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捐13万元帮困境学生,老兵的爱心留在了他曾战斗过的地方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6-14 09:41

家住丰台区的抗战老兵刘汉杰再一次捐出了自己的积蓄。6月12日,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革命老区河北唐县举行捐赠仪式,30名品学兼优的困境学生获得捐助。这一次,抗战老兵的爱心留在了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刘汉杰老人1932年出生在河北清苑,本名王玉臣,今年91岁高龄。5岁那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父亲王宝领着全家人逃亡到村外的玉米地里避难。后来,党组织看中王宝忠厚老实、为人正直,发展他入党,将其改名刘忠,王玉臣也随之改名刘汉杰。1943年,11岁的刘汉杰就成了一名地下交通员,冒着危险传递情报,护送八路军战士进城出城。

“是党和国家培育了我。”这是刘汉杰老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1944年,由于表现突出,刘汉杰被党组织送到延安去学习,并于1950年1月入党。离休后,老人与公益结下了不解之缘。

原来,老人一直关注着革命老区的孩子。了解到一些老区孩子家中有困难,便省吃俭用,把积攒下来的钱用来资助孩子们读书。从1994年开始,老人便通过“希望工程”献爱心,一次次捐出自己的积蓄。“上岁数了,那些物质生活就不讲究了,家具能用就凑合用,衣服能穿就行。就这,已经比小时候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了。”老人说。

今年1月17日,老人又一次向“希望工程”捐款。这一次,他一次性捐出了13万元。“我觉得我还要为孩子们做点贡献,再扶他们一把,送他们一程,让他们健康成才,长大报效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至此,老人已累计向公益事业捐赠508820元。

老人的大爱,让北京青基会的工作人员感动不已。在老人家中,他们惊讶地发现,老人住的房子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什么装修,取而代之的,是墙上挂满的一面面锦旗和一张张褪色的照片。

为了用好这笔善款,北京青基会决定将部分善款用于捐助来自原晋察冀革命老区的孩子们。数月来,工作人员与河北唐县团委进行了多次沟通和协商。在当地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最终确定了捐助对象——30名来自唐县葛公小学和豆铺小学的困境学生。

刘汉杰老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多次到过唐县。得知自己的捐款将被用到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老人非常高兴,并打算出席捐赠仪式。

6月12日一早,满载着爱心的大巴车从北京出发了。来自东交民巷的同学们作为北京青基会“爱心小天使”代表,也一同前往。捐赠仪式上,北京青基会为每个受助的孩子送来了1000元助学金。东交民巷小学还向葛公小学捐赠了体育和教学用品等爱心物资。

遗憾的是,由于身体方面的原因,刘汉杰老人这次未能成行。通过视频的方式,老人向孩子们送上祝福。他在视频中说,“同学们要好好学习,读中学,读大学,将来创造性地劳动,为建设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了解,北京青基会将对本次捐助的30名小学生进行持续关注。刘汉杰老人捐款的其余部分,还将用于捐助其他地区的困难孩子。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