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年内公募基金经理离任超百人次 部分经理“公奔私”后业绩不达标
证券日报 2023-04-26 09:57

近日,鹏华匠心精选混合发布公告称,基金经理王宗合卸任,由陈璇淼和郎超接任共同管理,这为年内公募基金经理卸任再添案例。Wind统计显示,截至4月25日,年内已有67家公募旗下相关基金经理离任,合计离任数量超过百次,而从去向来看,主要集中在同业间跳槽、“公奔私”或其他领域。

对于“公奔私”,多位私募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出现这种现象可能在于个人价值实现所致,毕竟私募投研机制比较灵活,激励措施程度也较高。不过,记者从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获悉,部分基金经理“公奔私”后业绩差异较明显。

“公奔私”多数是为

实现个人价值

今年以来,除了本次公告的鹏华匠心精选混合外,从2月份开始,王宗合便先后卸任鹏华优质回报两年定开混合、鹏华成长价值混合、鹏华价值共赢两年持有期混合和鹏华创新未来混合等多只产品基金经理职务。

鹏华基金相关人士表示,“对于王宗合接下来的安排,可能会休息一段时间再做打算,后续具体情况以公告为准。”而从以往公募基金经理去向来看,主要集中在同业间跳槽、“公奔私”和其他领域等。

从近两年来看,公募基金经理离任“奔私”的现象居多。在多位私募人士看来,基于对个人价值实现的考虑,或是“公奔私”的主要原因。

“我们公司就有‘公奔私’的基金经理,此前在险资和公募所积累的投资经验,到了私募借助灵活的投研机制,能够获取更好的成绩。”畅力资产董事长兼首席投资官宝晓辉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奔私”首要原因可能在于对个人价值实现的考虑。

“‘公奔私’现象一般出现在牛市初期阶段,随着市场投资热情持续回暖,或结构性行情越来越明显,赚钱难度会提升,但同时,也会带动‘公奔私’热情。”私募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告诉记者,私募与公募相比,投研策略上较灵活,限制相对少,因此,策略实施更容易落地;此外,私募基金投资范围较为广泛,可通过各种策略组合来实现不同程度的风险收益比,以便于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客户的需求。

中型管理规模基金经理

“公奔私”后业绩较好

虽然在多位私募人士看来,私募投研和激励机制较为灵活,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公奔私”热情,且更深度有助基金经理业绩,但从数据显示来看,部分具有公募背景的私募基金经理业绩,“奔私”前后呈现出较大差异性。

根据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有公募背景的私募基金经理目前有超过1700人。其中,多数“奔私”后就职于管理规模在5亿元以下的私募。同时,有一年以上业绩展示的基金经理有460多人,平均年化收益不足10%。

具体来看,就职于100亿元级以上私募的“公奔私”基金经理超过100人,其中,有一年以上业绩展示的基金经理仅为37人,平均年化收益不足13%;就职于2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的中型私募“公奔私”基金经理数量有159人,其中,有一年以上业绩展示的基金经理有72人,平均年化收益在14%至15%之间;而就职于20亿元规模以下的基金经理人数超过1400人,其中,有一年以上业绩展示的基金经理不足350人,平均年化收益在6%至13.05之间。整体来看,“公奔私”基金经理所展现的业绩存在差异。

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同时显示,有部分基金经理在“奔私”前后,所呈现出业绩差异性较大,例如上海永拓投资某基金经理,在公募任职期间在管产品年化收益为负,但在私募任职期间在管产品年化收益高达38%以上;与之相对应的是,星石投资某知名基金经理,在公募任职期间在管产品年化收益高达43.8%,而在私募任职期间在管产品年化收益仅为13%。类似案例还有很多,整体来看,“公奔私”基金经理并非都能够到达预期业绩目标。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新格局,新思路,新契机” 第十一届富国论坛盛大举办!大咖云集,观点交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23
“公奔私”又热了!公募派私募哪家强?五年回报超1000%最亮眼
财联社 2023-04-22
嘉合、嘉实、光大保德信、金元顺安……多家公募旗下基金经理“奔私”
每日经济新闻 2022-11-29
林森正式入职上海勤辰,“公奔私”潮流难挡?
经济观察报 2022-05-31
公奔私静默期延长!离职一年才能管理私募产品,今年公奔私人数创新高
券商中国 2022-05-26
奔私潮再涌 明星基金经理离职释放看多信号
上海证券报 2022-05-16
基金经理离任数破百,大佬“奔私”引关注
中国证券报 2022-05-11
易方达700亿顶流辞职,年内公募基金经理离职已超百人
中新经纬 2022-05-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