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苏州:让博士后心无旁骛在实验室搞科研
中国青年报 2023-06-05 14:38

201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孙猛带着经验和技术,加入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的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那时他或许没有想到,他和研发团队用3年时间攻克了“超纯氨制备技术”,并一举打破这项技术的国际垄断局面,填补了国内空白。“读博期间,我的初心就是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业方面,金宏的超纯气体研究项目正好跟我研究的方向相匹配,苏州发布的博士后招募计划很吸引我,没有多想,我就来了。”如今已担任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的孙猛说。

刚到公司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基础比较薄弱,实验数据的积累、实验器材的研究等都要从头摸索。“我和团队夜以继日地进行研发工作,加班是家常便饭,但说实话,感觉很幸福。”孙猛的幸福感,一方面来自能够心无旁骛地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另一方面得益于相城区这几年创新创业环境的发展。

近年来,除了提供科研配套资金的支持外,无论是阳澄湖科技领军人才还是江苏省双创人才的申请,相城区的相关单位都给了孙猛大力支持和协助,为他节省了大量时间与精力。

“来相城区的十年间,区里对创新创业人才非常重视,从工作到生活给予了多方面的关心和支持。这对于专心搞科研的人来说,真的很重要。”孙猛表示,他和团队在研发出超纯氨气体的同时,还创新研发了二氧化碳、八氟环丁烷等电子级气体和前驱体产品,这些产品的品质和技术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像孙猛这样的创新型博士后人才在苏州不在少数。

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999年,苏州设立首家博士后工作站。截至目前,已累计招收企业博士后2038人,共建有省级以上博士后工作站点501个,其中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301个,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

近日,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新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名单,其中,苏州市16家单位榜上有名,获批数量居江苏省第一。此次获批的16家单位,行业涉及集成电路、高端医疗器械、纳米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产业创新集群的重点领域,将为苏州产业集群建设赋能添翼。

董利明博士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至2020年成为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和东南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后。其间,他围绕“高性能因瓦合金研究及产业化”开展博士后工作。他带领团队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围绕制约特种合金应用的“卡脖子”难题,发挥攻坚克难的科学精神,成功开发系列高强度低热膨胀系数的因瓦合金板材及线材产品,未来将在航空航天、核电等领域得到应用。

董利明说:“在特殊领域应用的高性能特种合金,很长时间都被少数欧美企业掌控核心技术。我们的研究能够实现高性能因瓦合金系列产品的完全国产化,并发展出一套自主可控技术和产品,为我国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撑。”

据了解,为更好地吸引博士后人才到企业就业,发挥博士后制度在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中的作用,2017年,苏州市出台了《市政府关于推进企业博士后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试行)》。为激励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对经批准设立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给予60万元建站资助、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给予20万元建站资助。目前苏州市各级财政安排博士后建站资助总额超亿元,充分调动并激发了企业建博士后工作站的积极性。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于2002年设立,是苏州常熟市第一家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管瑞良介绍,建站至今,公司已引进16名博士后开展行业前沿理论与核心技术研究,公司在国内较早掌握了基于流固耦合的空气电弧对器壁冲击理论等电器行业关键技术,形成了“储备一批、研究一批、开发一批”的新技术研发格局。近年来,公司有4项课题列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项课题列入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他告诉记者,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设立,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加快了研发进度和创新成果的推出。

此外,苏州市对进站博士后,给予每月5000元的生活补贴,两年内最高可给予12万元。列入“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博士后来苏州进站,一次性给予20万元生活补贴。对出站留苏企业创新创业的博士后给予30万元安家补贴。

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夏永华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博士后层次的人才身上。经过24年的发展,苏州博士后载体已成为苏州集聚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的重要平台,主要体现在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作用充分发挥,科研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据统计,截至目前,苏州市在站博士后共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9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85项,获批省部级以上奖项240个。目前,苏州的博士后共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4079个,获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1916个。

夏永华说:“苏州近年重点推动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将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率先打造高水平创新集群。紧扣这一重点,博士后载体正发挥创新‘强引擎’的作用,源源不断地为产业集群建设注入新动能。”

文/李桂杰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北京引进57名外籍博士后,国际博士后新春联谊活动举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2-01
“多措并举”吸引国际博士后人才 北京举办国际博士后新春联谊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31
北京出站博士后4800余名,86%留京工作和创业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1-21
北京亦庄博士后工作站增至65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2
我国累计招收博士后约34万人,已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352个
人民日报 2023-06-23
山东面向海内外招聘三千五百名青年博士后
大众日报 2023-02-28
山东3500余个博士后岗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薪酬待遇不菲
新黄河客户端 2023-02-24
中关村通州园4家单位设博士后工作站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 2022-12-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