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民间投资投什么好?国家发改委详解: 约3.2万亿项目拟向民间资本推介
南方都市报 2023-07-25 10:06

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 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正式发布。据介绍,此次《通知》定位于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在项目推介、要素保障、问题反映、工作考核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7月24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民间投资有关情况。

现状

一些网络言论影响投资信心 存在不合理的投资门槛限制

要点:针对不敢投、不会投、不能投等问题提出相应措施

“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长确实承受较大压力。我们认为,要辩证看待民间投资形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韩志峰在发布会上说。

韩志峰介绍,当前民间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一些领域民间投资显现了不少亮点。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民间投资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问题:从投资信心看,受需求不足等问题影响,有的企业信心尚未完全恢复。从投资方向看,传统行业的增长空间受限,而对新兴行业,有的民营企业看不清、把不准发展趋势,投资方向不明。从准入门槛看,有些民营企业参与投资意愿较强的项目,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门槛限制。从要素获取看,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存在,有的民间投资项目还受到用地、用能等关键要素制约。从投资环境看,前一段时间,网络上有一些对民营经济、民营企业不够友好的言论,影响了一些企业和地方的积极性。从工作方法看,有的地方在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时,还缺乏创新性思路、市场化办法、改革性举措,存在不会鼓励、不善鼓励等问题。

针对民间投资面临的不敢投、不会投、不能投等问题,《通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韩志峰举例,针对投资方向不明问题,将明确一批鼓励民间投资参与的重点细分行业,全面梳理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的项目清单,加大项目推介力度,鼓励民间投资积极参与;针对要素获取困难问题,将建立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引导有关方面加大融资支持和要素保障;针对存在准入门槛问题,将搭建民间投资问题反映和解决渠道,努力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

民间投资投什么好?哪些政府投资项目能参与?韩志峰指出,国家发改委一直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发行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具体而言,国家发改委鼓励民营企业用好基础设施REITs等创新工具,盘活自身现有的存量资产。

破题

从明确目标、健全保障等方面提出17项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要点:设立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引导和调动各地工作积极性

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表示,具体到文件内容,《通知》从明确工作目标、聚焦重点领域、健全保障机制、营造良好环境4个方面,提出了17项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在明确工作目标方面,《通知》强调,各地方要充分认识促进民间投资的重要意义,切实抓好促进民间投资各项工作,有效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在聚焦重点领域方面,针对民营企业反映的,对投资方向和投资领域拿不准、不知道投什么好、不清楚相关行业有哪些支持政策、不明白能够参与哪些具体的政府投资项目等问题,《通知》提出,将明确一批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的重点细分领域,发布相关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投资管理要求等政策规定,帮助和引导民营企业更好地投资决策。同时,全面梳理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的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完全使用者付费的特许经营项目等3张项目清单,再通过召开项目推介会、搭建统一的推介平台等形式,向民间资本推介上述项目,同时做好服务对接,加快项目落地实施。

在健全保障机制方面,针对民营企业反映的融资难、土地等要素保障不足等问题,《通知》提出,建立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请各地方提出亟须支持的重点项目,集中加大保障力度。在资金保障上,国家发改委将向有关金融机构推荐项目库中的项目,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决策,为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在营造良好环境方面,《通知》落实《意见》精神,进一步提出,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压缩民间投资项目核准备案、规划许可、施工许可流程,优化民间投资项目管理流程。搭建民间投资问题反映和解决渠道,更好倾听民营企业呼声。建立促进民间投资工作调度评估机制,压实各地责任。设立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引导和调动各地促进民间投资的工作积极性。大力推广促进民间投资的经验做法,推动各地互相学习借鉴等。

举措

地方与全国平台对接通道将启用 正式开展民间投资项目推介工作

要点:布置各地发改委报来总投资约3.2万亿元的2900余个项目

国家发改委将采取哪些举措,推动民间投资政策加快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介绍,目前,部分措施已取得一定工作成效:

一是完善融资支持。7月7日,国家发改委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7家银行建立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通过在线平台与银行信贷系统的互联共享,打通向金融机构共享项目信息渠道,支撑金融机构实现高效审贷,提升项目全过程监管的精准化水平,为民间投资等切实做好服务。目前,正在抓紧梳理拟推送给银行的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引导银行加大对民间投资的贷款支持力度。

二是引导科学决策。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2023年版)》,国家发改委已组织开展了发展改革部门、有关中央企业、金融机构、咨询评估机构等方面业务培训,正在联合全国工商联筹备向民营企业开展的解读讲解活动,更好引导民间投资科学决策。

三是开展项目推介。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布置各地发展改革委报来总投资约3.2万亿元的2900余个准备推介给民间资本的投资项目,要求做好推介工作准备。同时,制定了搭建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具体方案,正在抓紧完善平台相关功能。我们将抓紧推动各地方完善地方平台与全国平台的对接通道,拟于近日启用并正式开展民间投资项目推介工作。

四是畅通反映渠道。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制定了搭建民间投资问题反映和解决渠道的工作方案,其中,线上问题反馈渠道将于近日正式开通,线下将抓紧明确一批定点联系的民营企业,定期开展深度问卷调查。这项工作将实现常态化。

罗国三表示,将抓紧建立民间投资工作调度评估机制,对各地方工作进展和成效每月调度、每季通报、每年评估,压实各方工作责任。

链接

国家发改委:东莞等地经验值得复制推广

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韩志峰在当天的发布会上点赞称,在各地调研时发现,包括东莞在内的多个地方,涌现出一批值得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

韩志峰介绍,今年3月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党中央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要求,赴多个省市开展现场调研,广泛了解各地在促进民间投资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调研发现,浙江省温州市、广东省东莞市、福建省泉州市、河南省许昌市、江苏省盐城市、湖南省株洲市等许多地方,涌现出一批值得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综合来看,这些做法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让民间资本“放心投”。二是拓宽优质投资赛道,让民间资本“投得好”。三是打破隐性投资壁垒,让民间资本“有得投”。四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让民间资本“投得顺”。

韩志峰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主动挖掘、总结提炼各地方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召开现场会、发布典型案例等多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广,推动各地互学互鉴,共同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据了解,今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民营经济是东莞发展的挺拔脊梁,东莞要不断擦亮莞商金字招牌,让民营经济始终与东莞同频共振、茁壮成长。

在1月30日召开的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在做主题发言时,就强调了民营经济对于东莞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民营经济是东莞的生命线。”肖亚非表示,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营经济。

2月10日,东莞召开了经济高质量发展“2+2”政策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透露,围绕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东莞制定《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计划2023年推动东莞民间投资超2000亿元,培育全市民营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65万户,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领军地位的民营企业集团。  

文/赵霖萱 曾奕静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总投资超2000亿!北京向民间资本公开推介166个项目
新华社 2024-06-07
国家发改委详解今年投资亮点,超长期特别国债投向明确
第一财经 2024-03-21
国家发改委: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促进民间投资发展,让民企安心投、有的投、投得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1
答好“灵魂三问”,民间投资自然回升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3-20
新一年将出台哪些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国家发改委回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