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提升中华文明的传播效能
人民日报 2023-06-28 09:30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不断改写信息传播格局,“融媒”“全媒”“智媒”快速迭代升级。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深度关联,产品形态、用户分发、产业模式等发生全方位变革,推动媒介业态形成“数智化”趋势,为提升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效能提供了新途径、打开了新空间。

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建设系统性数字资源矩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应在学理层面,梳理中华文明的内涵、范畴、价值,为确立中华文明数字资源分类提供学理基础。同时,还要夯实文化领域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即在数据采集、分发和传输标准一体化基础上,对传统文化档案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与集成。在实操维度,积极运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在数字空间搭建知识融合体系,为建设系统性数字资源矩阵奠定基础。

运用视听内容生态,助力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从数字资源搭建到视听内容实践,是实现中华文明的传播从抽象到具体、从固态到活化转换与落地的过程。将“文化”隐于“叙事”,将蕴涵民族精神与文化特性的内容体现为生动鲜活的数字视听产品,更能跨越国界、语言的藩篱,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具体而言,利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创作形态多样的视听文本,让中华文明以数字具身等形式,在虚拟世界中实现数字孪生,全链路开发中华文明IP,将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以平台协同和跨屏传播链接用户,拓展传播渠道和途径。在万物皆媒、虚实同构的传播语境下,融会贯通不同传播主体、不同传播方式,实现资源跨国配置、产品跨屏传播、价值跨界创造。合理运用智能算法等技术,精准把握用户高黏性、深社交、强互动的特点,匹配用户视听消费的差异化需求。尤其是要洞悉各国青年群体的媒介使用习惯和内容选择偏好,研究他们在视听文本、叙事形态、审美旨趣方面的特点,进行视听内容在地化、具身化、个性化的精准分发,才能有效地增强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需要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用好“数智化”视听手段,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插上数字翅膀,将不断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让中华文明更好地被全球认知、认可与认同。

文/顾亚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看展 | “文明的源起:早期中华文明探寻大展”在京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8
葛剑雄:中华文明兼容并蓄 广泛吸收外来文明长处
中国新闻网 2024-08-21
新知|《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出版 向世界讲好中华文明史的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3
历史|《溯源中华文明》: 学习感悟中华文明的厚重学术力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6
历史|解读无字地书,探寻中华文明灿烂成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4
赏读|中华文明发展道路的时间特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1
历史|诠释何以中国 理解何为文明 ——新书《溯源中华文明》出版发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1
考古新发现持续揭示中华文明密码
新华社 2023-10-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