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新时代首都发展巡礼·历史文化保护利用 | 十大展陈细节彰显为民执政理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27 07:30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纵观“进京赶考之路”两大展览,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其中至少有十大细节体现了领袖的人民情怀和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微信图片_20230327070834.jpg

观众参观“进京赶考之路”颐和园专题展,在民主协商建国的重要见证地重温历史

细节一

 迁平过程不扰民 毛主席铺草睡老屋

在清华园车站专题展中,三张照片展示了中共中央迁平的过程中不扰民的细节。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一路北上,经灵寿、行唐、曲阳,当晚夜宿唐县淑闾村李大明家,照片展示了毛泽东当晚所住的老屋。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毛泽东当时住的房屋并没有特别的装饰,只是简单打扫,根据村民李大明的口述回忆,屋里只是“铺上了谷草。”

细节二

夜宿涿县话民生  谆谆嘱托抓经济

清华园车站专题展中还有一张照片展示了毛泽东在涿县粉子胡同驻所。3月24日晚,中共中央抵达涿县县城,这是中共中央进驻北平前的最后一夜。在涿县转车的短暂停留中,毛泽东同志仍时刻关注平民百姓日常生活。在涿县,他看到素以“商旅辐辏,货物云集”著称的县城冷冷清清,便专门询问市场冷清的原因,并郑重地说:百姓关心的,正是我们要办的。工作多,要抓主要的,这就是领导和平建设。繁荣经济,没有市场不行,要尽快把市场迁回城里来。

细节三

联合机构首次会  人民利益成议题

在颐和园益寿堂展厅里,有一面由景福阁的老照片和刊登着“为建设人民民主的新北平而努力奋斗”的《人民日报》共同构成的主视觉墙。在一旁的《联合办事机构第一次会议记录》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将共产党时时刻刻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决心展现无疑:“我们确守我们自己的原则,就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原则,也就是我们的政治原则。当我们讨论问题或处理事务的时候,应当考虑到人民的利益,人民利益是长远的,是整个的,不是暂时的、小集团的。有时我们会坚持我们的意见,原因就在这里,希望我们的朋友要谅解。”

细节四

昔日禁地颐和园  今朝美景人民享

益寿堂里,一张老照片展示了1949年1月20日,北平市军管会接收颐和园的情景。3月25日,毛主席进京首日便叫来负责颐和园接管工作的柳林溪询问接管情况。毛泽东对柳林溪说:“过去我们在山沟里打游击有经验,进了大城市搞公园就不行了。没有经验,要向老工人学习,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先把原有的公园管好。过去的公园是地主资产阶级悠闲人士逛的,劳动人民一是没有钱,二是没有时间逛公园。今后还要建造许多新公园。”共产党进京后,颐和园从皇家园林变成了人民的公园,现场展现了老百姓携家带口逛颐和园的场景,图片里,劳动人民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细节五

主席妙对柳亚子  满怀自信说“人民”

益寿堂里展出的一组反映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政策的文献和反映民主人士思想的图书,揭秘了许多照片背后的故事。颐和园益寿堂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的重要落脚点。但鲜为人知的是,著名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曾经在此暂住。5月1日,毛泽东亲赴颐和园探望柳亚子,并与其泛舟昆明湖,二人相谈甚欢。其间,柳亚子询问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到底是用了什么样的妙计这么快就成功渡江?”毛泽东笑了笑答:“人民的支持是最大的妙计”。

细节六

兴亡轮替“窑洞对” 跳出历史周期律

清华园车站专题展中,有一张毛泽东与黄炎培在延安的照片。1945年7月初,毛泽东在延安与民主人士黄炎培进行了一场精彩的“窑洞对”。黄炎培提出中国历史进程中政权轮替存在“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现象,并问“共产党诸君”如何打算,毛泽东自信地回答:“我们已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细节七

胜利面前不自骄  进城阅兵不鸣炮

清华园车站专题展中有一个细节,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巨大胜利面前不居功自骄的高风亮节,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良好反响。在中共中央迁驻北平事宜确定之后,1949年3月21日,迎接中央迁平会议在北京饭店召开。会上决定,中共中央进入北平后的“受阅部队由3个步兵团、1个摩托化团、2个炮兵团和1个坦克营组成,刘亚楼任总指挥,主席临场,以36门礼炮各鸣4响,共144响示敬。”现场展示的《毛泽东年谱》显示,毛泽东“闻当地(保定)将举行中共中央进入北平的庆祝大会,认为不妥,嘱周恩来电告华北局,望速停止北平及各地的庆祝活动。”周恩来复电叶剑英和李克农时特别强调为避免引起恐慌,影响周围安定,在西苑阅兵时不要鸣炮,而以军乐队代替。

细节八

新时代里新实践 “第二答案”心更坚

清华园车站专题展以文字和多媒体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信心和决心,以自我革命的历史主动和历史自觉,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展览以文字形式摘录了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中的一段话: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党始终在思索、一直在探索。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

细节九

“三个务必”与时进  殷殷嘱托记在心

清华园车站专题展中,有两段展现党的二十大新闻报道的视频,分别呈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论述。

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三个务必”,是对新时代赶考之路上全党应当秉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的集中概括。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其内涵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体现,是每一名党员必须牢记的政治嘱托和实践要求。

细节十

室外展陈不扰民  讲解不用扩音器

除了展览内容,本次展览在布展中也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清华园车站旧址的北侧,有一块室外区域,陈列着四根枕木、一段铁轨以及一座车站里程碑。这里原本是清华园火车站老站房的一部分。然而,在清华园车站专题展的布置陈列过程中,并没有采用复建方式恢复老站房历史原貌,而是特意将这块空出来做了室外展陈。

