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高考生在考场内答题 浙江临海警方组织陪考家长考场外参加“防骗考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09 17:21

考场上,考生为梦想奋力拼搏;考场外,三五成群的家长焦急等待。有的互相聊天缓解焦虑的心情,有的望着学校大门缄口不言。据浙江台州市公安局6月9日消息,为了缓解家长们焦虑的心情,浙江台州临海公安为家长们准备了一套试卷,考生在校内参加高考,家长在校外参加“防骗考试”,“都在认真答题”。

“填志愿的时候会向你推送什么,千万不能相信。”6月7日上午,全国高考首日,临海市公安局高考考点门口执勤民警将考生安全护送进考场后,利用陪考间隙组织家长们参加了一场特殊的反诈知识测试。对家长们答错的题目,民警现场进行了讲解。

“反电诈,是人人必过的一关,群众的防范意识提高了,他们的钱袋子才更安全。”反诈知识测试包含判断题、简答题两种题型,涉及高考前后易发多发诈骗防范、反诈应知应会等内容。提醒家长注意“招生陷阱”,谨防上当受骗,避免财产损失,为考生家长送上一份“安全宝典”。

这样的宣传形式不仅能够缓解家长们陪考时紧张、焦虑的情绪,更能提高家长们的防范意识,避免掉进诈骗陷阱。

等到高考结束,考生和家长们悬着的心终于稍微放下,同学们可以适当放松愉悦一下身心,但有一些防骗注意点千万不能忘记。

第一种,谎称高校招生有“内部指标”。在近几年发生的高考招生诈骗案件中,伪造文件、印章,谎称自己与领导和学校招生人员有“特殊关系”,可拿到“内部指标”或“计划外指标”的诈骗案最多,而且也最容易让家长上当。犯罪分子往往就是利用一些考生和家长急于求成的心态进行诈骗,希望今年的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此类老套谎言。

第二种,短信收到“提前查分”链接。诈骗分子发送“提前查询分数”的虚假广告链接,要求填报身份证、准考证等信息,要求交纳查询费用。警方提醒,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第三种,接到电话有“高考补助金”发放。诈骗分子假冒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等身份,以符合“奖学金”“高考补助金”资格为由,骗取押金或手续费。警方提示,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第四种,自称“教育专家”指导志愿填报。诈骗分子假冒“权威专家”,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对考生进行志愿填报指导骗取钱财。警方提示,填报志愿可在网上寻找参考资料帮助,但对于收费的指导一定要提高警惕。

第五种,收到“录取通知书”提前缴费。诈骗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骗取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警方提示,要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编辑/王朝
校对/李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