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首届永定河绿色发展论坛”之探访|炭厂村低成本打造京西第一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2 08:32

炭厂村留住“生态底色”推动地区绿色高质量转型

炭厂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下大力气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让生态质量“提上去”

“生态立区”是门头沟三大发展战略之一,今年,门头沟区制定印发了《门头沟区“十四五”时期低碳先锋试点工作方案》,炭厂村、白虎头村纳入低碳先锋试点,在首届永定河绿色发展论坛召开之际,北京青年报记者深入上述村庄就低碳实践进行蹲点调研。

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炭厂村位于京西门头沟的浅山中,明末清初,这处村庄因成为皇宫御用木炭基地而得名“炭厂村”。从炭火缭绕的烧炭村,到低碳试点的生态村,这之间是一条怎样的实践路径?

北青报记者在实地采访中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炭厂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方面“提质”,即下大力气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让生态质量“提上去”;另一方面,留住“生态底色”,保证生态产品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EP)不损失。通过这种理念最终实现“生态底色”和“村民受益”的“双保共赢”。

生态提质

臭水沟变身碧水塘坝

沿着蜿蜒的京拉线穿行,一路上,太行山山脉连绵起伏,永定河河水奔流不息。导航搜索神泉峡景区,炭厂村街口口袋公园是必经之地。村口处,即可见一处碧水塘坝与远山连在一起,塘坝水清可见底,一簇簇的小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不禁让人想起唐朝大诗人柳宗元在《小石潭记》里描述的水中鱼儿“皆若空游无所依”。

“这小鱼叫小白条,是野生鱼类,只有在生态水质特别好的地方才会栖息繁殖。”炭厂村党支部副书记付尚华介绍。之前,这里是一处断流的臭水沟,环境脏乱差,别说吸引游客,村民都避之不及。2013年开始,炭厂村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首先是清淤,其次是“留水”,门头沟有丰富的水资源,太行山脉也有丰富的泉水资源,但因为塘坝没有存水能力,水在村庄里留不住。付尚华介绍:“通过维修塘坝,增加垫层,修建雨洪工程,将水存住,增加了水资源的可用量,也营造起水景观,结合村镇排水沟工程和污水处理设施,改善了乡村水环境状况。”最后,村里还修建了边坡,种植了多种乔灌木。2010年至2021年,先后投资600万元,将健身广场、龙潭水库、村南路停车场、南坡健身广场等处进行绿化、美化,共计种植乔木2723株,灌木3328株,花卉15000平方米。形成碧水塘坝后,村里又引入了鲤鱼、栽种了睡莲,随着生态环境好转,仲夏夜渐渐可听见蛙鸣了,塘面莲叶上也可见红蜻蜓匍匐低飞了……

景无水不活。有了一塘清水,塘坝和通向景区的生态沟道相连,形成了完整的生态体系。站在村口公园的凉亭内,借着石级造景打造的沟渠一步一景,置身其间,让人情不自禁想起邓丽君那甜美的歌声:“弯弯的小河,青青的山岗,依偎着小村庄”。

保护生态

低成本打造京西第一冰瀑

生态提质与合理开发并不矛盾。炭厂村秉承GEP不损失的理念发展旅游业。以神泉峡景区的差异化开发为例,11月、12月,次年1月、2月,这4个月村民没有工作,也没有收入。村委会一直在思考如何把这段“空档期”变成旅游的“黄金期”?基于当地位于浅山区、冬天气温在零下十几度的现实,村里决定发展冰瀑观光。如果买水运水再造景则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于是村里把目光投向了神泉峡,这里依托永定河和太行山脉,“神泉”从高山上流下,泉水资源也十分丰富。

经过反复推演实验,村民们想到用水泵将泉水抽上山,到了11月底,山里气温骤降,抽上去的泉水很自然地结成了冰。随着天气愈加寒冷,冰层一层覆过一层,形成绝美冰瀑。值得一提的是,被抽上去的泉水不但对生态环境零破坏,第二年春季随着气候转暖,冰雪融化,还会对山顶上的植被进行滋养,也能更好地留住水资源,利用其第二年再造冰,形成良性循环。“这就是完全利用自然禀赋开发的景观,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破坏,是低碳实践的一个有益探索。”门头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付尚华介绍,按一般年份讲,仅在冰瀑开放的4个月,神泉峡景区客流量就可达11万人,营收360万元。他给北青报记者算了一笔账:打造冰瀑景观,需要用水泵将泉水抽到高处,夜间冰瀑照明也需要用电,再加上人工成本,以2021年为例,打造冰瀑总成本为100万元,而整个冬季神泉峡景区营收为360万元。

“开源”增绿

推动地区绿色高质量转型

四季有景,让旅游业成为炭厂村的支柱产业。受益于神泉峡景区,村里民宿和餐饮业迅速发展。截至目前,炭厂村具有接待能力的民宿户有28家。

炭厂村全面践行门头沟区“生态立区、文化兴区、科技强区”发展战略,持续谋划生态文明创新实践,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全力推动地区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近年来,炭厂村综合推动节能改造措施,大力推进煤改清洁能源,村民供暖方式100%实现煤改电。村庄55户建筑采用保温材料,59户选择空气源储能方式,可实现每户室内每天节约1-2度电的效果。通过原宅基地改造工程,房屋达到抗震减灾、环保节能的效果,人居环境改善显著提升,增强村民“绿色获得感”。这些措施既留住了村民,也请进了游客。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炭厂村于去年摘得门头沟区第一批“两山”理论实践样板村荣誉,成为探索低碳乡村实践的样本村。

依托低碳景区,炭厂村出台股份合作制办法,村民们切实体会到了什么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0年,村集体总收入达到536万元,人均所得5909元;2022年炭厂村经济总收入1476万元,人均劳动所得已经达到2万元。

北青报记者探访“门头沟小院”低碳妙招——

白虎头村民宿小院如何做到“能耗超低”?

