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再加码
上海证券报 2023-07-01 13:14

继3月全面降准、6月密集降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再度“加码”。

中国人民银行6月30日发布消息,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以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其中,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分别增加额度400亿元、1200亿元、400亿元,调增后额度分别为8000亿元、17600亿元、7400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措施有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就业和居民收入改善,助力消费和内需加快恢复。此举还释放出增强逆周期调节的信号,有助于提振市场对经济复苏前景的预期。

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支持经济内生动力恢复

6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本次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有望发挥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作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促进扩大就业,支持经济内生动力恢复。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表示,考虑到目前宏观经济修复情况,经济内生动能、社会有效需求的提振,还需要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政策予以呵护。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具备发力空间。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可以引导金融机构将资金流向重点支持产业和经济薄弱环节,确保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有力有效支持实体经济。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仍存压力,尤其是部分‘三农’、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亟需政策予以支持,再贷款工具是当前较为适合的政策工具。”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中国人民银行6月适时降息,短期内不宜采取过度强力刺激的政策。出于对稳定流动性的考量以及精准提升对小微企业等主体金融服务的目标,再贷款工具在当前时点更合适使用。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一方面将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将降低金融机构资本成本,从而激励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银行息差缩窄的情况下,为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有助于银行保持息差基本稳定,进而继续推动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2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如果全部转化为社融,有望拉动社融同比增速接近0.1个百分点。”明明认为,通过再贷款、再贴现可以向市场投放基础货币,有望促进社融回升;本次新增额度,有望改善中小微企业经营情况,刺激相关产业融资需求;再贷款引导下投放的贷款利率低于同期同档次主体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三农”以及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等恢复发展也将刺激其相关产业的生产融资需求。

近年来,在金融管理部门推动下,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等保持了较快增速。今年前4个月,涉农贷款同比增长16.4%,贷款利率稳步下降。

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

余额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切实支持“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服务普惠金融长效机制建设。

本次涉及的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均属于长期性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其中,支农再贷款引导扩大涉农信贷投放,发放对象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对符合要求的贷款按贷款本金的100%予以资金支持。

支小再贷款引导扩大小微、民营企业贷款投放,降低融资成本,发放对象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民营银行。对符合要求的贷款,按贷款本金的100%予以资金支持。

再贴现是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持有的已贴现票据进行贴现的业务,重点用于支持扩大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

“再贷款是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其功能逐步丰富,更好地发挥央行引导资金流向、调整信贷结构的作用。”明明表示,与银行直接发放贷款相比,再贷款最大的特点在于确保了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直达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先贷后借”模式,进一步保障资金使用精准性和直达性,充分发挥支小再贷款的引导作用。相比于普通贷款,再贷款还可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释放基础货币,起到调控货币供给的作用。同时降低银行的资金占用,减少资金成本,让银行留存信贷额度继续支持重点领域。

宏观政策将延续积极基调

货币政策有望持续发力

分析人士建议,要继续规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并加强监管,在有效防范潜在风险的同时让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最大效能。目前,经济复苏处于爬坡关键期,宏观政策将延续积极基调,后续财政政策等也有望进一步发力。

分析人士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将持续发力,降准降息均有落地可能。此外,宏观政策需要系统性加码,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等有望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

董希淼建议,应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从货币政策看,应综合运用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继续降准降息,长短结合、量价并举,有效调节市场流动性和利率水平,并将流动性更加精准地滴灌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当前,推动经济持续回升的更多政策措施应尽快全面出台、加快落地实施。”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仍将成为改善信贷结构的重要方式,以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绿色、普惠、科创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持续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

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

余额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切实支持“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服务普惠金融长效机制建设。

本次涉及的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均属于长期性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其中,支农再贷款引导扩大涉农信贷投放,发放对象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对符合要求的贷款按贷款本金的100%予以资金支持。

支小再贷款引导扩大小微、民营企业贷款投放,降低融资成本,发放对象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民营银行。对符合要求的贷款,按贷款本金的100%予以资金支持。

再贴现是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持有的已贴现票据进行贴现的业务,重点用于支持扩大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

“再贷款是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其功能逐步丰富,更好地发挥央行引导资金流向、调整信贷结构的作用。”明明表示,与银行直接发放贷款相比,再贷款最大的特点在于确保了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直达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先贷后借”模式,进一步保障资金使用精准性和直达性,充分发挥支小再贷款的引导作用。相比于普通贷款,再贷款还可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释放基础货币,起到调控货币供给的作用。同时降低银行的资金占用,减少资金成本,让银行留存信贷额度继续支持重点领域。

宏观政策将延续积极基调

货币政策有望持续发力

分析人士建议,要继续规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并加强监管,在有效防范潜在风险的同时让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最大效能。目前,经济复苏处于爬坡关键期,宏观政策将延续积极基调,后续财政政策等也有望进一步发力。

分析人士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将持续发力,降准降息均有落地可能。此外,宏观政策需要系统性加码,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等有望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

董希淼建议,应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从货币政策看,应综合运用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继续降准降息,长短结合、量价并举,有效调节市场流动性和利率水平,并将流动性更加精准地滴灌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当前,推动经济持续回升的更多政策措施应尽快全面出台、加快落地实施。”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仍将成为改善信贷结构的重要方式,以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绿色、普惠、科创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持续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更好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作用
经济日报 2024-02-28
北京单列150亿货币政策工具额度支持灾后重建
新华社 2023-08-12
解码二季度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增长放缓 五项工具已“到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07-22
业界预计货币政策将加大力度支持稳增长 下半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或唱主角
证券日报 2023-07-08
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 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02-28
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信贷投放持续加码
中国证券报 2022-10-19
半两财经 | 精准滴灌、杠杆撬动 央行详解十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19
结构性货币政策加力增效
中国经济网 2022-07-3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