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文学|葛亮长篇小说《燕食记》纳四海新风呈世相广袤,创造性传承的小说华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5 18:00

2月25日上午,“人文小说季·广东重点作家作品系列研讨会·葛亮长篇小说《燕食记》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广东省作家协会和《文艺报》联合主办。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张培忠分别致辞。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赵萍参加会议。李一鸣、何向阳、彭学明、李晓东、潘凯雄、王军、李朝全、张志忠、程光炜、孟繁华、贺仲明、刘琼、刘颋、张莉、刘大先、张晓琴、王国平、岳雯、饶翔、丛治辰、李蔚超、傅逸尘、徐晨亮等评论家与会研讨。会议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主持。

葛亮是70后作家的重要代表,凭借着扎实、稳定、高质的写作,成为评论界长期关注的作家。他的写作淡笔浓情,开清新雅正之气,有着鲜明独特的美学风格。长篇小说《燕食记》先后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广东省作家协会“2021年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项目,出版之后成绩颇丰,迅速登上当当、京东等各大网站的畅销榜单,半年内加印六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多所高校学子召开研讨会,更荣获了“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好书”“南方周末十大好书”等20多种文学权威榜单。与会专家一致认可,《燕食记》是传统世情小说的当代探索,深具古典气韵,从民间立场重新发掘了人与时代、人与文化的关系,借关于美食的传奇故事,生动描摹出岭南地区的历史变迁、世态人情,磅礴的时代场景与日常烟火水乳交融,丰赡的细节,可见作者葛亮考据之细致、笔力之老道。

臧永清表示,葛亮与人民文学出版社一路相伴,从《北鸢》到《燕食记》,建立了深厚坚实的合作感情。《燕食记》是葛亮创作美学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中国当代文学领域的一次重要收获。它不仅是一部岭南饮食流变史,更是一部中国人的精神立足史,可以持续带给读者知识增量和审美愉悦,是一部值得常读常新的经典佳作。

采九州之精华,纳四海之新风,讲好岭粤故事,就是讲好中国故事

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张培忠指出,葛亮以大湾区作家的特殊身份和独特的视角,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湾区题材进行文学创作,充分展示了湾区作家、广东作家讲好中国故事、书写人文史诗的情怀和初心。《燕食记》是湾区文学融合的开卷之作,从历史沧桑之处落笔,揭示百年岭南社会变迁的精神秘史和民族复兴的心灵密码,为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范例,这是作家葛亮非凡创造的一席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盛宴。他提到:岭南文化是“采九州之精华,纳四海之新风”,讲好岭粤故事,就是讲好中国故事。期待经过岁月的洗礼,《燕食记》能成为穗港的文化名片、湾区的文化名片、中国的文化名片。

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潘凯雄称赞,《燕食记》肯定是一部特色鲜明、极有特点,且艺术编织得非常周密,文字十分讲究,内容特别厚实的一部作品。从《朱雀》《北鸢》到《燕食记》,一部比一部好。“中国三部曲”呈现出不同的样式、形态,这个创作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作家葛亮的成就——一个始终在上行轨道上的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朝全谈到,葛亮的写作一直非常有耐心,有一种鲜明沉稳的静气。在小说的文字表达、主题拿捏、结构运作、谋篇布局方面,他像《燕食记》中的点心师傅一样精心“熬制”。《燕食记》是一本带有博物志性质的作品。葛亮在创作上有一种自觉的追求,他善于挖掘深井,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研读很深,也找到了自己可以依靠的写作根据地,即书写具有文化代表性的事物。我们看这本书的时候,会感觉葛亮自己好像不仅仅是一个小说大家,也是一个美食家,深谙制作美味的点心之道。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创作研究部主任何向阳用“慢”“糯”“淳”来形容阅读《燕食记》的感受。《燕食记》为当代文学如何表现和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文本、可学习的模范。“燕食”出自《周礼》,饮馔文化保存的礼仪在这部书中得到了重现,可见“礼”没有离我们而去,而是蕴含在如饮食一样的小小细节中。《燕食记》是从容不迫,娓娓道来的,没有大起大落、惊心动魄,传递出南方文化入口即化的“糯”的味道,也写出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它就像一杯好茶,有回甘在其中。