距离北京城区100多公里的太行山深处,有一座美丽的小村庄——门头沟区斋堂镇的白虎头村。步入村内,一座座民宿小院坐落其间。原本闲置房屋进行一番改造升级后,摇身一变成为最具人气的“网红”打卡地。今年“五一”假期,这里的11间客房几乎天天爆满,甚至一房难求。

白虎头村民宿小院完全融入了这片生长在自然山脉下的传统村落,既壮丽又秀气,山路盘旋升至海拔2000米之上,远眺山间,点缀着村落,仿佛置身世外桃源。这里不仅环境优美,而且小院的“科技含量”十足,采用“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设计,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

近日,门头沟区斋堂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韩小胜带着北青报记者走进小院,只见这处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的四合院一派古香古色,背倚苍山、青瓦灰墙、石砖墁地、老宅木窗,仿佛整个民宿完美地“嵌”入了大自然。推门走入一番观察,北青报记者发现其低碳节能“大有玄机”。

“刚才我们院子里看到的是老房子,但其实,那些外表的老墙、老窗户已成为装饰品了,我们在屋里重新做了保温墙、安了保温窗。”韩小胜说,白虎头村民宿小院地处山区,每到冬天,气温会达到零下十几摄氏度,室内外温差可达30摄氏度以上,因此,房屋的保温隔热性能非常重要。“就拿窗户来说,我们在传统老木窗内部,加装了保温窗。村里面现在使用最多的两层玻璃保温窗,我们这个民宿使用的是三层玻璃保温窗,保温性能更好。”

除了做好墙体及门窗保温,白虎头村对民宿小院进行改造时,还在提高气密性上也下足了功夫。“我们用上了工业气溶胶,这种材质成本很高,在民宅中很少使用。”韩小胜说,“俗话说,‘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在房子椽、梁与墙体接缝处,容易出现小缝隙,影响房体保温性能。通常会采用塞泡沫板、打发泡胶的方式,把接缝处的空隙堵上。但是,发泡胶只能起到堵漏的作用,没有保温性能。而工业气溶胶兼具密封和保温两大特点,防止室内热量散失的效果更好,从而在更大程度上降低房屋能耗。”

有了保温墙、保温窗,接缝处全部塞满工业气溶胶,房屋会不会变成一个大闷罐,住在里面觉得憋闷?韩小胜用手指着卧室墙上一个A4纸大小的白色盒子,笑着说:“这是一台小型新风机,用于室内外空气循环,有了它,住在里面就不用担心憋闷了。”

据介绍,这台“小设备”里藏着“大科技”,采用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就像空调一样,新风机里面有很多根盘管。冬季使用时,室内空气热,向外排出时,热空气经过盘管,自身热量会被截留下来;当室外冷空气进入时,利用盘管中的热量将冷空气加热,既进行了空气循环,也实现了热能交换。通过这种热循环的方式,可以达到90%的节能水平。”韩小胜告诉北青报记者。

白虎头村民宿小院的“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设计,是白虎头村践行低碳村庄的一个样本。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门头沟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文旅农林商体融合,积极探索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新思路,白虎头村作为其中的典型示范,正持续打造“科技小院+特色种植+文旅康养”的科技农旅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据韩小胜介绍,白虎头村曾经是一个产煤村,随着煤矿的相继关停,自2005年起,村庄开启了转型之路,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现如今,白虎头村内的路灯已全部改成太阳能路灯,村居建筑80%以上采用保温材料,全体村户配置太阳能热水器。同时,种植业采用“秸秆还田”等措施,增加了农业固碳能力。2021年,白虎头村获评北京市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整体村居环境持续提升。

如今,白虎头村正全力打造金丝小枣种植加工产业,小枣种植园区由原有的550亩发展到目前的850亩,逐步发展为千亩枣园基地,形成规模效益。同时,白虎头村引进小枣加工设备,使枣产品多样化、品牌化,实现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品牌的有序推广。依托市区两级低收入帮扶项目,提升改造枣树基地260亩,全部种植林下作物紫菀,既能吸引游客观光休闲,又可作药材出售,效益倍增。

白虎头村把昔日贫瘠的山坡被改造为梯田,山上种植玉米、林下培养食用菌、田里栽种百合、路边种植观赏花卉。如今的白虎头村已被打造成一个“三季有花赏、有景看、有果采”的京西低碳美丽乡村。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刘洋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峻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如何协同推进
光明日报 2024-07-13
第二届永定河绿色发展论坛召开,发布《门头沟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3
一河永定扬诗情 千年古道抒画意 2024门头沟五一京西古道主题游活动开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1
预计3.15亿立方米!永定河生态补水工作全面启动
北京门头沟官方发布 2024-03-15
国庆假期相约永定河文化博物馆 京西“非遗礼物”大赛成果亮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6
绿色引领发展 生态绘就未来 首届永定河绿色发展论坛在门头沟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2
“首届永定河绿色发展论坛”之重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如何实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2
“首届永定河绿色发展论坛”之综述|论坛十大看点 彰显“绿色发展理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