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2022年总营收492.7亿元,今年年底蔚来将累计建成超2300座换电站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2 09:33 阅读量:41581

 3月1日,蔚来(NYSE: NIO; HKEX: 9866; SGX: NIO)披露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数据显示,蔚来2022年总营收突破492.7亿元,同比增长36.3%。实现营收破纪录的同时,蔚来研发投入也创下新高,达到108.4亿元,同比增长136.0%。

经过持续多年的投入,蔚来的自研体系布局已经成型,今后一段时期的季度研发费用将稳定保持在30亿元左右,同时提升研发体系化效率。通过规模化投入,蔚来初步构建了垂直整合能力,各项业务保持稳健发展,从而跨进稳定投入期。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曾表示,垂直整合能力对于蔚来长期实现25%以上的毛利非常重要。

规模化的研发投入,源于蔚来所坚持的长期主义发展思路。

坚持自主研发,率先完成产品换代

回看2022年,中国汽车行业经历了原材料涨价、供应链停摆、世界经济形势变化等诸多考验,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却在持续提升。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渗透率超25%,领先全球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基于长期战略投入,蔚来已建立完备的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体系,具备多款车型项目并行开发的能力。

2022年,蔚来实现了ES7、ET7和ET5三款第二代技术平台车型的交付。三款车型目前已成为蔚来的主力车型。

蔚来第二代技术平台的车型实现了全方位的升级,以ET5为例,其融合了蔚来超跑基因与“Design for AD”的设计理念 ,并融合Aquila超感系统的自动驾驶感知硬件。在 “Design for AD”设计理念中,顶置一枚高性能LiDAR+2枚侧前摄像头的瞭望塔式布局,被证明是成功的设计。

得益于车型品质,蔚来在高端市场保持引领优势。根据中汽中心终端零售数据,2022年第四季度,蔚来在40万元以上及30万元以上高端纯电动汽车细分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75.8%和54.8%,位列第一。

与此次财报同期公布的还有最新的交付量。数据显示蔚来在2023年2月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达到12,157台,其中高端智能电动SUV交付5,037台,高端智能电动轿车交付7,120台。

 新车型投放方面,亮相于NIO Day 2022的智能电动旗舰轿跑SUV EC7和全场景智能电动旗舰SUV全新ES8,将在2023年上半年相继交付,此外还有三款均出自第二代技术平台的新车将陆续发布,满足用户的高品质多样化需求。

今年,蔚来全系车型将全部切换至第二代技术平台,在售车型总数达到8款。在产品力进一步提升的同时,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推动营收快速增长。

坚持补能布局,从量变转向质变

在完善自研体系的同时,蔚来还强化补能体系布局。目前,蔚来已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换电和充电“双料冠军”。截至3月1日,蔚来在全国共累计建成1,331座换电站和2,375座充电站。

蔚来换电服务旨在解决电动汽车用户的痛点,涵盖快速补能、长途出行、按需升级、灵活换电、电池健康、电池回收等。不久前,蔚来宣布2023年换电站新增计划,由原来的400座提升至1000座,这其中有600座为城区换电站,将重点布局有一定用户基数但还没有换电站的三四线城市与县城。

另外,2023年新增换电站计划中约有400座为高速换电站,将加快9纵9横19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的布局速度,确保2025年顺利实现目标。在此过程中,蔚来会依据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车流量大小等因素综合评估,提升换电站选址精准度。

到2023年底,蔚来将累计建成超过2,300座换电站,按照业内人士观点,随着充换电设施数量的增长,触碰临界点后,就会从量变发生质变,实现“用户去哪都方便”的目标。届时,蔚来加电服务将与品质车型、创新服务形成更大合力,升级体系竞争力。

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蔚来充换电技术成果将逐步落地。2023年,蔚来第三代换电站和500kW超快充将陆续落地。其中,2023年3月开始铺设的蔚来第三代换电站,拥有21个电池仓位,可实现三工位协同换电,换电时间缩短20%,较第二代换电站服务能力提升30%。500kW超快充桩,最大电流可达660A,最大功率可达500kW,400V车型从10%充至 80%,最快仅需20分钟,800V车型最快仅需12分钟。

备战2025决赛,练就垂直整合能力

截至3月1日,蔚来申请中及已授权专利总数超过6000件。

随着自研体系成型,蔚来实现多项科技创新突破并有效应用,包括中国首个全栈自研的智能底盘域控制器(ICC)。在智能技术领域,蔚来2022年持续升级Aspen、Alder、Banyan三大智能系统,推出NOP+增强领航辅助Beta并开启用户试用。今年6月份,蔚来NAD beta也将开通使用。

蔚来坚持自主研发,主要基于对用户需求与用户体验的保证。以自研座椅骨架为例,由于合作伙伴开发的骨架面向各个OEM,无法完全定制化,不能满足品牌的高端定位。因此蔚来成立独立的座椅开发部门,投入超过1亿元进行座椅骨架自研,满足自身技术标准和可靠性要求。目前,蔚来是国内第一家实现完全自主开发座椅的厂商。

更重要的是,蔚来自研骨架提升体系化效率,从旗舰车型向下兼容,共用率达到平均90%,减少了研发、测试、验证、匹配等过程的工作量,实现降本增效。

在坚持自研的过程中,蔚来逐步构建起垂直整合能力。在汽车行业整体向新能源加速切换的过程中,传统的造车集成模式已无法适应智能电动汽车发展节奏,包括比亚迪和特斯拉在内的品牌,均依靠垂直整合能力来控制成本并保证供应链安全。

当今智能电动汽车赛道风起云涌,面对变幻莫测的趋势,蔚来有自己的判断。在李斌看来,智能纯电动汽车赛道经历过了资格赛阶段,目前正处于淘汰赛环节,到2024年至2025年,将进入赛道决赛阶段。此时,蔚来的充分投入将带来自研体系和垂直整合能力提升,从而保证在决赛阶段拥有足够大的体系竞争力。

文/周晶

编辑/周晶

相关阅读
蔚来BaaS调整启示:车企如何构建能源价值体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5
同比增长13.9% 蔚来12月交付18012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1
重磅!蔚来牵手长安汽车合作换电
证券时报网 2023-11-22
​蔚来一季度净亏损47.4亿,下半年有信心月销量突破两万
观察者网 2023-06-10
蔚来汽车CFO:价格战说明中国车企太多了,但蔚来没有收购计划
澎湃新闻 2023-03-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