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Qnews|最高法:人工智能科技发展迅猛 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件成增长态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12 11:38

0001 (4).png

3月12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开展《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系列的第6场全媒体直播访谈。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陈宜芳在解读时表示,各级法院受理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件呈现增长态势,并针对报告中提到“AI陪伴软件侵害人格权案”进行解读。

直播中,陈宜芳透露,五年来,各级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7153万件。各级法院依法审结涉及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案件2224.1万件;审结合同纠纷案件4799.6万件;审结人格权纠纷案件87.5万件、婚姻家庭案件896.1万件、物权纠纷案件165万件。

陈宜芳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到要全面加强人格权保护。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迅猛发展,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面临诸多新挑战、新问题。2021年,各级法院受理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件1203件,2022年受理1491件,呈现增长态势。

陈宜芳表示,报告中提到了“AI陪伴软件侵害人格权案”。她介绍,该案的被告运营一款智能手机软件,用户可以自行创设或添加“AI陪伴者”进行网络陪伴。而该软件未经原告同意,就出现以其姓名、肖像为标识的“AI陪伴者”,并通过算法应用开放给众多用户,制作互动内容对陪伴者进行“调教”。法院认为,案涉软件AI角色形成了原告虚拟形象。被告未经同意使用原告姓名、肖像,设定涉及人格自由和人格尊严的系统功能,构成对原告姓名权、肖像权、一般人格权的侵害。该案明确了自然人虚拟形象受人格权法律保护,同时对算法应用的评价标准作了有益探索,对人工智能时代加强人格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2021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脸识别司法解释,保护人民群众“人脸”等生物识别信息安全。2022年4月,发布人格权司法保护典型民事案例,为维护人格权益树立标杆,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实习生 孙嘉怡 杨童宇

实习编辑 孙嘉怡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编辑/王朝
校对/房霞

相关阅读
北京昌平法院公布近5年婚恋纠纷案件情况 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数逐步增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2
最高法:涉农用地使用纠纷案应切实避免机械司法、一判了事
澎湃新闻 2024-01-10
北京三中院:邻里纠纷案件当事人通常“积怨已久” “不争馒头争口气”致调解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7
5年1.7万件!证券业纠纷案件较多 远超银行保险
证券时报网 2023-08-24
5年来 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结涉网络侵权责任纠纷465件 其中名誉权纠纷案件占5成以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7
深入贯彻实施民法典强化民生司法保障
法治日报 2023-03-13
不得强制将人脸识别作出入小区唯一验证方式 最高法:让百姓不再为自己“面子”问题担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9
聚焦两会丨最高院:近年来 人民法院审结人格权纠纷案件87.5万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