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在家如何“搓”出一个“核电站”?大学教授硬核科普从《三体》开始,百万网友追更新
扬子晚报 2023-09-04 13:37

“在家如何手搓一个核电站”“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吗”……在短视频平台,“爱较真的戴老师”用趣味十足的形式讲解看似艰深的物理知识,获得百万网友关注。

戴老师是河南大学的一名物理学教授,他在授课和科研之余,制作了300多条“硬核”科普短视频,内容涉及核电站、光刻机、可控核聚变、时间旅行等。在每一条视频里,他都将专业知识打磨为“大白话”,即使零基础的网友也能听懂。近日,戴老师参加了抖音举办的“开学公开课”活动,通过直播讲解,让网友对神秘的量子世界有了初步的认识。

大学教授成短视频博主 制作300多条“硬核”科普视频

“戴老师”名叫戴树玺,29岁获得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37岁被评为河南大学正教授,现担任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不过广大网友更熟悉的还是他制作的300多条科普短视频,目前他已收获了超过151万粉丝。

《在家能造原子弹吗》是粉丝们最为津津乐道的戴老师的科普视频之一。他坦言,其实无论是从材料还是配置浓度来讲,普通人都不可能用手边的物品实现制造。不过这一极具网感的标题点燃了大家的兴趣,视频中,他对看似艰深的物理知识进行了拆解,介绍了原子弹的基本原理等相关知识。

除了原子弹、核电站,戴树玺发布的科普短视频还包括可控核聚变、光刻机、载人登月、黑洞合并、时间旅行等内容。

“对于这些专业内容,在制作时需要进行仔细打磨,要把它们变成大白话,让大众能够理解,这确实是个复杂的过程。”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戴树玺在视频中经常使用形象化的类比,比如讲相对论时会说到时间和空间是一体的,可以变形。他把大恒星比作铅球,把时空比作床,解释时空的弯曲就像把铅球放在床上,床自然会随着铅球的重量而变形。

“面向专业学者的科学知识就像是酒精浓度极高的伏特加,针对大众的知识科普视频就像是水果酒。”戴树玺说,那种爽口而微醺的感觉就是吸收知识的过程。

博主生涯从介绍《三体》开始 自学剪辑制作视频,自己出镜讲解

从中科院博士毕业后,戴树玺到国外高校读了博士后,又做了几年访问学者,之后进入河南大学,成为一名物理学教授。尽管那些年在学业、工作上非常忙碌,但他还是做了一个英文网站,通过图文向国外网友介绍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他认为,自己的自媒体科普博主生涯可以说从那时就开始了。

戴树玺很喜欢《三体》这部科幻作品,这套书也成为他日后科普的一个题材来源。在他的“硬核”科普短视频中,多次讲解了《三体》中涉及的科学问题,如令三体人重视并首先扰乱的粒子加速器为什么那么费电,水滴武器在现实世界能否实现等。去年年底,他还受邀在中国物理学会“科学1小时”栏目中直播讲解三体中的物理学,解读小说中出现的降维打击、超光速飞行、黑暗森林、引力波等情节及创意的物理背景。

2014年前后,戴树玺有了一点自己的空闲时间。于是,他在备课搜集资料之余撰写了一些科普小文章,发表在报纸杂志上。后来,他发现在网上回答网友提出的物理问题也很有意思,便成为网站的签约作者。

2020年年初,戴树玺开始尝试视频科普,为此他还自学了视频剪辑软件。一开始,他制作的科普视频时长大多为十几分钟,后来在摸索中发现,短视频是传播的“风口”,传播更快、更广。于是他正式入驻抖音,成为“爱较真的戴老师”。关于这个网名,他自己解读为“较真是保护色,爱折腾是真内核”。

拍摄科普短视频半年多后,戴树玺决定自己出镜讲解。

抓住热点创作加强科普效果 分享中国最新科技成果

戴树玺制作的这些“硬核”科普视频,是从他在学校讲授的课程开始的。他讲授的课程中有一门叫《集成电路制造原理》,因此他早期制作的视频主要是围绕芯片制造和集成电路的相关内容。他讲授的课程还有《原子物理学》,因此就有了与核弹、核电站有关的几个视频。此外,还有一门名为《从量子到宇宙》的通识课程,与之相关的题材更加广泛,他在视频中讲解了量子芯片、量子计算机等前沿科技。

“物理的研究对象广泛,小到原子、原子核,人类肉眼都看不到,大到浩瀚的宇宙。不少原理光描述不好理解,如果打开课本直接面对公式,学生可能会有点蒙,视频却可以将这些内容清晰、具象地呈现。”戴树玺会在课前播放这些视频,因此每到他的课,学生都会提前进入教室。

此外,他还会结合当前大家关注的热点进行创作,以起到更好的科普效果。2022年初,北京冬奥会引发观赛热潮,冰壶成为人气比较高的比赛项目。《冰壶比赛为什么有三个人负责擦地》,这条时长仅1分多钟的视频,收获了超过7000万的播放量和112万的点赞数。此外,他还结合热映电影《流浪地球2》《奥本海默》《独行月球》以及ChatGpt、AI绘图等热点事件,讲解其背后的物理知识点。

戴树玺说,他还会在视频中介绍中国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让大家了解我国在相关领域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世界领先的。如果这些科研项目离普通大众距离比较远,他会在视频最后带着大家畅想将来相关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将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等。“这样尝试让前沿科技与观众‘挂上钩’,通过类比和大白话的方式介绍给大家,这样产出的内容大家会更加容易接受。”

希望加强青少年科普 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兴趣

目前,科普工作已成为戴树玺三分之一的工作,他有了自己的科普团队,能够更好地将科普知识传播出去。前几年,戴树玺依托学院申请了物理学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去年,他又在河南省科协的支持下成立了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工作室。今年年初,他还申请了河南省全媒体科普创作基地。

此外,每年在参加给乡村教师培训的时候,他都会向接受培训的物理老师讲解如何策划制作科普视频。

目前,戴树玺增加了科普直播的次数,他认为通过这样的形式能更加高效地传递知识,也更有利于与观众互动,可以随时和大家交流。说起这次参加抖音“开学公开课”的直播,他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项目,相当于让普通人有机会选修高校的课程,实现知识普惠。据悉,过去一年,抖音高校直播课观看超10亿次,93.2%双一流大学已入驻。从8月29日起的一个月时间,将推出60余场“开学公开课”知识直播,10余位院士领衔开讲。同时,抖音还发布了“抖音知识公开课内容扶持计划”。

戴树玺告诉记者,下一步,他打算加强对青少年的科普。他计划拍摄一系列科普小实验,让孩子能够利用身边的器具,在家里完成实验,从而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兴趣。

文/万承源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把公众的零星注意力争取过来——科普视频助科学知识成功“出圈”
科技日报 2024-03-01
美食+考古,大学教授决心当网红
解放日报 2023-12-27
张朝阳:直播是非常好的知识传播模式 任何人都有资格做科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5
医疗科普不能只为赚取流量
经济日报 2023-09-19
抖音推出知识公开课内容扶持计划,面向高校学者征集优质知识直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