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西城发布第二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 探索“揭榜挂帅”机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28 20:15

“白塔妙会”文创市集在白塔寺及宫门口东西岔胡同开市。“白塔妙会”是“白塔夜话”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历史文化、传承创新”的主题,为市民带来一场充满创新与趣味的文创市集活动 

中秋节期间,“白塔妙会”鸣锣开市。同期,西城区继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签约落地后,面向社会公开发布第二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此次推出的活化利用文物建筑项目10个,包括杨椒山祠、绍兴会馆、宜兴会馆、护国观音寺(本体)、五道庙、钱业同业公会、梅兰芳祖居、云吉班旧址、朱家胡同45号茶室9处文物建筑以及1个向社会公开招募运营服务机构的项目:京报馆。所有社会机构均需通过公开竞争方式获取西城区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据悉,这也是西城区在推动老城保护与复兴中,探索实施的一系列操作性、实效性强的“微改革、微创新”举措之一,在文物活化利用上探索建立起“揭榜挂帅”机制,努力让更多文物“活起来”。

“微改革、微创新”打通

街区保护更新的难点、堵点

据介绍,整个西城区属于老城区的大体上要占全区的62%左右,历史文化街区大约占到26%,面积在全市最大。同时,西城在推动老城保护复兴方面面临着人口密度大、基础设施承载弱、产权利益协调难、资金平衡压力大等难题。“为此,我们在街区保护更新、文物活化利用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实施了一系列操作性、实效性强的‘微改革、微创新’举措,推动老城保护与复兴,也取得了积极成效。”西城区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其介绍,在该区街区保护更新方面,率先建立以街区为单元的保护更新模式。同时,试点探索平房院落申请式退租。以菜西片区为试点,在全市率先启动平房直管公房申请式退租工作,实施“申请式退租+整治修缮+院落共生”路径模式,对居住结构、业态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对公共服务设置进行织补,提升群众生活品质,让街区重新焕发活力。之后,又相继完成了砖塔胡同、西板桥、观音寺片区、钟鼓楼西北侧等申请式退租项目,光明胡同、力学胡同等项目目前正在进行筹备。

此外,针对老旧小区产权复杂、改造资金匮乏等瓶颈问题探索了四种“微改革”机制创新。其中支持愿景集团在真武庙五里建立“租赁置换”市场化改造机制,形成全市首个社会资本投资为主、政府和产权单位适当支持的公房改造模式,在带动小区面貌改善、居住人群优化和职住平衡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这些‘微改革、微创新’打通了街区保护更新的难点、堵点,为老城保护复兴注入了新活力 。”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闭门保文物”

到“开门用文物”

据统计,西城区作为“文物大区”,辖区内现有不可移动文物37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处。“十三五”时期,西城区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直管公房类文物腾退工作,涉及52处、总投入45.27亿元。截至目前,总体腾退比例达92%,其中完全腾退项目32个,一批长期以来不合理使用的文物建筑被解放出来。如何推动这些腾退后的文物更合理地使用就成为西城区的重要课题。“去年1月,我们开始探索‘揭榜挂帅’机制,发布了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家把关、市场化运作’的文物保护利用新模式、新路径。”西城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指出。

而这种探索,使得西城区在文物保护利用上有了创新转变。西城区区长孙硕表示,通过公开透明的探索方式,以开放的姿态广集社会各方智慧共同探索文物利用。这种方式体现了政府文物保护工作思路从“闭门保文物”向“开门用文物”的重大改变。一批有情怀、有专业、有实力的社会机构参与到西城区文物保护利用中来,更有利于实现让“文物活起来”。比如,梨园公会曾是在京戏曲界人士的民间行业组织,用于建设京剧艺术交流传播及孵化中心;新市区泰安里地处天桥演艺区,定位是文化艺术展示和交流平台;聚顺和栈南货老店曾是经营果脯和南北风味糕点的店铺,用于建设糖果主题阅读及糖果体验空间。

此外,也实现了从“政府一手抓”向“社会众手搭”的转变、“突出重点保护”向“普遍保护利用”的转变等。

而最新发布的第二批活化利用文物建筑或是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时代印记明显,或是建筑形制独特、具备时代特点。比如杨椒山祠原为明嘉靖时期“直谏诸臣之首”杨继盛的住宅,清乾隆时期改为祠堂,是著名的“公车上书”发生地,基于杨椒山祠特殊的历史文化内涵,其活化利用方向定位于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复合型多功能公共空间;护国观音寺清末及民国期间周边店铺林立,一直以来都是大栅栏商业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观音寺片区街区更新需要,其活化利用主要围绕补充街区配套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进行。“这些文物建筑集中在宣外、虎坊桥、菜市口、大栅栏等核心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内,交通便利通达,周边文人故居会馆云集,也充满着古都几百年的文化传承和积淀。我们要完成一个亮出一个,亮出一个精彩一个,相信通过它们的活化利用,能够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区域的文物活化和保护工作。”孙硕指出。

据悉,第二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工作将继续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所有社会机构均需通过公开竞争方式获取西城区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拟参与本次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的社会机构可按照如下流程渐次推进:信息获取、前期咨询、项目策划、项目评审、项目确定。

西城街区保护更新

将探索分类实施机制

西城区发改办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次还将努力多推出一些“微改革、微创新”,通过“小切口”找到破解难题的改革路径、机制和模式,更好地展现古都风貌、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文化大区向文化强区转变。

探索街区保护更新分类实施机制,建立形成包括老旧小区、平房院落、历史文物建筑、老旧厂房、传统商业街区、城市公共空间等不同产权、不同类型的街区保护更新实施模式和政策机制,为城市自主更新、可持续更新提供政策指引和工作指南。

同时,创新城市更新投融资模式,结合项目类型与资金需求,引入战略合作单位,多种形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综合运用好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手段,解决资金平衡和运营平衡问题。

三是深化市场化运行的文物利用模式,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项目修缮和管理运营的相关政策机制,规范准入门槛,建立退出机制,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监管和跟踪考核,完善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让更多文物建筑在开放中真正“活起来”。

(刊发于2021年09月22日《北京青年报》03版)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魏彤
编辑/李晓萌

相关阅读
北京7处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发布 鼓励社会力量提早介入
中国新闻网 2024-10-31
真武庙、永泉庵等七处西城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公开招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30
让更多文物“活起来”北京西城:走出文物活化利用的西城模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9
2023年度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案例公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2-24
2023年度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案例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4
西城创新利用模式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4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西城区民国老建筑泰安里“活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5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引入书店、咖啡馆 西城区民国老建筑泰安里“活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