据海淀区文物保护中心修缮利用部主任郑昊然介绍,展览开放后,参观者对这个区域只能凭栏而望而不能进入,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周边民居的采光不受遮挡,同时也保障了居民的隐私不受侵犯。更重要的是,这里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缓冲区,可以对展厅里面的灯光和声音进行物理隔绝。不仅如此,展厅还对灯光进行了处理,尽量避免散射,并要求讲解过程全程避免使用扩音器,最大程度减少对周边百姓的干扰。   

看点

清华园车站:

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底蕴

清华园车站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对清华园车站及专题展进行全面探访后,北青报记者发现,清华园火车站不仅仅是一个火车站,更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底蕴。

见证抗日战争腥风血雨

在清华园车站专题展中,设置了清华园车站历史影像查询的多媒体展区,展示了清华园车站的红色记忆。1909年10月,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轰动中外。1910年,为提高运输效率,同时方便清华学堂师生,修建了清华园车站。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由此开始的一二·九运动迅速波及全国。清华大学的学生也加入了游行队伍,他们从清华园车站出发,沿平绥铁路进城,加入这一席卷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当地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地处北平西郊的清华园车站也很快被日军占领。1938年7月,为纪念“七七”抗日战争一周年,中共党员宋亚男、宋亚夫、万一用炸药袭击清华园车站,破坏铁路线,干扰日军运输……纵观这段历史,清华园车站除了承担实体车站功能外,它历经百年风雨,见证了近代中国的沧桑变化和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

战火硝烟中保存下中华文明瑰宝

清华园车站红色记忆展示显示,随着日本侵略者对华北不断增兵,战争一触即发。为了使北平珍贵的历史文化资产免遭战火破坏,清华大学由顾毓琇组织得力人员将一些重要书籍和科学仪器在清华园车站装车,并通过铁路运抵汉口,在战火硝烟中保存下了中华文明不可复制的瑰宝和未来新中国建设的利器。

中国人民走向解放的历史见证

1949年3月25日晨,中共中央踏上了进驻北平的最后一段路程。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乘专列从涿县出发,沿平汉、平绥铁路线,途经长辛店、丰台和西直门等车站,于清晨抵达北平清华园车站。展览现场展示了一张1949年北京铁路枢纽示意图以及一张清华园车站的老照片。

3月25日晨,随着火车轰鸣声响起,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抵达清华园车站。清华园车站见证了中国革命重心由农村到城市伟大转折的关键时刻,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牢记“两个务必”、进入北平的历史瞬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性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宏图伟业,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颐和园益寿堂:

协商建国的重要见证地

颐和园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北青报记者梳理“进京赶考之路”颐和园专题展发现,益寿堂不仅是一座充满历史记忆的古建,更是协商建国的重要见证地。

见证民主协商建国的一次交心聚会

颐和园第二部分展陈的主题是“宴集群贤”,1949年3月25日晚,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在颐和园益寿堂宴请赶赴北平的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同他们诚恳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问题,开启了协商建国、共创伟业的新纪元,书写了进京“赶考”的重要一笔。

两张圆桌上铺着白色的桌布,上面摆放着五个盘子,装有驴打滚、芸豆糕等老北京小吃……展厅复原了益寿堂晚宴的场景,并配发了一组1949年3月25日赴益寿堂晚宴群贤的照片。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晚宴,让民主人士面对面真切感受到共产党人通过政治协商建立新中国的诚意,通过这些细节参观者对当天的晚宴有了更加真实的感受。

见证皇家园林成为“人民的公园”

北平和平解放后,颐和园这座曾经的皇家园林成为人民的公园,迎来新生,是人民幸福生活开始的象征。益寿堂里,一组照片和文物展示了颐和园被接管的过程。

1949年1月20日,北平市军管会接收颐和园。1月21日,北平市军管会派来柳林溪、姜金镛、薛宝珠三人接管颐和园、玉泉山。展览展示了1949年2月,北平市人民政府管理颐和园事务所向北平市人民政府公用局报《本所自上年12月13日解放军进驻至本年1月31日收支情形的呈》,以及1949年3月30日,北平市人民政府公用局关于文物工作清查情况给时任中共颐和园党支部书记柳林溪的信函。

见证古都回到人民手中的历史时刻

颐和园专题展中最珍贵也最具历史价值的一件文物,是当年人民解放军代表与傅作义代表在景福阁开会时使用的谈判桌。这是一张晚清时期的柚木花卉纹五腿拼桌,使用了浮雕、镂雕等多种雕刻技法,并采取了桌板拼合及五腿支撑的独特造型。然而,比唯美做工更加吸引人的是,这张五腿拼桌还曾是亲历北平和平接管的历史见证物。

1949年1月29日,国共双方在景福阁召开了共商和平接管北平的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所使用的谈判桌,正是这张五腿拼桌。这张承载“和平”的木桌,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守护和对北平文物古迹的保护,也见证了颐和园从皇家禁苑向人民公园转变的新生历程,见证了古都回到人民手中的历史时刻。

微信图片_20230327071041.png

《北京青年报》2023年3月27日相关见报版面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京冀两地携手打造革命文物主题游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6
京冀两地携手打造“进京赶考之路”革命文物主题游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5
“进京赶考之路”将推线上展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30
“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 大学生网络名人今天重走“进京赶考之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28
第九站:益寿堂重温“进京赶考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21
重温“进京赶考之路”!五一假期清华园车站旧址正式开放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5-03
颐和园益寿堂:回到74年前那场晚宴
新京报 2023-03-27
“进京赶考”,在春天里再出发
新京报 2023-03-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