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文学|邵丽长篇小说《金枝(全本)》研讨会:重建当代家族叙事,重现黄河儿女百年心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11 08:00

长篇小说《金枝(全本)》研讨会于2023年2月19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研讨会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收获》杂志社、《当代》杂志社联合主办。

会议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中宣部文艺局理论文学处处长胡友笋首先发言。著名评论家潘凯雄、梁鸿鹰、孟繁华、贺绍俊、陈涌泉、张清华、陈福民、谢有顺、王春林、韩春燕、何平、黄德海、刘琼、刘大先、杨庆祥、丛治辰、陈涛、李蔚超、吴越等参加了研讨。会议由《当代》杂志社主编徐晨亮主持。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李红强、《收获》杂志社主编程永新作为主办方为本次研讨会致辞。

与会专家一致肯定长篇小说《金枝(全本)》是作家邵丽近些年的高峰力作。这部作品延续了邵丽的故乡书写,大胆地选择了自己的家族历史,以三十多万字的篇幅将上周村的周氏家族五代人的历史纳入文中。不同于《家》《白鹿原》等以男性为主体的家族叙事,邵丽以女性审视的目光,讲述了由几代“金枝”撑起的家族故事。作品通过城市和乡村两个女儿的叛逆、较量,展现出家族女性在传统文化下的恪守与抗争、挣扎与奋斗,她们特有的韧性和力量撑起了中原故土的魂魄与新生。

会上,评论家们的研讨集中在家族书写、女性叙事、黄河文化、城乡巨变等重要母题,充分肯定了作者的文学探索与创新,肯定了作者处理历史、家族与个人关系的新视角以及文学功力,认识到新时期以来家族题材以男性视角为主流,作品的女性叙事成为家族题材的重大收获。

阎晶明认为,《金枝(全本)》是邵丽过去多年积累的重要收获,对她来说是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这部小说的叙事特别强势,真是文如其人,有一种一气呵成、气贯长虹的小说状态。虽然邵丽对小说中这些人物的判断、评价带有一定叙述上的主观色彩,但是这部小说给我一个特别突出的好感是,她对每个小说人物,都给予了同等的地位。比如周拴妮,因为她的身份有一定的不合法性,但是又合乎伦理,她是一个闯入者,甚至有时候是被嘲笑、被蔑视的,但是小说后半部分周拴妮基本上成了小说非常重要的甚至是一个核心人物。从这一点看,这部小说在当前中国长篇小说创作当中,是比较突出的。

胡友笋认为,人文社举办这场高规格的研讨会,推动《金枝(全本)》这部重要作品的深入研讨、交流,是非常有价值的。邵丽的《金枝(全本)》从一个家族五代人的情感纠葛入手,讲历史也讲当下,讲社会,也讲人文、讲伦理、讲道德。邵丽从一个家族写起,它确实有人类学的意义,她写中原大地的故事也是万千中国家庭的故事,更是我们这百年来发展过程中社会伦理变迁的故事。在《金枝(全本)》中,他读出了重构重建的力量。

陈涌泉说,《金枝(全本)》是一部好书。这部小说中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百年风云尽收笔端。邵丽能够平等地对待笔下的每个人物,其实在我们戏剧界也有这个说法,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一个作家笔下的人物,哪怕只有一句台词,只要在舞台上活灵活现,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金枝(全本)》中的人物就是这样的,不论人物着墨多少,都能够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所以我觉得它同时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写实性。

潘凯雄对比了《金枝(全本)》与两年前出版的《金枝》,认为全本对整个作品重新有一个重构。这是一个家族故事,是一个五代人共同生存的大家族的故事,而且是一个在城乡两块地方的家族故事。上部的叙事视角是周语同,在城里生活的长女;后面增加的主体部分叙事主角是在家乡,实际上是周语同同父异母的姐姐拴妮子的视角。看上去是增加一个视角,骨子里是整个把小说的结构一下打开,整个叙事更丰富,观察世界、观察人生的视角、立场更饱满了。全本的出现是邵丽个人创作、长篇小说创作,在艺术上的重大突破,也给我们中国长篇小说的写作,带来很多思考和启示。

