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养老储备多少才够?养老投资如何规划?业内:未来这些保险产品创新值得期待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3-10 11:35

面对即将到来的中度老龄化、重度老龄化,“老有所养”该如何保障,是当下最为热点的话题之一。

近日,上海80后夫妻在社交媒体称存款到300万,决定双双“退休”,引发热议。对此,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在近日受访时认为,每个家庭不一样,具体可以从“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可能的意外性支出、退休之前需要储蓄多少”这三个方面去考虑。而需要储蓄多少,又与投资和储蓄方式有关系。

作为养老金融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保险机构在帮助居民做好退休财务准备方面理应发挥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方全球人寿副总经理彭勃介绍称,以海外市场较为成熟的变额年金产品为例,到领取期每年能够保证领取5%~5.5%不等,这一领取比例下,基本上可以保证本金不减少。

陈秉正还指出,专属养老保险就属于变额年金性质,其一部分资金投资于股票市场,因此高收益率是可预期的。在保险公司做好投资风险管控的前提下,预计这一类产品未来仍然可以保持相对更高的收益率水平,从消费者角度来说是可以期待的。

养老储备到底需要多少才够用?

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

中度老龄化在前,做好养老规划,还需未雨绸缪。那么,养老储备到底需要多少才够用?陈秉正对记者分析称,假设一个人65岁退休,理财期限确定到90岁,退休生活有25年,在退休的时候把所有的财富作年金化的处理,即分成25份,每份就是4%,按照每年花掉“4%原则”,即使没有做任何投资,把自己所有的财富在有生之年全部消费掉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样一种最理性的,可以使人终身效应最大化的一种安排。

陈秉正还称,上述“4%原则”对应还有“300原则”,即25年有300个月,在300个月中将所有的财富分成300份,一个月花一份,直至正好全部花完。但事实上不一定是这样的情况:比如将这笔钱做一个投资组合,投资组合中至少要有60%左右的资金购买一个股票指数基金,40%用于购买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从长期来看,这样的投资组合收益率很容易达到10%以上。若投资收益好的话,还可以把钱留给后人。

对于“上海80后夫妻存款到300万是否满足退休需要”这一问题,在陈秉正看来,如果没有意外性支出的话,又有基本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这个应该是可以的。但他强调,无论是“4%原则”还是“300原则”,可能忽略的一些问题有:如果投资收益比较低,钱还是够花,但是最后剩的不多了;如果通货膨胀比较高,人们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10年、20年以后,人们的生活品质提高了,4%肯定就不够了;如果出现一些意外性事件,比如说重大疾病,4%可能也是不够的。

养老储备到底需要多少才够用?陈秉正认为,每个家庭不一样,可以从具体三个方面去考虑: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可能的意外性支出,退休之前需要储蓄多少。而需要储蓄多少,又和投资和储蓄方式有关系。在满足日常生活需求方面,大体上可按照现在国际上通行的“70-80原则”,即退休以后用于日常生活需要的收入,能够达到退休前日常生活水平的70%到80%的标准来做退休财务准备。

个人养老金有待加大税收激励力度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和同方全球人寿近日发布的《2022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21年,中国社会的老年抚养比已经达到20.8%。倘若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滑,可以预期未来社会面临的养老保障经济压力会持续扩大,年轻人负担加重,当前以现收现付制为主的社保养老基金运营模式恐怕难以为继。

近年来,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扩大参与个人养老金的金融机构与产品范围,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覆盖的范围将拓展至包括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储蓄存款等适合投资的金融产品。

同年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城市和地区率先启动实施。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3月2日,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已由首批6家公司7款产品扩容至12家公司20款产品。产品类型涵盖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年金保险、两全保险、万能保险等。

在彭勃看来,相对于短期收益率,长期来看,消费者对于养老金保险产品安全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未来的长期利率可能继续下滑、股市存在变数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在资产管理方面需要更加稳健,同时在营销方面也要给客户一个相对较为稳健的预期。

对于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推出,陈秉正认为,应当通过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作用,让消费者愿意把钱放到个人养老金账户中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白涛在《关于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提案》中亦建议,加快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扩展至全国范围,适当提高缴费额度上限,考虑分档分级税优政策设计,对中低收入人群实行全程免税优惠。

以保险产品衔接上下游养老与健康服务

根据《2022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在创新养老年金产品方面,保险机构可以开发契合养老需求的保额可变的寿险类产品、可提供紧急流动性的养老年金产品、对接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养老年金产品、嵌入长期护理保障的养老年金保险产品以及积极探索并加快发展变额年金等。

彭勃介绍称,以海外市场较为成熟的变额年金产品为例,到领取期每年能够保证领取5%~5.5%收益率不等,这一领取比例下,基本上可以保证本金不减少。他还指出,这类产品要有比较强的对冲投资工具,短期引入仍然较难。

除了创新养老年金产品,上述《报告》还指出,保险行业可以以保险业务为支点,以保险产品衔接上下游养老与健康服务,促进产品开发和养老业务相互融合。

3月5日,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养老”相关内容。其中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在税费、用房、水电气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推进医养结合。加强养老服务保障。

陈秉正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现在很多保险公司把保险产品的销售和保险服务结合起来,相当于保险产业链的延伸,保险机构不是只提供一个保险产品,同时还提供养老服务。他还指出,保险公司提供养老服务,无论是以重资产还是轻资产形式,都需要将产品和服务两者很好地整合起来,这需要保险机构做更多的功课。

全国人大代表、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燕芳认为,保险业应不断创新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进可持续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同时,保险公司投资布局的养老社区初具规模,头部险企在高品质养老社区的服务能力有望向居家养老及社区养老延展,丰富养老服务。

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方面,周燕芳认为,保险公司应成为高品质医疗服务以及新药、新器械、新治疗方法的重要支付方,促进高品质医疗服务和消费医疗的发展,还应加大在大健康领域的投资,带动健康医疗、医药卫生产业的发展。

“应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创新参与养老护理产业链条建设,逐步提高商业保险服务老年护理问题的能力,满足老龄化现象带来的长期护理保险需求。”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表示,应借鉴各国先进经验模式,探索分级养老护理机制,逐步形成以“居家护理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护理为补充”的无缝衔接养老护理服务体系。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已扩容至103款 商业养老保险该如何选择?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9-15
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已扩容至82款 三大类别如何选择?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9
友邦人寿荣膺 “年度优秀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大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4
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2023年答卷:16款结算利率均超3.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1-17
金融监管总局发文!事关这类养老保险产品……
证券时报 2023-10-26
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再扩容 险企加速“掘金”银发经济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0-24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拟常态化经营 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有望扩容
上海证券报 2023-05-27
友邦人寿首款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上市 深入参与养老第三支柱建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