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菌中毒》:用近60幅蘑菇图绘制出云南人的浪漫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5 15:16

著名吃货、文学家汪曾祺先生离开昆明40多年,仍忘不了昆明的菌子,“雨季一到,诸菌皆出,空气里到处都是菌子气味。”

云南真菌资源丰富,在地球上难得找出第二个地区。根据昆明植物研究所的调查,目前已知云南食用菌达2700多种,占到全国总数的57.4%。

昆明当代美术馆馆长、云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聂荣庆新作《菌中毒》近日由中信出版集团推出,书中稀奇古怪的冷知识将会刷新你对蘑菇的认知,每一种菌子都是充满流动性的生命“奇葩”。

聂荣庆堪称一位“蘑菇观察家”,举办过“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展览。他将云南人从世世代代的吃菌传承中总结出来的美食智慧付诸笔端,《菌中毒》一书介绍了21种食用野生菌,包括它们独异的生长特点、有趣的民间俗称、安全美味的烹饪方法,同时以菌子为媒介串联起自然、饮食、历史,串联起城市街区、地方风物、人文轶事。可以说,这本书始于对野生菌子的记忆,终于对现世生活的热爱。

先说色彩变化,切好的兰茂牛肝菌菌片碰到手就会马上从黄色变成蓝青色,所以民间就很形象地称它为见手青;再说形态变化,谷熟菌的菌盖呈扁半球形,边缘最初内部卷,后平展,可谓菌子界先“内卷”后“躺平”的典范;最后说味道变化,干的羊肚菌用水泡发后还能够保持新鲜羊肚菌的鲜味,可以在一年四季品尝,所以会受到中西厨师的喜爱。

菌子之于云南人的意义,远远大于口腹之欲,它与泥土、大地、人情、回忆连接在一起,是云南人精神的载体。书中有杨丽萍“仙草”般的艺术人生,有怪才罗旭的乌托邦艺术生涯,有白族才俊赵青“面朝洱海,春暖花开”的治愈系生活,有普洱茶人邹家驹的“愤青”故事,有曾孝濂先生用一生联结自然与艺术的努力……这是一群深深“着菌闹着了”的人。

《菌中毒》的浪漫不仅来自于文字,还有近60幅的真菌博物画。“中国植物科学画第一人”曾孝濂与博物画家杨建昆,用鲜亮的颜色与细腻的笔触高度还原了蘑菇之美,流露着对自然的崇高礼赞。书中特别呈现纸上博物馆——“蕈海撷英”,汇聚曾孝濂1975年以来创作的真菌题材博物画。此外,著名诗人于坚为本书作序,真菌专家杨祝良教授勘误,为每一种菌的插图标注了准确的拉丁文学名。随书附赠“毒蘑菇手册”,涵盖16种常见毒蘑菇植物科学画,教你清晰辨识有毒特征,安全采食野生菌。

正如诗人于坚所说,蘑菇有毒,但不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作家余华读了这本书后,都“开始向往5月的昆明,吃上几顿菌儿,手舞足蹈几下,几下足够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崔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