李红强说,一路走来,我们见证了邵丽写作的不断审视自我、艺术不断精进的过程。到今天这部《金枝(全本)》,我们看到一个攀上自己文学创作高峰的邵丽。2021年《金枝》在《收获》发表后,一种新的焦虑和审视已经开始,这让她寝食难安,终于以《当归》将审视的新成果在《当代》刊出。到了这部“全本”,因融汇和打通而至圆满,作家因对土地、血脉、命运等根性的理解,而至阔大和宽容。编辑出版的过程,我们经常能感受到,《金枝(全本)》有历史的深邃,也有新的光芒,有强大的力量,也有深厚的宽容。它是邵丽的为文学新的奉献,也是人文社的重要收获。

程永新认为,《金枝(全本)》这个小说的架构特别好,它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周启明的个人经历。他参加革命,然后到了城市,又组合了自己的一个庞大的家族,在这样一种经历里面,他实现了经度跟纬度的拓宽。纬度可能是城市、乡村,经度可能是中国几十年的当代史,所以很自然的有可能把乡村跟城市文明,有可能把几十年的历史进行呈现。此外,《金枝(全本)》还进行了视角的转换,用第一人称跟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的变化也为这部小说的丰富性提供一种可能性。我喜欢《金枝(全本)》叙事的语调,这对一个南方人来说,邵丽的语言使我感到非常有距离感,但同时又非常贴切。

梁鸿鹰谈到,《金枝(全本)》中涉及很多家族叙事的问题,家族中男性的力量、女性的力量相互的消长、较量,写得非常有意思。我们的历史、文化中女性有那么多曾被遮蔽、被涂改、被歪曲的东西,在作品中得到彻底的还原。此外,这部小说也重新呈现了夫妻、父女、姑侄、姨表等各种关系,拷问在血缘关系之下家族的意义,它何以延伸、如何能够强化。从我们传统意义来讲,维系家族的血缘和荣光,应该是男性的事。但是现实社会的发展中,在社会的大浪淘沙之下大多是女性负担起这样的责任。邵丽揭示了这样的规律,要对自己世代奋斗的祖辈有一个好的交代,这是这个作品重要的核儿,符合中国乡土社会的本质。

孟繁华说,小说印象很深的是女性书写。关于女性主义的提法,我一直是存疑的,但看了《金枝(全本)》以后,我觉得女性主义还真是问题。特别是在《金枝》里面,奶奶、母亲和拴妮子,这三个人的命运在家族宗法制度里面的悲惨性,和男性比较起来她们更压抑。在过去的女性写作里面强调的都是女性的主体性,女性的解放、女性的个人主义等等,但《金枝(全本)》中不是这样,家族宗法制度对女性的压迫表达得非常充分。一个作家最大的创造就是能够提供我们不曾经历的审美经验,写出我们没有见过的人物形象,这是作家的贡献。邵丽在《金枝(全本)》里面,无论女性形象还是男性形象,都提供了新的视角,这是邵丽的创造。

贺绍俊谈到,《金枝(全本)》重点塑造了很多光彩的女性。他特别感兴趣的是邵丽写了很多女人的战争。金枝玉叶实际上意味着女人都把自己的希望和梦想寄托在城市文明中。但是在写战争继续往下深入的时候,邵丽写出了城市文明中一些令人忧虑的东西,也许我们更强化城市文明,压抑了乡土文明,她希望未来的一代能够亲近泥土。所以我觉得她的这部小说写到最后有一个归属,就是我们要回归泥土。小说中女人的战争还延伸出另外一个主题,就是邵丽写小说中的母亲是如何强大的,她告诉我们,母亲凭的是亲情,她用很多细节写到这个家庭中的亲情。所以她这部小说另外一个主题就是我们要回归亲情。

