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感受高校图书馆的“体贴”
光明日报 2023-04-03 11:00

近日,一则记录广东财经大学广州校区图书馆“发呆区”的视频冲上了热搜。据该校图书馆馆长介绍,“发呆区”与学习阅览区相邻,互为配套,学生们可以在“发呆区”远眺遐思、说话交流、自由走动、饮食休憩,还可以欣赏远处的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珠江新城CBD的风景。

高校图书馆设置“发呆区”,让学生们在紧张学习的同时能适当放松,张弛有度,是一种值得称赞的人性化举措。学生们走进图书馆,首要的动机和任务当然是读书学习。但在埋头苦学之余,能够有个“发呆区”让大脑转换节奏,定神沉思,既是一种身体上的休息,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调适。事实上,发呆对身体健康的帮助早已为现代医学所证明。早在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司局就联合发起了“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首次提出“5125”健康生活理念,其中就建议市民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

让学生们的大脑在高速运转的间歇能够适当放空,有助于激发灵感和创造力。脑科学的相关研究证明,当人们在发呆或休息时,大脑中始终存在着一些神秘的“背景”神经活动,它们有时会触发一些发散性的创新思维。日本东北大学的一项研究也发现,人在发呆的时候,脑白质会更加活跃,可以更快速地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号,让人“灵光乍现”。在科学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科研工作没有进展、思想开小差的半瞌睡状态中,隐约看到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这个形状虚幻地在他眼前旋转,从而启发他解开了苯分子的结构之谜。

高校设置“发呆区”走红,还折射出在当前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松弛感早已成为一种大众渴望的奢侈品。在评论区不乏各高校学生对广东财经大学师生的羡慕之声,也有人点赞这名图书馆馆长“是懂年轻人的”。的确,时下的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一方面是绩点、实验、论文、证书等传统的学业负担,另一方面是对前途的担忧。各种媒介不时渲染的严峻就业形势,更让他们忧心忡忡。设置图书馆“发呆区”,让在书山题海中“拼杀”的年轻人,能随时抽身稍作休息、放慢节奏、静心思考,当然会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进一步说,高校设置“发呆区”走红,也蕴含着对改善校园管理的启示。我们应当激励年轻人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与能力,同时也应当鼓励他们学会劳逸结合,保持适当的松弛感,这是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全面发展的必要举措。当然,发呆不是“摸鱼”,“发呆区”也不是娱乐区,学校应加强相关的使用制度建设与日常监督管理,避免一些舆论担忧的负面情形产生,真正让“发呆区”成为学生忙里偷闲的放松空间,帮助学生建构更加丰盈的灵魂。

文/辕固(媒体评论员)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当图书馆开办剧本杀 会上演哪些故事?
华西都市报 2024-09-12
北青快评 | 如何让大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图书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4
部分高校图书馆借阅量大幅下降,大学生不爱看书了?
新华社 2024-01-23
大学生不愿意去图书馆借书了吗?
湖南日报 2024-01-14
部分高校图书馆借阅量断崖式下降 大学生不爱看书了?
半月谈 2024-01-12
共度图书馆奇妙夜!24组亲子家庭夜探朝阳区图书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1
粤港澳高校图书馆联盟年会在澳门召开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05-04
Qnews|学校图书馆设“发呆区”走红 学校:给学生提供放空思想、激发灵感的地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