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视界 | 让孩子们从不耐烦到爱上中文总共需几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17 08:00

编者按: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对外国人来说,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成为了与中国人打交道的必要条件;对中国人来说,教汉语这也是个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好机会。据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全世界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中文教育,有超过70个国家将中文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接近两个亿。

世界上形成了一股“中国热”,汉语国际教育行业也走上发展快车道。本期约稿几位身处海外的对外汉语教师,通过他们的视角来向读者展示自己所做的真实对外汉语教学是怎样的,他们有着怎样的收获和喜悦,又有着怎样的困难和挫折?在这些与海外中文学习者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又对文化交流和融合这个议题产生了哪些思考呢?

VCG41N185041589.jpg

今年是我出国教书的第八年,也是我在西班牙的第二年。走过很多国家,我的学生一直是当地本土外国孩子和华裔两个群体。为什么要这样分类呢?因为绝大多数华裔孩子学习中文都是为了“寻根”。华裔孩子在学习中文时,所适合的教学方法、语言环境和适用的教材都和外国孩子不一样。

西班牙孩子带点“盲从的跟风”

泰国孩子则为更多择业机会

如果说美国的孩子学中文大多都是因为家长有一定的预见性,泰国孩子则更加明确,其实就是为了长大可以做商场导购、导游等职业,能够和中国人沟通并获得财富。相比之下,西班牙孩子学习中文多少带着点“盲从的跟风”,因为西班牙孩子的天性解放,爱表达、爱辩论,肢体语言很丰富,大多数家庭对网络教师掌控课堂的手段抱着不信任的态度,所以去一所拥有中文、德文、法文选修课的私立学校或者请家教是很好的选择。(因为公立学校的老师需要有西班牙教师资格证,所以很少有大学以下的公立学校开设中文课。)

在私立学校选择中文课,原因不外乎三个:一部分学生觉得德语法语太难;另一部分学生觉得中文课也许会轻松简单些;剩下极少部分学生是本身对中文有兴趣并且家长有一点大局观上的引导。所以在私立学校的中文教学工作主要以培养兴趣为主,配合学校招生,在这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并配合中文考试在海外的推广。

我的教学风格就是以游戏为基础的教学,我喜欢给我的学生设计一些课堂游戏,根据课文和语法来让他们在玩中学,学完就练,把知识作为游戏通关的工具。因为西班牙孩子是不会做中文作业的,所以我们老师即使留作业也不敢多留,因为家长会希望孩子们课下有更多时间去学习英文、德文、画画、吉他、足球等更多别的事情。我学习过插画,在讲汉字和语法的时候会给孩子们设计绘本。因为西班牙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圣地亚哥之路,我还会把教室布置成“朝圣之路”,学生们通过图文破解汉字并累计勋章。

华裔孩子普遍存在

身份认同迷茫感

设计活动这些工作不会让我感到疲累,反而会对每天的学校生活充满期待,但有时候也会碰到让我觉得无力的时刻。

比如,班上的华裔孩子总会让我多放一些关注度,这不是来自于同根的“偏心”,而是因为他们的童年相较于西班牙孩子来说更加迷茫。刚在西班牙带班的时候,很多华裔家长向我反映:“老师您多操心一些,我家孩子能听懂中文,可是就是不说,只说西班牙语,我们要愁死了。”“老师,孩子拼音不好,买来的故事书没法读。”“老师,我家孩子写汉字没笔顺,东落一点、西落一点写不对。”西班牙华裔孩子从出生就在西班牙,父母大多来自温州和青田,普通话说得不标准,孩子上学之后又和西班牙小孩子做同学,所以很多华裔孩子在自我认知上就已经出现偏差,他们其实搞不懂自己是西班牙人还是中国人,为什么在西班牙生活还要学中文呢?学中文有什么用呢?大多数孩子还会出现厌学的情况,周末华校的补习又给他们多出了很多额外的课业。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开始在教学中带入大量的传统文化。我知道这些华裔孩子身上带有和大多数外国学生一样的对“老”和“神秘”事物的好奇。于是我用纸壳制作了故宫的模型,孩子们通过把人物贴纸贴在不同建筑上来了解故宫建筑的作用;当爆出迪奥抄袭马面裙的时候,我穿着明制汉服,做好全套妆容,带着孩子们用纸通过古法剪裁制作马面裙人偶,并在当地汉服协会的支持下参加游行。学生们觉得我很勇敢。我还从国内买来了精美的榫卯斗拱,并请国内的木匠做了几套简易原木版让孩子们自己体验榫卯工艺。我们一起看英国BBC的纪录片,学生们知道了以榫卯工艺搭起来的中式建筑更抗震。我们说历史、讲甲骨文、穿汉服、唱古诗、设计中式花纹、欣赏中国山水……渐渐地,班上的学生开始主动学习,自愿复习。让我觉得变化最大的就是一个华裔小女孩儿,她开始磕磕绊绊地主动用中文问我问题,过了几周,课间还带着字典来让我教她查字典。我至今还能清楚地回想起她开口说中文时带给我的巨大喜悦,我身上的毛孔都张开了。因为一开始我每每想和她交流时她总是满脸不耐,小孩子还没学会控制表情,我在她这里吃了不少闭门羹。那天,我觉得幸福来得既突然又在意料之中。

没有中文作业、学的比忘的快?

汉语教学如何破解

有了成效之后,我觉得我还可以让外国孩子也有更大的转变。因为一周只有一次课,孩子们又没有中文作业,所以总是忘的速度比学的速度快,我和其他同事都很犯愁,毕竟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于是我更加仔细地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档案。我发现西班牙的孩子都很爱艺术和足球,所以我把汉字、课文和艺术作品相结合,我们把知识和手工美术相结合设计班级艺术墙。我做了很多大型教具,我把水果店、中餐馆和服装店都“搬进”了课堂,和全班同学一起玩“过家家”。每节课都有大量的游戏来活学活用新学的知识。孩子们只要参与了就没机会溜号。我们把要复习的内容编成网络游戏、歌曲和舞蹈。怕有的孩子不喜欢其中一些活动而不参与,我通常把他们分组,让学生至少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慢慢地,孩子们开始期待中文课。

虽然课下我用很多时间备课,但也乐在其中,很开心选对了专业,希望能一直保持学习创新的劲头,走得更远。希望我的学生长大以后,提到中国,就会想到小时候他们喜欢的中文课。每逢提及,心存善意。

文/何文(现居西班牙)

编辑/陈品

相关阅读
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领略运动之美
光明日报 2024-04-02
辽宁抚顺:用非遗剪纸给孩子们来一场“心灵按摩”
中国青年报 2022-12-06
用非遗剪纸给孩子们来一场“心灵按摩”
中国教育报 2022-11-29
多国华校积极探索发展新路
中国新闻网 2022-11-17
北青快评 | 在乡村教师的眼里,孩子们找到了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