张清华认为,《金枝(全本)》可以说是现代家族历史叙事的一种当代变体。中国传统的家族故事也是寓言,但是传统家族故事主要是着眼于人生,着眼于财富,着眼于家族的荣耀幻灭。《金枝(全本)》有意淡化了大历史语言的写法,它回归了个人故事,但依然是以家族作为一个线索。如果以这个谱系为背景,它可能是首部女性本位的家族历史小说。五个代际的女性的生存史、生命史、生活史联成一串,会生发出很多人类学的意蕴。这使这部小说张开了一个非常大的意蕴空间、历史空间,也涉及到家族历史小说的写法在现代以来的演变等很多问题。总之,艺术上阅读《金枝(全本)》,发现它是一部写得非常绵密、非常成熟的作品。

陈福民评价,《金枝(全本)》这部小说有两个方面的突破。首先是邵丽个人创作的突破,她已转身成为重要的长篇小说作者。其次是艺术成就突破,邵丽的《金枝(全本)》给中国家族式长篇小说注入了更新的元素。第一是周启明和他的父亲,作为加入中国现代革命的隐性的线索,实际上是作为强大的背景出现的,没有这个背景,《金枝(全本)》就不成其为金枝。第二是人物。邵丽在这个小说当中贡献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最成功的两个人物是周庆凡和拴妮子。让我们知道了是什么让他们变得不体面,那些贫穷、遗弃,无论在历史关系,还是在家庭的情感关系中,使人得不到任何资源,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境遇中成为压迫。邵丽通过周拴妮这个人物,揭示了中国宗法关系当中非常残酷的一面。

谢有顺认为,情感凝结点的溶解可能是《金枝(全本)》最动人的部分。这是一部饱含感情的作品,家族的核心也是情感。以往我们觉得很多小说比较肤浅,没有重量,很重要的原因是作家无所背负,没有心结。真正好的小说都如背负一个重担,好像里面总是有一个心结,要把它溶开、解开。所以小说开头讲到父亲去世,就能看出这对父女关系中是有结的。因此,小说写到和父亲的和解,和周拴妮这些人的和解,才有所谓的与自我的和解、与世界的和解。所以整部小说写到后面一下子打开了,这种打开既是精神和生命意义上的打开,当然也是“我”或者自我和个人的打开。

王春林从阅读理解《金枝(全本)》的三个关键词说起,一个是家族,一个是女性,一个是生命意志,它通过家族里面女性故事的书写来彰显强力的生命意志。整部小说枢纽性的人物是周启明。如果没有周启明,没有他先后的两次婚姻,整个故事是架构不起来的。但是小说的叙事动力,跟周语同紧密相关。她是《金枝(全本)》故事的强有力的撬动者,为什么小说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同时存在,而第一人称就是周语同,就是借助于周语同强有力的推动,整个故事才能够成立。所以这部小说,如果给它写一篇评论的话,他认为标题应该是——家族叙事与女性生命意志书写。

韩春燕说,我读这部书的时候,觉得整个文本像一棵树苗不断生长,它的枝条不断抽枝、不断散叶,最后枝繁叶茂。邵丽的整个写作在两个枝脉的比较中完成,周启明的前妻是一枝,朱珠是一枝。两枝子女之间的比较、两房太太之间的比较都是同时存在的。写得最好的还是周拴妮的母亲穗子,这一枝写得特别生动。这里所有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都是在不断生长。所以这部小说写得特别密实、扎实,用三个词来说,第一,她写得恢弘。第二是内蕴非常丰饶、丰沛。第三是她非常用情,邵丽写得很深情。

何平认为,表面上看,《金枝(全本)》可能是一个家族小说,但是内在其实是自我清理的小说。小说关注的其实是自己的问题,邵丽写家族、写历史、写现实,到最后关心的其实是我从哪里来、我最后怎样处理自己的个人问题。小说中周语同其实有一个自己的清醒意识,她作为历史中间代(从祖父到周语同四代人实际上都是中间代)最靠近当代的人,她自己不能完成很多心愿,只好把希望寄托在比她更年轻的女儿一代,也就是林树苗一代的身上。何平认为《金枝(全本)》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作为历史中间代里面最靠近当代的这群人,如何去面对家族往事,如何面对过往一百年的中国历史。

