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上市公司业绩“变脸”不能“一变了之”
证券日报 2023-02-16 08:30

截至目前,已有超30家上市公司修正2022年业绩预告,其中10余家出现业绩变脸情况。原因包括经营突发变故、计提大额减值、业绩预告不符合规定等等,可谓五花八门。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里面的猫腻不少,交易所还针对这一情况发出多份问询函。

具体来看,多数公司业绩变脸是由好向坏,从盈利变为亏损。

以ST中捷为例,2月14日,公司发布的预告修正公告称,预计2022年全年净亏损4亿元至4.2亿元,较2021年净亏损额5.17亿元同比减少18.81%至22.68%。公司2022年度合计补提预计负债4.22亿元,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为1.12亿元,补提后可能会导致公司2022年末净资产为负。而该公司在今年1月份披露的业绩预告中,预计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盈利450万元至670万元。

从盈利几百万元到亏损4亿元,对如此夸张的业绩变脸,ST中捷解释是因为25亿元担保案二审判决出炉。公司也因此收到了深交所关注函,要求公司尽快评估广东高院前述判决生效后公司将承担赔偿金额的最佳估计数,以及可能承担的最大债务风险敞口。

但对于诉讼原因引发业绩变脸的说法,投资者并不买账,认为诉讼事项并非突发,公司早应该对此做到心中有数。

进一步梳理历年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案例来看,计提大额减值可以说是其中最为经典并常用的方式。

近期,三丰智能、精研科技、金通灵等多家上市公司均因为预计计提大额减值导致2022年业绩变脸或亏损扩大而被交易所问询。

从过往案例来看,计提大额减值正在失去原本财务上的真正意义,并成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进行“财务洗澡”的手段。

“财务洗澡”一般指公司为实现下一年度盈利增长或转亏为盈,而对当年度的净资产进行大额减值准备计提。这属于主观的用财务手段操纵财务报表,违反企业会计准则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信息披露无小事,上市公司随意业绩变脸不能“一变了之”。

事实上,这几年,证监会持续加大监管力度,业绩变脸的上市公司也受到监管重点“关照”,更有不少公司因此遭到立案调查。

结合以往案例来看,业绩变脸并非一纸公告那么简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一项严肃且需要审慎的事项,排除某些意外因素,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业绩骤然变脸,一方面说明公司不够严谨,家底都没摸清楚;另一方面这无疑会引发投资者猜测,公司是否在利用财务手段对公司业绩进行大洗澡。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应严格遵守信息披露要求,保证财务报表上每一个数据的真实性,一旦发生财务造假等失信行为,要想再重新赢得市场的信任并非易事。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则要警惕业绩变脸公司背后的隐性风险。(李春莲)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刚上市就业绩变脸!这家保荐券商挨罚
证券时报网 2024-05-12
多家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监管轮番警示
​第一财经 2024-04-16
36家上市公司商誉占净资产比重超50% 专家提醒投资者关注其中三大风险
证券日报 2023-04-29
业绩预告不靠谱,多家上市公司领罚,专家建议如存灰色空间应严惩
​第一财经 2022-09-10
疫情之下忙着给财务洗澡?A股一天五家公司公告业绩变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4-30
又一房企业绩大变脸,泰禾修正业绩预告称利润盈转亏
第一财经 2022-04-23
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公告频现 投资者应擦亮眼睛
证券日报 2022-02-28
谨防上市公司 利用年报实施财务洗澡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2-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