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第52名到第10名,北京一个超22万人街道的“逆袭”法宝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3-09 13:10

学院路街道,常住人口超22万,海淀区第一人口大户。人多,意味着事儿多,诉求也多。12345热线数据也能印证——2019年至2022年,街道诉求受理量从5000余件,增长至近2万件。

诉求量持续攀升,成绩却在稳步提升。近3年,学院路街道在全市接诉即办排名分别位居第52名、第20名、第10名,街道干部既感慨又振奋。要知道,2019年6月,学院路街道曾被纳入“治理类街乡镇”。

从接受市级督导,到跃升进位,再到退出“治理类街乡镇”,学院路街道仅用14个月就完成了“逆袭”。法宝是什么?学院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郑鹏分享了三个故事。

闲置的资源用起来

荒地变成社区公园

天气变暖,海淀区逸成体育公园里迎来一拨又一拨锻炼的居民,有的静静跑步,享受独处的慢时光;有的家长带孩子打球,感受出汗的痛快淋漓。“这儿开放前,我们附近的大公园只有东升八家郊野公园,还要坐两站地,现在下楼就能散步。”天气好的时候,62岁的李梅都会在公园里走上几圈。

位于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的逸成体育公园,现在是周边居民活动健身的好去处  本报记者 饶强摄(资料片)

时间拨回到3年前。因为拆迁甩项遗留,这片地闲置了十余年,私搭乱建、无照经营、黄土裸露等问题突出。

“大风天一吹,隔壁楼上居民家里的窗户没法开,全是沙土。”逸成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秀清回忆,那时候,没少接到居民的投诉。想整治,涉及多个部门,别说社区,就连街道也调动不了这些部门。

2019年,学院路街道启动“吹哨报到”机制。一声哨响,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委、区规自分局等部门应声联动。取缔无照经营、拆除违法建设、封堵开墙打洞、清理垃圾渣土,为后期优化提升腾出了空间。

随后,学院路街道对空地进行改造,1.2万平方米的逸成体育公园建成,而且划分了网球场、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等活动场地,同时还建了社区文化舞台,安了健身器材等设施,开辟了儿童活动区域。

在位于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的逸成体育公园里,周边居民前来活动健身 本报记者 饶强摄

闲置土地资源被激活,补齐了社区服务功能短板,极大地服务了周边居民。

今年开年以来,逸成体育公园又有了两个新变化,一是公园新开了西门,旁边的居民刷卡就能进园遛弯儿;二是公园加装了声屏障,楼上不再担心噪音。

这背后,社区没少下功夫。以往,逸成小区虽然和体育公园只有一道墙的距离,居民想来健身只能绕路走到东门。随着疫情防控进入“乙类乙管”,“多开一个门”被纳入待办事项。

不仅要开门,安全管理也要跟上。“外人不能随便通过这个通道进小区。”张秀清说,最后进出西门的规矩定下来了,居民从小区进公园可以刷门禁卡,但从公园回小区必须人脸识别。

街道书记说

学院路街道,高校云集、资源丰富、人才荟萃,也正因为如此,大院大所一定程度上造成“围墙壁垒”,有的闲置资源得不到充分挖掘和利用,还有的不能及时转化为满足需求的服务供给。

我们利用“吹哨报到”机制,充分挖掘地区单位各自优势,按照可开放、可集约、可共享的标准,将辖区内场所阵地、活动设施、文体基地、硬件软件等资源汇总联动起来。针对群众需求期盼,利用治理类街乡镇市级补助资金,推动建成了逸成体育公园、石油共生大院、二里庄环巷、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启动区等城市空间。补齐短板弱项,有助于从源头解决引发群众诉求的重难点问题。

干成以前不敢想的事

607个地锁7天拆完

去年,志新社区一口气拆了607个地锁,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婷直言,“之前压根不敢想。”老旧小区的地锁一向难拆,这件事怎么做成的?

