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毛姆同名小说改编电影《面纱》:灾难是情感的试金石
北京日报 2023-03-29 14:50

根据毛姆同名小说改编的法国电影《面纱》,是一部以中国为创作背景的电影。这部电影让我粉上了男主角沃特的扮演者爱德华·诺顿。白色衬衫,卡其色长裤,瘦削的身影,隐忍而深沉。这是一部让观众情感天平无法不向沃特倾侧的戏。沃特是名细菌学家。他深爱妻子吉蒂,谁料她却背叛了他。沃特给了妻子两个选择:“要么让情人娶你,我退出;要么你和我一道去湄潭府——那地方正发生着霍乱瘟疫,我准备去接管当地的病人。”吉蒂与情人摊牌,遭到了拒绝。无奈之下,她只好随沃特去了湄潭府。

电影《面纱》海报

湄潭府,是一个霍乱正肆虐横行的地方。霍乱传染性极强,当地的一个法国修道院也改成了临时医院,帮忙救人,床位不够,把饭厅当成临时医疗室,让两个病人挤一张床,如果其中一个死了,就得马上搬走,给新的病人腾地方。

灾难加速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吉蒂去女修道院里帮忙,目睹种种悲惨,每日自省便成了必修课,她终于为自己的自私行为而感到羞愧难当。修道院里除了病人,还收留了一群孤儿。吉蒂在那里看到一架钢琴。嬷嬷告诉吉蒂原本的钢琴师感染霍乱死去了,孩子们上音乐课听不到音乐了。恰巧吉蒂会弹钢琴。一日,她领着孩子们上音乐课,弹奏了一首清澈而安静的曲目。沃特正好在修道院里诊治病人,他倚在门口静悄悄望着吉蒂,她是那般温婉动人。在音乐声中他回忆起在舞会上初见吉蒂的一幕。那时的吉蒂光彩照人,她从旋转楼梯上款款走下,女神般的光芒刹那将他围住。音乐让沃特重新审视了他和吉蒂之间的关系。

吉蒂弹奏的那首安静的曲目,来自法国作曲家埃里克·萨蒂的代表作《玄秘曲第一号》。作为独一无二的音乐奇才,萨蒂玩世不恭,天生反骨。既看不上前辈瓦格纳,亦看不上同龄人德彪西,既反对浪漫主义,亦反对印象主义。他拉了几位小辈作曲家,成立一个“六人团”,提倡简单质朴的风格。他不断冒出新点子,自创出音乐形式无比轻盈的《玄秘曲》。他给这些曲目取名为“Gnossiennes”,没有人知道这个单词竟是萨蒂自创的,字典上查无此词,足见他的与众不同。

萨蒂总共创作了六首《玄秘曲》,每一首都短小灵动,时长不过两三分钟,琴音带着冥思般的清冷音色。将六首《玄秘曲》连贯着一起听下来,屋内渐渐就被一种神秘的氛围笼罩了。时光的脚步变得缓慢,浮躁的一颗心逐步平静下来。《玄秘曲》是如此美好,它就有一股神奇的魔力,像一双温润的手,抚平我们心中那些细枝末节的烦恼。

六首《玄秘曲》中,最具记忆力最悦耳动听的即是《玄秘曲第一号》,它如一缕发黄的怀旧气息,不断萦绕在沃特的耳畔,初见吉蒂时的温柔情愫又一次击中了他,横亘在他和吉蒂之间的坚冰渐渐得到消融。一直对沃特没有产生过爱意的吉蒂似乎也渐渐爱上了沃特。只可惜,爱的真谛领悟得太晚,爱到分离才相遇,不能不说是种遗憾。沃特最终感染上霍乱,在湄潭府凄惨地死去,一抔抔黄土,将他埋在了异国他乡,令人无限唏嘘。

初看《面纱》时,我颇怨恨女主角的冷酷无情,再看一遍即对吉蒂有了一些理解。她和沃特原是两条道上的人。他内敛自制,爱读书,不会弹奏乐器,不会打马球,舞跳得也不好。而她喜欢跳舞,喜欢打马球……性格上的差异导致了最终悲剧的酿成。爱情是双向奔赴的,它是精神上的心动和契合,而灾难往往是检验人性和情感的试金石。

(原标题:灾难是块试金石)

文/陆小鹿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夜读|成为“我们”,是婚姻最好的滋养
帆书樊登讲书 2024-07-29
新专辑发行,国际巡演开启,郎朗:让我闲着是件挺难受的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1
在非洲共建“一带一路” 这些中企的惠民“支线任务”同样引人称道
新华社 2023-10-13
书评|《面纱》:由一场错误的婚姻引发的悲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8
赏读|揭开撒马尔罕城阿夫拉西阿卜遗址的神秘面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01
访谈|张惠雯:好小说要能够唤醒人的感受力
文学报 2022-12-23
赏读|索多玛的义人:反抗纳粹的德国贵族
文景 2022-11-18
对谈|深厚的人道主义 是我们今天还爱读陀翁的原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