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在更热烈的风里相遇》:让在孤独之境跋涉的行者御风而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09 11:21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寸心,是什么?是天心 、地心、人心,是天地人间的大爱大美,至性至情!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无言”的宇宙真谛!是悠然见“南山”——新近由江苏凤凰出版社出版的李汉荣散文集《在更热烈的风里相遇》里散发出的“南山之大美!”

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传世,受世人追捧并亘古不绝,是其思想的张力、结构的跌宕、文字的“丝丝入扣”而润“心”无声。

这本七章69篇18万余字的散文集,正是这些元素的综合表达,并“拾阶而上”、焕发出划破时空的哲学情思、理性思辨,焕发出独树一帜的美学张力,是现今散文所不具备的——是一道光,穿透文字迷雾,让读者灵魂放飞直抵宇宙秘境;细腻、朴实、生动的文字,创生出文章的大爱大美,让文字“活”起来,让万物“活”起来;返璞归真,让灵魂美起来、干净起来、优雅淳朴起来,使读者自然而然地回归到老子所言的“赤子”状态,使世界回归到纯蓝而洁净的“原生态”。

书中虽然叙述的都是“老话重谈”、”凡人琐事“、”小人小事”,但李汉荣把其隐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里,赋予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万物回归,使得古典精神与现代意识相融合,迸发出“文章合为时而著”的现今文学表达所不具备的熠熠光辉,揭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性格、文化心理,让读者不但享受着身边人和事、过往人和事、经典表达的人和事,而且读后有了智慧深见的灵魂触动,自然而然地把阅读的情感融入事物的远古、背后、光年之外的民族“原生态”,激发出一般文学作品所不具备的物态天趣、熠熠神韵,所不具备的哲学、美学、生态学等多维张力,似乎是“天外来音”、“梦人艺语“、”神人度语”,催人思考和感动,令人灵魂进化和纯美,堪称是一部以小见大的民族史诗,是一部民族精神的寻根秘史。

一句话,不具备非凡之力,写不出非凡之文。这,就是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美学力量。

下面,让我试图走入李汉荣这部作品的文学美和文字张力:

首先,让“灵魂到场”,才能看见“心的图像”的为文之道。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在“与天地参、与天地合、与天地化”的时空视野下,俯仰万物、反观自身,我,是什么?宇宙是什么?我与宇宙又是怎样……等一系列深奥、神秘、高深的话题,李汉荣在《星空》一文中娓娓答道:“从有宇宙的那一刻,就有了我!大爆炸的那个瞬间,确定了我血的颜色!构成了我身心的每一种元素,都曾经和宇宙万物一起生灭轮回!经历了亿兆年的沧桑,这些元素终于结成小小的我,我,实在是浓缩了宇宙奥秘的晶体,一座供奉时间神灵的小小宇宙!”多么美妙、朴素、率真,让人“以游无穷”的文字呀!这,就是这本散文集散发出的摄人心魄的独特魅力!

翻开大、中、小学的语文教材和近些年的中、高考试卷,李汉荣的百余篇“心灵散文”位列其中。作为十七届百花文学奖得主,评委会的授奖词如此评价:“在李汉荣笔下,河流穿行于大地,向人类谕示大地的伦理。通过河流,人类孵育文明,用古老的禁忌推演出世间的美德。河流如此澄澈,博大而谦卑,一如行者,哲人与母亲,俯仰天地,启迪众生“。

“写作即悟道”,这是李汉荣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李汉荣散文选集》自序中谈到的。李汉荣说:“好的散文,就是触摸到永恒的‘道’,’灵眼’就睁开了,即:‘灵眼’看万物,万物皆灵!这样,心与万物相遇,无不是禅境和妙道,无不是大美之境”。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沧海月明——李汉荣心灵散文》代序中,李汉荣阐释道:“在宇宙的巅峰和时间的尽头,我与万物合一,与神性合一”,这样,就“透过物理本质进入神性本质”,“将人带到思想和心灵的幽深隧道”,“获得源源不断的激情和想象力”。

是呀,灵魂到达怎样的境界,生命才拥有怎样的境界,才能感通万物,才能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走心”和“通神”,才能“灵魂到场”,才能 透过现象看真相,看到“心的图像”,才能让灵魂把有限的人与辽阔的天地、永恒的时空连接,与古人、与植物、与动物、与星空,与一切一切的生灵,在相遇中,用心海的光变化成的字字句句、触及心扉和魂魄的文字,让人——生不忧,死不惧!

李汉荣,就是一个心与宇宙相通的诗人、作家,现任陕西省汉中市文联副主席,汉中市作协主席,其作品,长于想象,灵气飞扬,文笔生动活泼,赋予诗意和哲理。

在新近出版的这本散文集封面上,编者提要写道:献给每一位在孤独之境跋涉的行者,迎着逆风,行走在更辽阔的时空里!