在海淀区学院南路32号院内,工作人员正在集中拆除地锁 本报记者 饶强摄(资料片)

“以前是从上往下推进,现在我们是自下而上,变被动为主动。”刘婷说,主动的第一步是上门收集诉求。

“私装地锁太缺德了,白天有的车位空着,我们也停不了。”“有地锁在,老人孩子活动都提心吊胆。”“正因为有地锁,许多自行车、电动车见缝插针乱停”……刘婷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居民的抱怨。“停车难一直是我们社区12345热线反映最集中的诉求。”刘婷清楚,地锁是“病症”,停车难才是“病根”,去病必须要除根。

2021年7月29日,志新社区党委、居委会“吹哨”,街道领导、包片科室、综合行政执法队、辖区派出所、物业公司、停车管理公司等多部门“应哨”,居民代表也被邀请而来一起商量方案,最终决定采取集中整治、统一清理的方法。

整整半年时间,每到周末,刘婷和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拜访。为什么要拆地锁、拆完怎么划停车位、如何收费,社区干部耐心解释,既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表达,又明确了地锁整治的决心。

2022年3月15日,集中清理地锁行动正式开始,各职能部门一把手现场督战。刘婷还记得,清理刚开始,一位居民穿着睡衣就冲出家门,“谁把我家地锁拆了?有没有管事儿的,给我出来!”刘婷站了出来,向对方耐心解释今后如何停车自治。“我出差了没看到通知,也没有人跟我商量。”刘婷又拿出6个月前张贴的告知和入户的照片。

该居民的情绪慢慢缓和下来,刘婷马上解释,还主动留下电话,“您有什么疑问尽管找我们,随时给您解答。”这位居民也不再阻拦。

7天时间607个地锁顺利拔除,社区还重新施划了停车位,有的居民选择夜间停车,白天共享给他人,上千辆车的停车难题得以化解。

在海淀学院南路32号院内,工作人员集中拆除地锁

街道书记说

在学院路街道,小区停车难一直是诉求量大的问题。解决老旧小区的停车难题,不能只靠“拆”,更多的还得靠“治”。

志新社区拆地锁,看似一件“小”事,背后反映基层党建引领接诉即办从“单线处置”向“多点发力”转变。不少类似拆地锁的民生难题就是这样化解的,社区主动出击,撬动各方资源,职能部门合力,明确职责分工,注重协调配合,合力有诉共办。

斑秃绿地怎么办 居民认养来盘活

眼下,768厂社区里的两块地已经完成了土地平整,等到天气再暖和点,亲子家庭将在认养的绿地上栽种果蔬、植物,亲手打造他们设计的绿色长廊、微花园等空间。

768厂社区召开“耕读田园议事会客厅”花园搭建初畅想居民议事会 学院路街道供图

2022年,学院路街道创新推出“耕读田园”项目。耕,就是种地;读,则意味着不仅要种,还要发挥花园的科普教育功能。项目瞄准了768厂社区16号楼以及20号楼前的两块绿地。由于缺少养护,这两块区域长期斑秃,植物杂乱,开发空间很大。

完善议事协商,才能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更新的活力。去年7月,一场“花园搭建初畅想居民议事会”举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佳讲解完设计方案、理念后,一场头脑风暴就此展开。

“以前小花园夏天总有蚊虫,能不能种点薰衣草、艾蒿之类的植物?”“我们家孩子也想参与,种点孩子喜爱的水果?”大家群策群力,对花园的设计方案、空间布局等提出建议。最后居民共同打造的空间就这么定了:一块地主要种植驱蚊、驱虫等作用的香料植物,并为社区居民、孩子提供植物科普教育作用;另一块地种上观赏价值较高的果蔬,包括草莓、西红柿等。

居民认养的积极性也很高。两块地共100平方米,被划分为10个小空间,先后有近30组家庭报名,他们将3个家庭分为一组,轮流守好“责任田”。

街道书记说

近几年街道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提升,如何增强内生动力就被提上日程。

我们因地制宜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经验模式。比如社区微更新“耕读田园”项目,就是发动居民参与设计、建造、种植、维护,同时发挥社区党组织、社会组织、责任规划师、居民志愿者等作用,带动居民从“站着看”到“跟着干”,居民正在由被管理者、旁观者变身参与者、监督者。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问题地块”变成了“耕读田园”
北京海淀微信公众号 2023-10-26
4月1日起,北京昌平居庸关长城等景区票价有变动
北京昌平文旅集团 2023-03-31
更多居民将圆“电梯梦” 顺义区今年计划加装电梯80部以上
北京顺义官方发布 2023-03-25
玉渊潭早樱进入观赏期,今日16时前网上购票量已近80%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3-25
违停少了,拥堵缓解了!西三旗街道深挖300个共享停车位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3-25
游园时衣物没地儿放?这些公园有巧思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3-24
顺义5个小区燃气管网陆续改造 涉及10491户
北京顺义官方发布 2023-03-22
今起报名!怀柔教育系统所属事业单位招聘教师90名
首都教育 2023-03-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