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挖呀挖呀挖”太上头?这些可千万别“挖”!
科普中国 2023-05-11 08:30

最近,不少人耳边都会听到“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

可爱的旋律非常魔性,但在花园里挖到的可不都是“小小的花”哦。如果挖到小小的“蘑菇”,可千万别轻易吃它!

这些蘑菇有毒

不要随意采食

温暖的气候加上这阵子阴雨绵绵,野生蘑菇也进入了生长旺盛期。而华南最有名的毒蘑菇——白毒伞也即将上线,该如何辨别它呢?

据了解,华南地区存在的毒蘑菇种类约有110多种,以白毒伞、红菇、野生牛肝菌为主,而春季正是白毒伞的生长旺季。

白毒伞一般伴生于黎蒴(shuò)树下。凤凰山安保人员介绍,目前的湿度已经足够,天一放晴白毒伞就会疯长。除了白毒伞,在深圳,其它种类的毒蘑菇也不少,和白毒伞一样,部分毒菇也懂得进行伪装。

深圳市宝安区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专家陈凤萍:有毒蘑菇它的形态跟无毒蘑菇非常的相似,需要通过观察蘑菇的形态、生态,还有显微及DNA等特征去进行科学的鉴别,市民最好不要去采摘这些野生蘑菇。

华南常见毒蘑菇图鉴,请收藏备用

特别提醒:要警惕中毒“假愈期”

部分病人经治疗后,急性胃肠炎症状逐步缓解甚至消失。但由于毒素被肠道吸收入血后,侵害了实质脏器,会在1~2天后病情迅速恶化,出现肝、肾、心、脑等多脏器损害,尤以肝、肾损害为重。所以,在中毒初期症状缓解时,仍建议留在医院积极接受治疗,观察一段时间,确保病情稳定好转再出院。

除了毒蘑菇,这些植物更不能碰

除了蘑菇不能乱吃之外,下面这些植物吃了不仅伤害身体,还会触碰法律!

如果看到它们,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罂粟

罂粟是一年生草本。叶片碧绿,花朵五彩缤纷,茎株亭亭玉立,蒴果高高在上,夏季开花,花大,单生枝顶。花瓣4片,红色、紫色或白色。果实球形或椭圆形,种子小而多。

罂粟是制取鸦片的主要原料,从蒴果上提取的汁液,可加工成鸦片、吗啡、海洛因。罂粟是世界上毒品的重要根源,因而被称为恶之花。

食用罂粟壳会使人体产生依赖性而造成瘾癖,对人体肝脏、心脏有毒害作用。长期食用含有罂粟壳的食物,就会出现发冷、出虚汗、乏力、面黄肌瘦、犯困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成损害,引起精神失常,出现幻觉,甚至会呼吸停止而死亡。

大麻

大麻属于桑科大麻属,是一年生植物。大麻最为典型的特征是它那掌状分裂、具有凹陷叶脉的叶片。在大麻的植株,尤其是花序分泌的树脂中,含有四氢大麻酚,是一种强致幻剂。吸食后会造成幻觉、意识扭曲等症状。

长期大剂量使用大麻可引起脑退行性变化的脑疾病、严重的行为损伤、免疫系统抑制和神经疾病等。

古柯

古柯原产南美洲高山地区,属于当地的一大特产,可以制作成医用局部麻醉剂。古柯叶味较涩、微苦,它是一种兴奋剂和强壮剂,能够用来解除疲劳。古柯叶能够提取出的古柯碱(Cocaine),主要用于制造毒品可卡因。

古柯碱(可卡因)是从古柯树叶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最主要的生物碱,属于中枢神经兴奋剂,其盐类呈白色晶体状,无气味,味略苦而麻,易溶于水和酒精,兴奋作用强,也是一种局部麻醉剂。

吸食可卡因可产生很强的心理依赖性,长期吸食可导致精神障碍,也称可卡因精神病。易产生触幻觉与嗅幻觉,最典型的是皮下虫行蚁走感,奇痒难忍,造成严重抓伤甚至断肢自残,情绪不稳定,容易引发暴力或攻击行为。

恰特草

恰特草,又名阿拉伯茶、也门茶、埃塞俄比亚茶、巧茶,是一种卫矛科巧茶属的植物,分布在热带非洲、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以及中国海南、广西等地。

其树高3米,叶对生,有时互生,卵形,长6~12厘米,宽1.5~5厘米,边缘有锯齿。

恰特草外形酷似市场上常见的苋菜,它的茎叶中含有天然安非他明,咀嚼会令人兴奋,吸毒者可以直接像吃生菜一样嚼食,如果将恰特草晒干,外形又像茶叶一样,但无论是生吃还是晒干磨粉冲服,服用后的效果与海洛因相差无几,毒效惊人且成瘾性大。

2014年1月1日,国家相关部门将恰特草列入了精神药品品种目录,民间种植、走私或者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阿拉伯茶及其未经灭活的种子或者幼苗都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来源:人民网科普综合广东禁毒、人民网、第一现场等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不采不食野生菌!看看北京地区常见毒蘑菇长啥样
北京市疾控中心 2024-08-20
识别毒蘑菇有妙招? 不靠谱!
马上营养 2024-07-07
梅雨季公园野生菌“露头” 专家提醒:勿碰勿采勿食
解放日报 2024-07-02
七旬老人种罂粟获刑
法治日报 2024-06-22
深圳龙岗发现白毒伞!误食死亡率达75%
南方都市报 2024-03-27
幼儿误食毒蘑菇 多学科联动与死神赛跑抢救生命
西安晚报 2023-09-19
野生蘑菇中毒高发季 勿采勿食要牢记
北京市疾控中心 2023-09-11
疾控提醒!进入食物中毒高发季,食用这 3 类食物千万小心!
科普中国 2023-06-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