!是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你要带我回中国吗?”近日,网友自制网络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成为现象级爆款,博主远赴英国拍短片,呼吁大众关注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对于剧中主角“玉壶”的来历,来自苏州的玉雕大师向记者讲述了它的“前世今生”。

文物归心,双向奔赴成就爆款

8月28日,话题#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冲上微博热搜第一。大英博物馆现有藏品800多万件,其中馆内现有中国文物超2.3万件,囊括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仰韶文化的彩陶、商周春秋战国的青铜器、唐宋三彩、珐琅器等几乎所有艺术类别。

8月27日,环球时报发表社评,向大英博物馆提出要求:“请把所有通过非正当渠道获取的中国文物无偿地归还中国。”

由此,有网友脑洞大开:“拍一部动画片!就叫《逃出大英博物馆》,让各个文物拟人化,然后复苏过来逃离大英博物馆,回家过年……”该则留言引起了网友@夏天妹妹@煎饼果仔的关注,他们以此为灵感,酝酿了一个名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剧本。《逃出大英博物馆》首集正片时长不到三分钟,却触动了众多网友,收获好评无数。

在《逃出大英博物馆》中,玉壶化身古风少女,逃出大英博物馆,遇到大英博物馆外的中国记者张永安。“我们初遇那天,你为什么叫我家人?”“他们说家人是血脉相连的同胞,就像唐大马和唐小马,或者壶身和壶盖,只要遇到了家人,我就安全啦,肯定会帮助我回中国的。”剧中这样的对话让网友几欲泪目。

剧中幻化作品,出自苏州玉雕

剧中所用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别称青玉薄胎茶壶,其实不是一件文物,而是苏州玉雕艺人俞挺的作品,曾获2007年北京天工奖优秀作品奖,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对此,短片创作者表示,“关于玉壶的来历,在开拍前就了解到它是现代艺术品,但选玉壶作为主角,我们有自己的考量。”

“这件当代玉器告诉我们在今时今日的中国,玉器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大英博物馆这样介绍这件作品:这尊绝美的青玉薄胎茶壶工艺精良。它的壶壁非常薄,有些部分甚至呈半透明。它由中国玉石雕刻家俞挺制作,壶上装饰有宝相花和缠枝纹,2017年入藏大英博物馆。

短片中亮相的这件玉雕作品青玉薄胎茶壶,由一整块十三公斤的青海青玉,历经半年时间精雕琢磨而成,采用传统中国茶壶形制,壶形温顺、舒展,并进行写意式的变形。壶上有宝相花、缠枝莲纹路,整件作品端庄、稳重、有灵气。

“当时朋友告诉我,当时大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找过来,在交流中提及,中国玉雕手艺失传,尤其是薄胎玉器见不到了。现在恰恰是咱们玉器发展历史的顶峰时期,朋友就推荐了我的薄胎作品。他们安排人过来参观,决定收藏我的作品。”玉雕大师俞挺告诉记者。

这件玉壶透光性好,还被网友神乎其技为“玉壶本身会发光”。俞挺笑着澄清,早在唐代玉雕的薄胎工艺就已经诞生了,只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彰显出其价值优势,直到清代乾隆之际才逐渐兴盛。“没有一种玉石自己会发光,尤其是薄胎玉器。在灯光辅助下,具备一定透光性,尤其青玉,只有一毫米厚,充分展现出通灵感。”

对于“玉壶”出圈,俞挺表示,自己并不接订单,目前的愿望是在苏州老家建自己的作品博物馆。在他看来,一个手艺人保持初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多留一些东西下来,做好手艺就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文/张楠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大英博物馆获捐1700件中国瓷器,价值高达10亿英镑
环球时报 2024-11-17
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主创发声明维权 策展方:我们没有任何侵权行为
封面新闻 2024-04-09
《逃出大英博物馆》变展览侵权了吗
扬子晚报 2024-04-08
苏州小伙“复原”大英博物馆龙纹砖:或许算是另一种团圆
扬子晚报 2023-10-02
大英博物馆公布部分被盗文物类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9-26
新知|小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出圈 异乡国宝:终有一天,我们要堂堂正正回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6
《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出圈,短剧行业拐点将至?
上海证券报 2023-09-14
《逃出大英博物馆》完结 流失文物的归家路才开始
成都商报 2023-09-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