黄德海说,《金枝(全本)》的完成度特别好,周拴妮的脉络补充以后,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理由和生活理由。而这个补充以后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问题,它让后来回归土地这个事的合理性特别充分,因此我们现在能看出一个清晰线索——革命时期离开土地,到当下回到土地,这个合理性的过程一直跟土地牵连,因为周拴妮的叙述,使它的合理性更加充分,这是因为时间而来的合理性,而这个合理性最后造成的也是小说情感的合理性。离开土地的过程正好是这个情感结怨的过程,而从当代性往前走的时候,回归土地的过程正好是不同人互相理解的过程。

刘琼认为,这部小说某种层面上是对于父权的突围。《金枝(全本)》采用了一种似是而非的写法。作者在真实的视角、真实的情感里面写的纪事和艺术想象,写作的手法可以说是多重的协奏曲。这里面还涉及家族史的写法,是有历史背景、有文化背景的,同时也是对自我的认识和清理。书里的家族史书写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写家族的命运。第二是写这个家族的成长和变化。第三,是批判的写法和审美的写法结合在一起。她写传统生活用的是现代的叙事结构,用碎片化的、打破线性叙述的方式,开启革命性的叙事,而在这个过程中,寄予了作者特别多的想法和情感经验。

刘大先说,《金枝(全本)》这部小说,在家族史的传承当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都指向一种打断骨头连着筋、剪不断理还乱的血缘。这种联结在现代性的变形当中越来越稀薄,这样一来我们发现周语同这个人物其实是悲剧性人物,她试图在破碎当中,在现代性的断裂当中,通过一己之力想黏合起原来的家庭关系,但无济于事。她自我反思之后走向顺其自然,小说最后走向的是由血缘连接起来的情谊,这是中国伦理结构的底色。从这个意义来说《金枝(全本)》传达了中国式的价值观。

杨庆祥谈到,《金枝(全本)》是一部质地非常紧致,结构独具匠心,特别有弹性的优秀的长篇小说。《金枝(全本)》的结构富有特色,一方面情感能够打动人,另一方面,这种结构可以说是在对话中进行生长,同一个故事是通过对话的方式,甚至是黑泽明式的不同叙述视角,第一人称视角,最后是全开放的上帝视角。很多长篇小说写作依照的都是线性叙事的结构,按照时间顺序往前推,这种很容易带来霸权式的叙述,但本书不是这样,它是开放式的、生长型的、对话式的叙述,这样的结构对整个长篇小说写作来说非常有启发性。

丛治辰谈到,我觉得周语同作为小说当中以第一人称叙述略有深意,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愿意把这个小说看成“姑”写的小说。“姑”这个身份,其实就是一个家族当中的女儿,本身是这个家族当中要嫁出去的女性,但是在身份上,在面子上、社会地位、社会资源上,又和父系家族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此外,我读《金枝(全本)》特别直观的感受就是,小说一打开有一种强烈的气势、强烈的情绪,这种情绪是尊严。这是这个小说特别正大的立在那里的原因,情绪背后有特别异质性的东西。

陈涛认为,《金枝(全本)》为家族叙事提供一个新的范例。从结构上和时空上,用三十三万字把这么大容量的东西纳入到作品中来,并且完成得那么好,让他坚信有时候小说没有必要那么长。从人物来讲,《金枝(全本)》提供一个家族叙事的新的拓展。在过往的家族叙事当中,男性可能占有主导地位,但实际上,延续一个家族的强大,最主要的还是靠女性,这部作品写出了女性对一个家族的意义,但是用一种隐性的方式、用静水流深的方式呈现。

