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幻方量化深夜回应与锐天投资纠纷 量化私募行业屡现人才之争
证券日报 2023-03-02 12:29

2月28日晚间,知名量化私募机构幻方量化一则回应将三家知名量化私募纠纷推至台前。

该事主要起于上海锐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后简称“锐天投资”)与幻方量化之间一桩技术秘密纠纷案。今年2月份,根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布的开庭公告,锐天投资将幻方量化、积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九章资产以及三位自然人(其中一位核心人员为杨某某)告上法庭,案由是侵犯技术秘密纠纷案。由于该案目前仍在审理中,具体案情尚不清楚。

就“核心技术人员涉嫌侵犯技术秘密”一事,幻方量化于2月28日晚间在官方平台发布声明称:“我司及关联公司招聘过程严谨合规,不存在不当招揽行为。我司尊重及保护同业公司的商业秘密及知识产权,亦从未进行不当招揽行为。”

由于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量化私募行业人才之争早已不是新鲜事。上海一家律所高级合伙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关行业涉及的诉讼主要是劳务诉讼,一般他们的核心技术人员都是合伙人,所以股权纠纷也比较多。”

3月1日,记者就此事向锐天投资CEO徐晓波寻求了解,但截至发稿时间,对方并未回应。

三家知名量化私募卷入

由于此次诉讼同时涉及三家量化私募巨头,一时之间引发外界较多关注。公开资料显示,锐天投资是一家老牌量化私募机构,于2013年底在上海成立,交易包括期货、股票、期权等金融产品。幻方量化则是业界知名的百亿量化私募,另一被卷入的知名私募九章资产则隶属于幻方量化。

另一被告自然人杨某某曾担任锐天投资高频策略研发部门的负责人,现就任于幻方量化。这桩纠纷也主要由此展开。

天眼查开庭公告详情显示,锐天投资与被告人杨某某之间已经发生过多起纠纷。2022年6月20日,锐天投资就曾以“侵害商业秘密纠纷”为案由状告杨某某、上海今元标矩科技有限公司、宁波积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10月9日,杨某某、锐天投资两方均以“劳动合同纠纷”为案由而上诉。

锐天投资在此前诉讼中认为,2021年3月5日,杨某某从原告处离职,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中明确杨某在2022年3月5日前应履行竞业限制义务。杨某某明知自己负有竞业限制义务仍加入积幂公司,该公司应知杨某负有竞业限制义务,仍通过今元公司以劳务派遣的隐蔽方式,雇用杨某某从事策略代码开发工作,在明知后亦未予以解雇,该行为违反了公认的商业道德及诚实信用原则,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诉讼中,原告明确,本案中主张杨某实施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系其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的行为。

幻方量化在声明中表示,公司及关联公司招聘过程严谨合规,不存在不当招揽行为。相关员工在入职前,已经依法解除竞业限制。上述员工未违反竞业限制,其解除竞业限制的行为有效,已经由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22年11月25日作出终审判决,后期将由法院上传裁判文书网进行公开。判决同时认定,锐天公司应向该名员工支付正式解除竞业限制前拖欠的竞业限制补偿金,及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共计3,450,001.64元。判决生效后,锐天公司已于2022年12月7日完成支付。

因上述竞业限制争议而引发的商业秘密诉讼及不正当竞争诉讼,目前仍在审理中。幻方量化表示,上述诉讼对于公司的运作及基金的运行无影响,后续进展公司将适时公开。

行业屡现人才之争

“在技术秘密纠纷上,法院通常会让各方启动第三方专家程序。如果涉及技术文稿的窃取、复制等则比较简单,但如果涉及技术秘密之间的识别和对比,就会上专家程序了。”上海一家律所金融证券部合伙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该人士反映,私募机构相关诉讼也比较多。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正在蓬勃发展的行业与稀缺的人才构成了纠纷屡屡发生。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份,管理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证券私募达到113家,其中量化百亿私募增至30家。随着量化私募进入新一轮角逐与洗牌,核心人才团队的作用不言而喻。

马上进入春季招聘,近期,多家百亿私募机构更是通过各种渠道招聘量化人才。此次被告方之一幻方量化就在其官网发布信息,招聘多名量化策略研究员、深度学习研究员、资深开发工程师、深度学习工程师等。从岗位要求来看,不仅需要精通机器学习和编程能力之外,还要求应聘人员在国际顶会或期刊发表相关论文。白鹭资管、通怡投资、茂源资本等百亿私募也广发招募帖,吸引量化人才。

记者了解到,数理统计和编程能力,以及有实盘策略或1年—3年策略经验往往是这类岗位要求的基础项,另外,有国际获奖或者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项目或研究经验才能达到加分条件。

因此,不少量化私募开始采取与国内院校联合交流方式,如灵均投资与清华大学,念空科技与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既助力高校现代化人才培养,同时尽可能避免采取“高薪挖人”的粗暴策略。

有业内人士表示,量化人才竞争的关键是对顶尖投研人才的竞争。从需求端来看,未来量化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容纳更多的量化人才;从供给端来看,国内量化私募在短短的几年间迅速成为万亿规模的行业,本来合格的投研人才供给就不足,顶尖的投研人才就更加稀缺,需求与供给的严重背离,导致量化人才的竞争异常激烈。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量化交易节前遭遇回撤重击,多家百亿量化私募排队反思
第一财经 2024-02-21
量化大厂,连高中生都“抢”?
上海证券报 2023-10-22
头部量化私募新动向
上海证券报 2023-07-29
头部量化私募频频调研“AI潜力”公司
中国证券报 2023-07-27
两大量化巨头抢人?核心员工因千万年终奖纠纷跳槽,还牵出偷拍视频
澎湃新闻 2023-05-24
量化巨头劳动纠纷案细节来了!涉及千万年终奖,还有“偷拍”视频
券商中国 2023-05-23
AI炒股新纪元?头部量化私募幻方宣布全力探索人工智能应用
澎湃新闻 2023-04-16
多家百亿量化私募核心投研离职 留住人才不能只靠高薪
证券时报 2023-03-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