是呀,当你手捧这本散文集,集子中的篇篇文字向热烈的春风,浸润着你的肌肤,吹拂着你的心海,驿动着你的魂魄,让你不断朝春天走去!

其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创作心境。庄子在《逍遥游》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列子御风行走,是划定了自身与物外的区别,辨别了荣辱的界限;彭祖以年寿闻名,是把八千年当春,八千年当秋;尧使天下百姓安宁,是其忘记了自己国君的地位,这些,都是心境所致。超脱,便无我;超然,便无功;超拔,便无名。正因如此,鲲居北方为鱼,因北方水池小;到南方为鹏,因南方是大海,所以展翅翱翔,是心境所致。尧治理天下以民安为乐,并以此为要传位与舜,也是心境所致。只有抛开大与小、名与利、眼前与将来等荣辱、名利、地位,不使心局于一隅一域一地,才能超然物外,才能神交古人、与圣贤为伍,进行灵魂解读,才能如列子般御风而行。

看看书的第一章“我在人间,看看月亮”中,作者看见了李白在“宇宙中有无数太阳,李白只有一个”的“物象”;“自然现象可以无限重复,精神不能重复”的”神像”;“像婴儿第一次睁眼看世界”的”万象”,使李白这位浪漫的“酒仙”,超现实的”诗仙”,在李汉荣笔下涤荡出“天才、酒徒”,“侠气、酒气“,”酒香、诗香”,并把三山五月、日月星辰当酒杯,长江黄河似酒的波浪的李白的诗篇脱口而出,把李白当年“人在红尘,心通苍冥”的“对影成三人,举杯邀明月”的“天生一个月——照亮万古夜”,“天生一个李白——浪漫了万古心”的“神谕”跃然于《李白——梦游的孩子》一文,让人遐思和神往。

在更热烈的风里3.png

在“千古诗圣赤子心——读《《杜甫全集》”一文中,李汉荣用”诗是一种药”,把杜甫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剖析得入木三分——杜甫笔下如闪电,一下子解剖了黑夜,把群山放于手术台上;一下子把群山扶起来,让人看到了黑夜的骨骼,看到了宇宙无穷的黑夜!李汉荣写道,杜甫皱皱眉头把国家忧患、众生苦难赋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中,把对生命和万物的赤子情怀,爱极天下、泛爱万物、同情生灵的杜甫一生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的心跳、心血、心魂,跃然纸上,让人沉浸在“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的一千多年前。

“虚室生白”。在《点亮灵魂的灯》一文中,李汉荣走入了一百年前“身心俱净,表里清澈”的弘一法师心灵,表达出“人生的意义,必须在’灵魂到场’的境况下才会发生。天地有心,是大爱之心。灵魂到场,事物就逸出了它实用性、有限性枷锁——物性,随之敞开了它更神的’神性’,用精神照亮物质。所以,圣人之心包容宇宙,众生平等,无论是巨人还是小小的昆虫,都是呼吸的一瞬”。因而,弘一法师每次入座前,都要拿起凳子抖一抖,然后落座,生怕压死了凳子上的小生命。

再次,“天地一指,万物一马”的“南山之大美”。天地之大,就是一指;万物差别,就是一马。千奇百怪的一切事态。从道的观点来看,都是齐一无别的。因此,万物总体的分,就是总体的成;新生事物的成,又是旧事物的毁。所以,用循环往复的观点观察、留心、深入万物,就能感知一切事物没有成与毁的分别,是齐一的。由此,便能“大言不言,大仁不仁”,心地如镜,反观万物。

在《心中的月亮》一文中,李汉荣写道:“捧起,是月光,是读不完的深意”, 是“柏拉图式的恋情“,是”情人”、是“伴侣”、是“心灵的天体”,是神性的冥思,诗性的遐思!月亮,伏在地上,伏在你生活的屋檐下,将你晦暗的心灵一点点刷亮!月亮,将人的美感提升到天空深邃、广袤、崇高和超验的境界!让人把最优秀的诗篇都留在月亮的记忆里——屈原,张若虚,李白,杜甫,李贺,李商隐,苏东坡,辛弃疾……都是月亮最忠实的恋人。

在更热烈的风里8.png

在《不朽》一文中,李汉荣感叹道:“天地有大美不言,南山有大道不语”——《诗经》里的草木,不朽!“于是,心灵的庄稼地——万丈红尘外,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无言……”;在《记忆的暗河》中,李汉荣发现记忆是按“快乐原则”工作的;看到了”水的激荡之美和妩媚之美”;知道了《红楼梦》为什么令千古读者拭泪——“情”乃浮世人生唯一寄托。在《远去的乡村》中,悟出了“摔跤,是与土地举行见面礼”!看到“菜地的葱,一行一行的,到了晚上,把月光排成一行一行;到了早上,把露珠排成一行一行;冬天,把雪排成一行一行”……

在《外婆的手纹》中,李汉荣看到“燕子、鸟儿飞过头顶,落在外婆的心上、手上”——天上的图案重现在外婆绣的鞋垫、枕套、被面、床单、围裙上:外婆用细针密线把天上人间的好东西都收拢来,贴紧我的身体!