李蔚超认为,家族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可能变成一个概念,变成一个民族记忆,或者是一种逐渐消退的东西。《金枝(全本)》恰恰在中国人家族的概念逐渐消逝的情况下来创作的。《金枝(全本)》是新的家族小说,因为它写的是在家族逐渐消亡的时候,当代女性重建这个事物的过程。我认为这部作品呈现的是我们当代人的情感价值或者情感结构,或者是那种情感上的困境。

会上,作者邵丽表达了对各位专家学者与会议主办方的由衷感谢。邵丽说写家族历史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毕竟很多人容易对号入座,很多事情因为禁忌而被刻意收敛,自己试图通过对家族历史的梳理寻找生命的原乡。

邵丽说,在写作的每一天,我的眼睛都是湿润的,这是我带着真情投入最多的一部作品。这部小说可以说是我个人的家族故事,也是中原大地的社会变迁史,更是黄土地滋养出来的生命智慧。

最后,主持人徐晨亮代表主办方感谢作家们的信任和托付,对专家们的认真阅读和精彩点评表感谢。

名家推荐:

《金枝(全本)》是一部具有人类学意义的诚挚之作,是邵丽迄今为止情感、经验、思想最为深广的作品。

——李敬泽  评论家,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金枝》的叙述摇曳多姿,感人肺腑。从乡村文明到都市文明的历史嬗变中,很多中国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体验。作家邵丽用细腻和冷静的笔触,以家族历史为依托,用生花妙笔演绎出一出出跌宕起伏的人生悲欢,塑造出一系列可亲可感的人物形象。那些触手可及的男男女女,用他们丰沛的心灵与颠簸求索的奋进,走出了一条迈向未来的铺花之路。

——邱华栋 小说家,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

这是一部杜鹃泣血之作,邵丽用一种血缘大地的力量,完成了一个五千年前的神话故事中的“元故事”——女娲补天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完成度非常高,它写出了人类学的意味,《金枝(全本)》是向中原神话、五千年来的神话史诗的致敬之作。

——何向阳  评论家,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

邵丽的小说贴着生活写,总是一笔一画去摹写生活本来的面目,刻画人物性格,特别是那些女人的心性命运。《金枝》无疑是她创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高潮,也是近年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

——陈晓明  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内容简介:

源自中原千年故土的颍河岸边,有一个古老的村庄——上周村。一个家族五代人的梦想与现实、根系与枝脉、缘起与当下,活生生地呈现在这部小说之中。周氏家族亲人间的逃离、刺痛、隔膜和融合,令人动容。家族精英从乡村汇集到城市,又从城市返回到乡村的历史轮回里,真实展现了城市和乡村的巨大差异和变迁,写出从隔阂到交融的人生悲欢。通过城市和乡村两个女儿的叛逆、较量和理解,殊途同归,从而表露出家族女性在传统文化下的恪守与抗争,挣扎与奋斗,撑起了这片故土的魂魄与新生。

作者简介:

邵丽,中国当代作家。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当代》《十月》《收获》等刊物,多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刊物选载,部分作品译介到国外。曾获《人民文学》年度中篇小说奖,《小说选刊》双年奖,第十五、十六届百花奖中篇小说奖,第十届“十月文学奖”中篇小说奖等多个奖项。中篇小说《黄河故事》获郁达夫中篇小说首奖,短篇小说《明惠的圣诞》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长篇小说《极顶》研讨会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2
雪漠长篇小说《沙漠的女儿》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0
刘庆邦长篇小说《花灯调》研讨会在京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0
书写西部地区山乡巨变 马金莲长篇小说《亲爱的人们》研讨会在京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6
文学|描绘时代画卷,厚植乡土情怀 杜阳林长篇小说《立秋》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在京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2
刘学安长篇小说《留城吟》上市 再现汉张良封地古留城不为人知的历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7
赏读|历史叙事、悲悯情怀及其他 ——关于石清礼长篇小说《孤独的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4
周瑄璞长篇小说《芬芳》作品研讨会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