一部大书,呈现了世相的广袤、世情的缠绵、世道的温暖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办公厅主任李一鸣将《燕食记》视作一幅《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岭南城市风貌、风俗、文化风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人物的描写无不惟妙惟肖,生活描绘可谓至真至妙,艺术上的全景式纪实性细节描写,表层漫漶的市井味生活化描绘,深层的历史文化含韵生命底蕴是它的主要特征。好的长篇小说应该是混沌一片,无论是历史文化的描写,对生活形态的描写,还是其所蕴含的蕴致形成的混沌形态,《燕食记》都不失为一部大书。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监事长孟繁华谈到,《燕食记》好看还在于它的地方性知识,小说对粤菜菜品的烹制方式的详尽书写几近密集,是既难讲述更难实践的地方性知识,粤菜的神奇在他妙笔生花的讲述中活色生香,岭南茶楼的知识更是五花八门。一个人的味蕾记忆是不变的,它也能成为族裔认同的一个重要标识。1983年陆文夫发表《美食家》,写了一个品鉴美食的朱先生,葛亮的《燕食记》写的是一个制作美食的“大按”高人荣贻生,一个食客,一个大厨,完成了美食的绝妙呼应,也不失为当代文坛的一段佳话。

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主任彭学明说,《燕食记》对岭南风俗、风情、风土、风物的朴素而惊艳的描写,令人感到特别的敬意。葛亮从“食”入手,打开了人间最大而又最小的一个切口,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最为丰沛、最为丰饶而又最为温润的美好人间,写尽了人间烟火的浓烈、人间世相的广袤、人间世情的缠绵、人间世道的温暖。

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认为,《燕食记》中巧妙融合了大革命时期一系列历史人物与事件,实现了浓郁的岭南文化、时空中虚构与非虚构的杂糅,揭示了历史大时代的更迭。而在人间烟火纷繁中,不变的是世道人心。此外,《燕食记》也像一幅巨大的粤绣,不似一般小说用以线串珠的写法,而是用千丝万缕的交织法写成。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谈到,“变与常”是当代文学中一个大经络。欧阳山的《三家巷》写岭南,但写的是“变”,葛亮的《燕食记》以博物学的写法,师法自然,比较彻底地回到了“常”,这是一个大历史趋势。“常”的东西实际上有慢和趣味。同时,这部作品中还有较多叙述,从“变”的小说中汲取养分。所以这个小说让我感到很新、很惊奇。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称阅读《燕食记》令人“唇齿生津”。饮食将生产和生活结合到一起,其中的文化丰饶多姿。葛亮攫取其中一角,描写岭南饮食文化的内在行道,包括仪式、传承等。小说可以说是广东点心指南,又是一个岭南文化指南,一部地道的文化小说。《燕食记》通过一对师徒的命运写‘厨艺“,既写了一种“艺”,也写了“人”,其实写的是“人之艺”,用我们现在的话讲,也是一种守正创新。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志忠指出《燕食记》在文风上有民族气派和中国特色,云淡风轻但又沉潜很深。作品中的人物都是社会舞台上的普通人,但是他们主动或被动地介入到时代中。小说和时代一直有一种强烈的互动关系,这是非常考究又非常精准的一个方面。

《文艺报》副总编辑刘颋认为,《燕食记》回到中国笔记小说的传统,它写的是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中国人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正常的生活秩序和正常生活的权利而做出的反抗,他所有的重心还是在于生活。葛亮在这部作品里面通过食物去认识、去感知世界,通过对食物的迷恋和处理食物的方法、态度,折射出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贺仲明认为,《燕食记》建构了对以人为中心的中国食文化的独特理解和思考。第一,制作饮食的用心体现人的修养。第二,“食如其人”,对人、对食物的尊重是一种善良的、执着的情谊和人品的体现,第三,食物的本质是生存,比如陈五举为了情感放弃师门,他的人生不是以食为中心,而是以人为中心。第四,作品叙述自然,情节跌宕,符合中国传统小说的故事性,这与平民化的饮食文化有内在一致性,体现了葛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执行主编李蔚超认为,《燕食记》从文化和历史角度强调了香港故事是中国故事的一个篇章,也让我们认识到一个文化事实,广东文学作为一个省域文学是非常有特点的,变化的时代让这个小说焕发了生命力,而广东这个省域积累的文化潜能也渐渐被发现了出来,香港以大众文化的方式影响了我们几代人,大陆文化也一直在影响着香港,二者本来就是一脉相承,而这个脉络是如何建立的,葛亮的小说是很重要的记录。

