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 | “交换式旅游”需信任相伴,也需安全护航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21 16:33

随着旅游市场复苏,不少新兴的旅游模式正逐渐兴起。其中,“交换式旅游”就是近期突然火起来的一种,其间,“免费住”“零成本”等字眼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所谓“交换式旅游”,即两个陌生人之间达成一致,互相到对方家里免费居住,到对方所在城市旅游,省去住宿费用。(6月21日《工人日报》)

目前,“交换式旅游”主要有两种换法,一是约定日期同时交换;另一种是错开时间交换,甲方先入住乙方家,由乙方负责接待,过些时日,乙方再入住甲方家。无论如何交换,双方都要帮对方计划一下行程或介绍一下本地的名胜及小吃,等等。如此旅游确实省心,可实现“不做攻略,说走就走”。而且,“交换式旅游”更像是一次生活方式的交流和探索,能增加人生体验,交到新朋友。

“交换式旅游”能大大节省旅行开支,这更是受到了想要旅游却又“囊中羞涩”的年轻人青睐。近年来,基于放松身心、增长见识的需要,年轻人越来越喜欢旅行。与此同时,基于“花最少的钱,寻求最大的精神收获”,搭顺风车、睡帐篷、粗茶淡饭的“穷游”,一天逛一个城市,每天走三四万步的“特种兵式旅游”,以及“混进老年旅行团”的旅游,渐成部分年轻人的出游新潮流。“交换式旅游”无疑符合当下年轻人旅游消费的低成本诉求。尤其是每逢假期,随着热门旅游城市的酒店和民宿价格上升,“交换式旅游”显得更具吸引力。

“交换式旅游”可实现互利互惠。不过虽然省了钱,但双方需要考虑的事儿并不少。比如,站在接待者的角度考虑,对方仅通过网络相识,其道德品质和真实身份无从判断,会不会“引狼入室”?站在被接待者的角度考虑,对方素未谋面,如何确保自身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还有网友担心,向陌生人交换住处,相当于是向别人开放了隐私空间,别人会不会将隐私空间拍照上传网络?可见,“交换式旅游”虽能省钱,却需要交换者在安全、隐私方面投入更多精力,予以更慎重的考量。

有专家认为,“交换式旅游”还可能存在严重的治安风险。酒店和正规平台的住宿必须进行身份证实名登记,但在交换旅游时,人员的流动脱离了管控措施,交换双方是网络世界的陌生人,在双方都是匿名或半匿名的情况下,不排除容留人员是“吸毒分子、卖淫嫖娼者或在逃罪犯”这一可能。

因此,“交换式旅游”不是“主打一个信任”就可以。如今,人们的综合素质在提高,社会总体素质在提高,社会治安水平明显上升,社会信任度较高。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交换式旅游”既需要彼此信任,也需要安全护航,特别是一些正当的程序必不可少。比如,双方就敏感问题签署一份协议,拍照留存身份证信息,拍照留存房屋内物品的交付状态、明确物资的赔偿金额或比例,确立彼此在房屋内可进行的行为范围,等等。这些程序有必要得到进一步完善。

如果“交换式旅游”达到一定规模,监管应及时跟上,将其纳入规范、管理的范畴。“交换式旅游”一旦成为流行事物,可实行向社区、社交平台进行报备的制度,更好地保障交换双方的权益。

文/何勇海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打破大数据禁锢,“打听式旅游”正流行
中国青年报 2024-06-22
北青快评 | “慢旅游”兴起,旅游业转型升级不能“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6
治理“高价彩礼” 六成受访者呼吁形成文明嫁娶新风尚
中国青年报 2024-04-25
北青快评 | 带上爸妈旅游过年让春节更时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4
北青快评 | 春节再现“人从众”,旅游服务应“在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