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开辟博物馆服务新天地
光明日报 2023-03-31 12:00

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博物馆不但能够直观地展示文明成果,还承担着传承普及中国人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任。创新展览展示方式、推动文物活化利用,让博物馆服务走进社区、走进乡间、走进生活、惠及全民,是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博物馆提出的时代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博物馆事业发展,引领示范了敬畏历史、崇尚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的社会风尚。十年间,我国各类博物馆数量增长53%,观众人次增长75%。“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成为不少人的向往和行动,把一座城建成“博物馆之城”成为不少城市的建设目标。博物馆发展的总体水平走在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前列。

党的二十大部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此相应,博物馆也面临着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新要求。在我国主要公共文化机构中,博物馆受藏品资源稀缺性、文物保护严格性、展示方式场馆化等因素制约,馆内展陈和服务一直占主导地位。在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有流动图书车、流动舞台车、流动服务项目和惠及人次等指标数据,博物馆却没有,说明博物馆开展流动服务尚不够普遍性、常态化。正因如此,广东等地博物馆长期以来持之以恒地开展流动服务才更具示范引领意义。此举创新了博物馆的展览展示方式,开辟了博物馆服务的新天地,昭示了新时期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建设中健全博物馆服务体系的方向。

今天,数字化手段为博物馆流动服务内容拓展和形式创新提供了新路径。传统的流动博物馆虽有实物,但一般来说数量不多、珍品难觅,更多的是图片、复制品等。如今,现代信息技术为博物馆藏品跨时空、多样化呈现提供了无限可能,数字孪生、近眼显示、虚拟现实、立体呈现、渲染处理等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可以改变流动博物馆的物理状态,高逼真、互动式、沉浸式环境塑造了人们新的接受方式、观赏方式和体验方式。正在推进的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要求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跃上新台阶,可移动的藏品数字化展示新空间、沉浸式体验新场景,就是流动博物馆内容拓展和形式创新的发展方向,也是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跃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

为了与展陈数字化、体验沉浸式等变化相适应,流动博物馆面临着装备设施更新换代的新要求。《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部署提升虚拟现实终端外设工程,提出发展一体式、分体式、车载式、云化终端等多形态虚拟现实设备的任务。流动博物馆的展陈装备和运载设施正面临着适应内容数字化、体验沉浸式变革的更新换代,传统的博物馆“大篷车”经过数字化创意改造,可以变身为数字博物馆移动体验空间场景。以更广阔的视野看,流动博物馆装备和设施的更新换代,还将为我国文化装备制造业发展创造新机遇。

流动博物馆的本质是拓展和延伸服务,由此引发出另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怎样构建覆盖城乡的博物馆服务体系?博物馆建设应以当地的文物资源、特色文化资源为依托。近年来,在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各地涌现出了许多乡史馆、村史馆、乡土名人馆等设施,这其实就是遍布乡间的“类博物馆”。从构建服务体系的角度说,博物馆应借鉴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的经验,建立博物馆总分馆制,以专业化的市县博物馆为龙头,将“类博物馆”纳入分馆体系,充分发挥总馆的统筹协调、指导援助功能,带动“类博物馆”规范管理、健全机制、提高服务质量,从而形成总馆分馆上下衔接、互联互通,场馆服务、流动服务、数字服务协调发展的博物馆服务体系。

文/李国新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讲解服务应跟上“博物馆热”
人民日报 2024-08-29
博物馆数字化”路在何方
解放日报 2024-01-29
博物馆“数字化” 路在何方
解放日报 2024-01-29
文博数字化转型报告发布 传统博物馆形态面临重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4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年轻人为何爱上博物馆?
光明日报 2023-07-02
中小博物馆数字助力“繁星计划”启动,100所中小博物馆纳入首批计划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5-19
越来越多中国人在博物馆中寻根历史赓续文脉
新华社 2023-05-19
让博物馆拥抱生活I 博物馆“破圈”,不只靠“赋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