《寂寞的稻草人》中,“田野里都是我寂寞的父亲!”《父亲的鞋子》抖一下,就抖出一个春天——院子里长出了往年没见的车前子、野茅草、柴胡、灯芯草、野刺梅……!

在《母亲的眼睛》中阐释道:“我贴身的衣服里和书包上,织进去的不只是母亲细腻的眼神,还有来自几光年之外上苍的眼神!”“她用一生的田野劳作和行走,与无数颗露珠——天地之眼,交换着心灵的语言,交换着眼神,就这样,上苍把最好的露珠交给了母亲保管,化育了母亲的心,明净了母亲的瞳仁”——80多岁,还像少女的眼睛!

在《父亲的东篱》一文中,李汉荣一次次钻进《诗经》里,寻找公元前的露水、青草,去绿化、净化湿润龟裂的心魂!表达出现代人渴望的“结庐在仙境,而无车马喧”的“东篱下”见南山的诗史、文脉、乡愁。

再则,“乘物以游心”的物态天趣。“它死了,遗骸会长出青草,清新的草将漫过牛、羊们的口腔和身体,它们无声的感激大地的恩情和它”(《我对不起那只兔子》)。是啊,一只兔子死了,谁会想象出生前死后的因果和功德,谁又能体会出牛、羊们的生命感动?

“斑鸠喜欢明亮、大方、素洁的屋顶”,“画眉总在小溪、小河、小水潭旁(《鸟是懂得美感的》),“白鹤反复地把自己水中的倒影(爱人)噙出水面”(《水边那只白鹤》),“筑窝的燕子心里揣着一张祖传的图纸”(《燕子筑窝》)……,这些“天籁”之音、之语,神示、明示、昭示,演绎出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是李汉荣现代版的庄周梦蝶!

李汉荣巧妙把人们日常见惯、耳熟能详的兔子、牛、羊、斑鸠、白鹤、画眉、燕子……等动物灵魂深处的生命感悟和万物轮回,在“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唯一”的哲理中,朴实、灵动地予以表达。

是呀,只有忘掉生死、忘掉是非,才能“物我两忘,物我为一”,才能与万物融为一体,才能畅游于无穷的境界而养蓄神志,明察万物本来的样子,使“道”的“天籁”转化掉我,有了“天籁”之音“。

“苔藓是大地留下的处女记忆”,“踩着柔软而潮湿的苔藓,我知道,我是踩在千年万载的时间上”(《苔藓》);在“简单、纯洁的动物面前,人也变得简单、纯洁了,从容、宁静无邪了,领略生命与生命交流的喜悦”;“与茉莉、菊、桅子、玫瑰、竹子、芭蕉、仙人掌、车前草、三叶草……等植物待在一起,人会变得诚实、善良、温柔并懂得知恩必报”(《与植物相处》,为什么?

请看李汉荣在《丝瓜与葫芦》一文中的叙述:“张家和李家是邻居,一向很和睦,只因一次不明原因的争吵,两家伤了和气,便不再往来”,“然而,张家的丝瓜藤越过院墙,进入李家院落;李家的葫芦蔓翻过院墙,进入到张家的院落”,“从此,张家的锅里炖着李家的葫芦,躲在李家的葫芦蔓下乘凉;李家的锅里炒着张家的丝瓜,坐在张家丝瓜藤下乘凉……”,”正是植物的纯真,维持了大地的和谐和生存!”

朴素的故事、朴素的道理,李汉荣在“乘物”中完美诠释出亘古不变的人间有爱,小草有情的邻里情、邻里爱。

在《房前屋后药草香》一文里,李汉荣用“日子清苦,但夜晚几乎不做噩梦”,来感谢小时候“多亏了房前屋后的诸般善缘——那些散发着药香味儿的草木”,把司空见惯的薄荷、灯芯草、野水芹、柴胡、麦冬……等等,视为“大地厚德”的恩赐!  