生而高毅,塑造出一个个“雅正中国”的形象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认为,《燕食记》是以味道召唤记忆,重新书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长篇巨著,是对重新书写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传统谱系的梳理。在小说中,粤语的糅杂、半文不白的儒雅表达实现得非常好,作品重新回到真正的中国文化叙述里面,长短间杂,错落有致,最终达到淡笔写浓情。怎么样写中国故事、建立文化自信,《燕食记》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范式。这个范式就是用中国式的语言、中国式的美学和中国式形式书写一个整体的属于中国文化的故事。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晓琴认为,葛亮为写《燕食记》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案头工作,这既是为写作做准备,也是一种寻根之举。他寻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光,符合民间审美理想的人格,还有个人的高毅,处世的显与隐,面对常与变的态度,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民间文化的解密金钥。这个小说不由让人想起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作者寻找传统文化之根的那段历史。现在葛亮以食为进,反身向古,让岭南的人事历史文化各种知识一同激荡开来,成功实现了一次新的深度的文化寻根。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非常赞同专家们提到的《燕食记》是一部文化小说。“我”的角色实际上就是一个穿针引线,让这个文化展现出来。葛亮透过语言、意象塑造出一个“雅正中国”的形象,里面的人物温柔敦厚,上到太史公,下到贩夫走卒,每个人其实都内含着那种有礼有节,堂堂正正走在天地之间,行走在混乱的时空当中,但是他们依然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让整部小说形成了一种中国传统美学“中和之美”的特质。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说《燕食记》是他近几年来关注最久、关心最切、感情最深的一部小说。《燕食记》像《红楼梦》或《金瓶梅》这样的传统世情小说一样,不是设计出来而是生长出来的,在其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线头去解读。小说中写到的活色生香的粤港澳美食都是富含感情的,不仅写了美食的历史,更写了一个百年中国的历史,很多细节不断地让他想起《左传》《史记》《刺客列传》《赵氏孤儿》等传统作品中中国人血脉里最有亮色的、最振奋人心的“非常情感”,而这种情感在俗世生活中很难一现,《燕食记》却把它写得既富有传奇性,又那么入情入理。这种极其动人的这种传承在今天依然存在。

《光明日报》文荟版副主编饶翔指出,从去年荣获鲁迅文学奖的中篇小说《飞发》到《燕食记》,葛亮找到了很明确的写作路径,在世间情谊、人情冷暖和谋生手艺的传承转换中塑造匠人的尊严,照亮了普通人各自的生命。葛亮也通过对于中国美食、厨艺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文化,通过对个体生命史的持续关照和书写,传承了一种文脉,一种风格,一种时代精神。

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理论处处长岳雯认为《燕食记》是对生活更具审美、更富有诗人想象的一种发现,葛亮在写作过程中发现种种可能,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生命的一种能量,又把这些能量反馈到书里。他就像一个手工艺人,小心翼翼地把这些东西熔为一炉,成就了今天大家谈论的《燕食记》。我们对葛亮抱有极大的期待,也是因为我们看到了这种生命能量的感染力和由它产生的内在动力。

