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百元保费保障百万 惠民保高增长下存隐忧
证券时报 2023-06-22 13:24

近几年最火的保险产品,非惠民保莫属。据中再寿险最新发布的报告,截至去年底,全国累计上线408款惠民保产品,覆盖29个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150个城市,累计覆盖2.8亿人次,累计保费收入约307亿元。

但是,作为现象级保险产品,惠民保高增长下亦有可持续发展隐忧。目前,大多数惠民保项目还未经历完整的保险期间,如何推动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成为整个市场关注的焦点。

高增长下的隐忧

惠民保又称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最早于2015年在深圳推出。惠民保一年保费通常在百元左右,投保门槛低,且保障多高达百万以上,兼具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双重属性。

中再寿险最新发布的《惠民保的内涵、现状及可持续发展》(下称报告)显示,惠民保已累计覆盖2.8亿人次。仅2022年全年,惠民保生效的销量达到约1.15亿件,保费收入约124亿元。从2019年的857万件到2022年的1.15亿件,惠民保年保单量在短短3年间增长了12.46倍,年保费收入猛增30倍。

参保率是衡量惠民保能否健康运营的重要指标。中再寿险报告显示,2022年惠民保平均参保率15.3%,与2021年的平均参保率15.2%基本持平,参保率略有增长。

但挑战已来,一个明显的挑战是区域参保率水平分化。惠民保作为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基本按照一城一策的模式在推进。由于各地惠民保的定位和发展模式不同,参保情况表现差异也较大。中再寿险报告显示,2022年惠民保参保率的中位数在5%~10%区间,参保率超过30%的产品共有10个,但也有部分地区参保率低于4%。

另一个隐性变化是,参保率虽然没有明显下降甚至略有增长,但达成同等参保人数所用时间比以前增加。

即便是惠民保中的明星产品——目前参保人数最多的沪惠保,也面临参保人数和参保率的挑战。数据显示,沪惠保一期累计投保人数739万人,参保率38%,创下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首年参保人数之最;二期累计投保人数为653万人,参保率33%,刷新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续保纪录。2023年沪惠保开放投保至今1个月,参保人数突破450万人,但用时超过去年同期。

“我们预计,今年惠民保的整体保费增速在10%以内,仍然在发展,但增速确实降下来了。”在近日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创新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负责人朱俊生表示。

中再寿险报告警示,根据对多个项目的观察,虽然总参保人数续年稳定,但每年仍有20%~30%的人群退出,这需要共保体付出更多的成本获取新客来弥补脱退人群,直接导致了2022年多地延长投保期。一旦政府机构或共保体失去热情和动力,或者当地城市不再有新客户给惠民保贡献参保率,惠民保将面临发展隐忧。

“社商”融合的利与痛

参保率如此重要,与惠民保的属性有关。惠民保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定位是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险中的衔接和过渡。这种独特的“社商”融合属性使得惠民保运行机制尤为复杂。

中再寿险产品开发部王明彦认为,惠民保是自愿参保的保险,这是商业属性的体现,但在它的底层精算机制里,又借鉴了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中的代际和人群转移支付特征。

例如在风险筛选上,商业健康险以风险同质原则为基本运作原理,即同类风险的人聚到一起共担风险,这一原则由保险公司通过核保方式来实现。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是公共产品,不以盈利为目的,追求社会层面的公平可及。惠民保兼具双重属性,一方面在投保上没有设置门槛,既往症亦可保可赔;另一方面,通过对既往症和健康人群设置不同的赔付比例来进行风险区隔。

在产品形态和运营模式上,与传统商业保险、大病保险都有所区别,惠民保紧密衔接当地医保情况(资金、赔付、病史等情况)。此外,价格较低,目前大多数城市的惠民保项目年缴保费在100元左右,最高保额普遍超过100万元,切中老百姓心理预期。

正是由于具有追求社会公平的属性,惠民保得到多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民众欢迎,并在短时间实现2.8亿人次的覆盖,在缓解老年人和带病体的保险保障问题上,以及在解决低频高损以及重大疾病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惠民保模式的运转需要有足够多的人群投保,但其未能如社会保险一样通过强制缴费实现风险的广泛共担,维持良好的参保率和续保率一直是各地惠民保运营的重中之重。比参保率更重要的是参保人结构,即是否有足够的年轻人和健康体加入进来。同时,惠民保作为一款商业保险,还要遵循商业保险的运营规律。在实现社会公平的原则下如何实现成本可控,即保本微利经营,是一件需要多方共同推动完成的难题。

如何避免“死亡螺旋”?

作为现象级保险产品,目前大多数惠民保项目还未经历完整的保险期间。如何避免参保人比例失调、健康体不断退出的“死亡螺旋”,并推动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成为整个市场关注的焦点。

此前发布的《2022年惠民保可持续发展趋势洞察》报告指出,从逻辑上看,惠民保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筹资可持续和支付可持续。其中筹资可持续即持续保持足够大的参保量,支付可持续即在基金管理上能实现有效控费。

在筹资端,惠民保需要解决尽可能提高参保和续保,从而维持高参保率:产品价格、政府参与、客户体验是影响参保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支付端,惠民保需要解决基金应该支付什么,支付多少和怎么支付三个问题。

中再寿险报告认为,2020年~2022年,惠民保在全国范围全面落地开花,大中型城市基本都已经运行了惠民保项目。2023年及以后,惠民保面临的核心问题不再是如何推广更多地区,而是如何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而面对可持续发展这个命题,一方面是让民众充分理解并认同惠民保的代际转移机制,或是通过将惠民保的定位从“巨灾风险保障”向“健康管理聚合平台”延展来留住年轻人和健康体;另一方面是划清政府和商业主体之间的权责边界,保证惠民保具有较强的商业属性,给予商业主体充分的参与积极性。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合力补齐“惠民保”短板
经济日报 2024-08-01
惠民保三年累计近3亿人次参保 每年仍有20%~30%人群退出?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0-29
“物美价廉”的惠民保如何持续“惠民”?
工人日报 2023-07-06
150城、2.8亿人次…惠民保火爆后 如何持续发展?
券商中国 2023-06-25
150城、2.8亿人次…惠民保火爆后,如何持续发展?看最新深度报告
券商中国 2023-06-24
超一半项目参保率低于15% 惠民保如何“后继有力”
第一财经 2023-06-15
深圳拟推“惠民保” 多地惠民保产品升级
第一财经 2023-03-26
多地2023年度惠民保生效 参保续保率提升空间犹存
中国证券报 2023-01-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