其五,“德在心,不在形”的寻根表达。有形,是身体、外貌;无形,是精神、是品格、是道德。古人云:“德不形,内保而外不荡”。人世间,万事万物,贵在养心。因此,初夏,李汉荣在河边散步,看见河湾旁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抢救受伤的蝴蝶,看到了孩子们“通向春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的温情和诗意,感叹出“大人的善心比孩子们淡得多,也少得多”,感叹“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世的加深,人性的‘水土流失’会逐渐加剧”,对孩子们“除了爱,没有别的,爱在爱中满足”,而跃然纸上(《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正因如此,李汉荣眼里处处是爱——“云,是外婆在天上纺的布”,“妈妈做出的衣裳都像云”,“云,是水蒸气!但,去世的外婆埋在地上,水蒸气一定是从外婆身上蒸发到天上的!……满天的云,都是外婆的呼吸!”(《看云》);“雪,纷扬着天上的语言,传述着古老的语言”,“雪,都是无家可归的纯洁的灵魂!”“雪抬着我上升,我变成了雪”,“唯一不需要上帝、爱情、写诗的日子——下雪!”(《血界》);“把一朵花的灵魂,悄悄移植进体内,一缕缕的香漫进我的身体——思无邪,完美的诗!”(《凝视一朵野花》)”……这些,灵动的文字,让人不由而然间走进云、雪、花的世界,随李汉荣的笔端“走心”般融入他禅境般的《月光下的探访》:“蝈蝈弹单弦吉它,弹了几万年了!不知名的虫子唧唧夜话;蝴蝶在月光夜行,鸟的鸣叫”!

在《夜晚的河流》中:“河水声,是熟睡的老人,梦境生发出的鼾声”,“每一滴水,都是思想”“河中,石头变成了沙粒;鸟,变成了幻影;人变成了传说”;《林中溪水》,“走,该走的路”,“说,该说的话”,“创造着生动的美”。

尤其引人入胜的是,在“以形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中,李汉荣在“生有涯,知无涯”中,“仙人访仙迹”——在《山中访友》中,每棵树都是知己,看着我!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着眼神!许多鸟,都唤我的名字!与好风,撞个满怀!山泉,似明镜照我;溪流,邀我唱歌;月亮,让憔悴的我返老还童;峡谷,荡漾我清澈的禅心;悬崖,像高山隐士,扬着高高的额头;太阳,与我眉目传情;云雾,捎来一卷卷天书……

这些,是道德充盈,仁爱之心的寻根和表达,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考。

其六,“九天忘自身”的文学光辉。古人云:“三天望天下,七天忘万物,九天望自身”,尔后,就能进入超越自我的“玄冥境界”,达到“诚于中,而行于外”、“充实,而有光辉”。

正因如此,李汉荣“身着白衣,心有锦缎”(第六章标题),在“月亮失语,惟石能言”(第七章标题)中,用深邃的目光,“一眨眼,眼前亮了”(《目光》),在现代语体下,用现代人的思维、语言范式,用古先贤们高深的哲理情思,如万古长夜中的声声呐喊,呼唤和平盛世下的仁者爱人,爱行天下,让人们更加珍惜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分、每一秒,和身边的每一事、每一物——让内心蕴藏的宇宙思想和爱意目光,降临人间!

在《心说》中,李汉荣呼吁道:“你什么都没有,只有一颗心!”,“守护好自己的心,才算是个人!”“黑夜,才能照亮自己的‘心灯’,才能让心朝着光明的方向!”“一个慈悲、真诚的人,是个好心人!”“心大大地坏了,不会是好人!”

在《诗意和美感的源泉》中写道:“诗意和审美,来自内、外宇宙相互吐纳,映照!”“写作,就是呈现诗意和美感的一种方式”!“诗意和美感,是每个人的天性!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在《生命中最柔软的部分》中,李汉荣解剖人性的底色道:“让每个人知道,善良,厚道,体贴,是生命中最柔软的部分!”“人活着,应放下妒忌、仇恨,要温柔、宽厚!”

在中华民族耕读传家,光明磊落,仁义之心的民族共性中,李汉荣把记忆的《伞铺街》《藤椅》《银手镯》《乡村的华丽》《顶针,一生的戒指》《红木梳子》《烛台》……等,身边的街巷、农具,生活用具等等老物件,进行睹物思情、睹物以“参天地”、睹物以守望民族大仁大义,使人读后恬然达观,心斋充盈,薪火相传。

总之,这是一本以小见大,以平凡事物阐释深刻民族秘史,揭示民族大义的传世佳作,所赏所析不揣浅陋,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文/楚建锋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随笔|李静:风正起
作家联盟 2024-09-08
荐读|行走在路上的人,不是跋涉者,便是归乡者
文学报 2024-07-20
人生|从春天开始,做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儒风大家 2024-04-21
院士送出!正在北京旅游的他接到北大首封录取通知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4
诗词丨白茶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等你
诗词天地 2023-02-24
上善之水运河美(之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28
国学|庄子:乐天知命者,命最好
名家散文 2022-12-25
诗词丨瑞雪兆丰年,思念满人间
诗词天地 2022-12-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