渔樵问对般,在具体的劳作和日常中看见文化之道

《光明日报》文学评论主编王国平称读《燕食记》不忍释卷,而它引人入胜的重要一点在于古典气息的体现,每个细节都有内在考究的东西。比如程门立雪、程婴救孤的典故。以及无字信、雪地银驹。还有阿响听九太太唱戏后梦见一条鱼,鱼在中国的文化中是一个源头性的文化符号,代表的是一种情感萌动,是生殖或者生存。这些细节使得小说气韵生动、虚实相生。他引用“须弥纳芥子”作比,小说中所写的整个历史风云,包括人生的遭际,人格性情,情感的波澜在美学中有这种道,而故事引领着这种道往前走。

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主任李晓东谈到,从《燕食记》中看到了《红楼梦》的寓意,但《红楼梦》里写的是吃东西,而《燕食记》写的是怎么把这个东西做出来,《红楼梦》里面只写了一个做法,就是贾府的茄子。葛亮透过莲蓉月饼去展示中国的文化之道。比如月饼有很多种,为什么写莲蓉月饼呢?“莲”在中国文化里面是有独特含义的,不仅是佛教而且是中国礼学的形象代言人,周敦颐《爱莲说》中描述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子入味、炒制、手打,做成温润甜美、油而不腻的莲蓉月饼,美味之中体现了中国的文化之道。同时,更写出了厨师的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这种职业道德是香港人内在的精神谱系、为人之道。

《当代》主编徐晨亮探讨了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理解葛亮和传统文明资源的关系。他认为,葛亮不是纯粹以正史或者庙堂的方式去观看历史,而是像中国传统文化记录下来的老渔翁和樵夫一样,生在江湖之中,生活在具体的劳作和日常之中,但他们同样对于天道、文明的运行有自己的观察和理解。葛亮用自己现代小说家的方式,重新开启了一个进入传统的方式,为我们提示出潜在的一些思想的线索,而不是抽象地把传统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去激活。

《解放军报》文艺评论版主编傅逸尘指出,葛亮是以一种情感的代入者,文化的认同者,甚至是带有某种经验的传承者这样一种作家的身份和立场去展开叙事,这种写作的伦理在当代作家中极为稀缺。作家的一只眼睛可以平视他所记叙的过往人物,写他们的生命经验和情感经历,同时另外一只眼睛可以折射或想象宏阔高远的历史,精微的日常生活和背后对大时代变革、战争历史的想象互为镜像,共同构成了这个作家的双眼视觉,最终达成了一种具有总体性的写作。

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燕食记》责任编辑赵萍指出《燕食记》是需要作者强大的小说综合能力才能有如此高完成度的一部集大成之作。葛亮有扎实的学术训练、学养积淀和工作习惯,非常注重与人物原型的接触、交流,以敏锐的观察力去触碰人的生命肌理。作为作家创作道路上最亲近的伙伴,她透露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葛亮下笔写作《燕食记》时,创作时间相对完整,情感投入非常饱满,因此谋篇构局宏阔紧实,气象全开,笔下人物有活气、有生命的能量,有作家对于人本质的追寻。

研讨会最后,葛亮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是不畏变革并且拥抱变革,创造性转换也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保持活力的重要推动力量,这变革中带有惜旧而布新的赤诚,也包含着和而不同的胸怀。这是他在《燕食记》中所想要传递的。他表达了对各位专家师友和出版方的由衷感谢,希望大家的意见能使自己在将来的写作上有更加丰厚的累积。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每个文学创作者都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燕食记》独辟蹊径,另作风景,由南中国的饮食传统写起,由最生动亲近的吃食切入,于饮食精微处见历史跌宕,人性流转。《燕食记》承前启后,融会贯通,在平常生活世相中看见中国文化之道,是一部具有古典文化底蕴的长篇小说,更是一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气象的华彩之章。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长篇小说《极顶》研讨会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2
长篇小说《中国大港》研讨会在京举行 书写新时代的港口荣光
中国新闻网 2024-05-20
活动|第八届长篇小说年度金榜(2023)揭晓暨长篇小说论坛于海安市召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7
潘峰长篇小说《天地扬尘》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1
文学|少一些“梨枣之灾”,多一些深度阅读
文学报 2023-08-09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10部提名作品公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7
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再启“迁徙计划·从文学到影视”单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4
中哈青年“共读”长篇小说《有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