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博物馆热的冷思考
经济日报 2023-07-24 11:0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2020年至2022年全国新增注册博物馆分别为253座、395座和382座,在世界首屈一指。博物馆正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然而,越是发展迅猛,越要直面“成长的烦恼”,越要谨防因“营养失衡”而制约博物馆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一是立足博物馆事业整体,给予中小规模博物馆更多支持。像许多发达国家一样,大型博物馆在我国整个博物馆体系中所占比例有限,中小规模博物馆是关乎我国博物馆事业是否均衡发展的关键。截至2021年底,我国地市级以下博物馆共3198家,占全国总数的51.7%;藏品数量1008.1万件/套,占全国总量的14.9%;专业人员1.3万人,平均每家约4人;纳入各级财政补助支持的为1198家,占中小博物馆总数的37.5%。同时,中小博物馆面临新建馆藏品来源不足、从业人员缺乏、社会关注度不高等问题,需要政府、业界给予更多支持。

二是基于博物馆特征与趋势,缓解藏品发展瓶颈。伴随新建馆数量不断增长,博物馆面临“硬”“软”两个层面的藏品短缺。考古新发现存在极大的偶发性,出土文物的数量也不确定,私人捐赠的法律环境和社会氛围尚未成熟。应考虑建立文物资源共享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建议地方性综合博物馆适时调整收藏政策,让收藏对象和范围更加多元,把注意力投向那些近现代的、与当地文化更紧密关联的文化载体。围绕现有藏品进行动态开发,通过更多跨学科研究和阐释,让已有的馆藏古老文物讲出新的中国故事。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加快博物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我国在生态博物馆理论与应用研究、博物馆传播教育理论和方法等方面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而博物馆学科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制约了博物馆在建设、运营和发展中的学术支撑作用。目前,我国拥有注册博物馆6565家,按平均每个博物馆30人计算,从业人员规模应在19万人左右,但全国高校博物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总数与上述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此,需制定实施更积极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战略,以问题为导向,在高校提倡按“冷门绝学”模式管理文博专业,在行业内进一步优化更加多元、更具针对性和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从国际上看,美国有超过150个博物馆学研究生项目,日本也有110所大学设有博物馆学课程,值得研究借鉴。

四是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博物馆绿色发展。有研究测算,截至2018年,我国博物馆总建筑面积已超过1亿平方米,成为建筑节能减排的主体,但博物馆建筑自动化与节能运行水平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应考虑研制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公共文化场馆建筑节能专门标准,形成绿色优选公共文化服务专用装备名录,依托行业协会构建第三方能耗评估机制,夯实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可持续运营和发展的行业基础。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场馆节能评价、考核体系,探索构建场馆节能降耗成效与财政资金拨付挂钩的反馈督促机制、奖罚机制,以政策手段调动博物馆开展节能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是协调处理好外部关系,恪守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进入21世纪以来,博物馆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同以往的诸如经济创收、企业赞助、敏感文化物品、公共利益诉求、新型伙伴关系等现象,博物馆的运营和发展已不能完全从已有的法律和政策制度中找到答案。国际博物馆协会1986年通过第一部职业道德准则后,我国积极遵守并参与了此后的历次修订,并与我国2015年颁布的博物馆条例实现了最大程度兼容。2022年,国际博物馆协会通过新一版职业道德准则修订基本框架,为新形势下处理博物馆及其从业者与公众、社区等外部关系提供了行为标准。

我国博物馆事业已取得辉煌的历史性成就。在目前快速发展、稳固基础的前提下,藏品发展调整、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以及更可持续的博物馆建设等,正成为博物馆研究者、管理者和运营者的共同课题,将为我国博物馆事业固本强基提供重要支撑。

文/安来顺(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主席)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拓展博物馆的“文化半径”
人民日报 2024-11-01
江西景德镇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中国新闻网 2024-07-21
区县博物馆何以“别开生面”
光明日报 2024-06-05
博物馆正变得更加开放多元
人民日报 2024-05-25
更好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光明日报 2024-03-28
全国人大代表王春法:建议尽快出台《博物馆法》 解决综合博物馆入藏不畅难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9
从零筹建、开放共享,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科技日报 2023-06-09
由北京自然博物馆更名而来的“国家自然博物馆”正式揭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