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半两财经 | 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2月10日开售 最短可只持有一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10 14:09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终于上线了。2月10日,北京青年报记者查看自己在工行开通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发现“理财产品”栏目里新上线了四只工银理财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募集期都为2月10日-2月15日,1元钱起购。至此,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货架”终于集齐个人养老金储蓄、个人养老金理财、个人养老金保险、个人养老金公募基金四类产品。据业内人士透露,首批推出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或许不止工行,可能共有三家机构。

工银理财四款产品最短持有期为一年

从名字来看,今天开始募集的这四只新产品都属于工银理财的颐享系列。此前工银理财发行的颐享系列养老理财产品,期限都在5年左右,而这4只新产品的最短持有期限分别为365天、540天、720天和1080天,对应的业绩比较基准(年化)分别为3.70%-4.20%、4.10%-4.60%、4.40%-4.90%、5.25%-5.75%。前3只产品风险等级为PR2,第4只产品等级为PR3。这四只产品都是固定收益类型,都带有“税优”标志。

工银理财提醒投资者,业绩比较基准不是预期收益率,不构成对产品收益的承诺。

个人养老金缴费金额去年底已达142亿元

去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发展适合中国国情、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与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相衔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000元。

为落实《意见》要求,去年11月银保监会制定了《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助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康发展。去年11月,银保监会《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参加人可以通过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购买个人养老储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个人养老金公募基金产品等个人养老金产品。

银保监会还同时公布了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机构名单,包括6家大型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5家城市商业银行和11家理财公司,一共34家。 

随后,人社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三部门发布通知,明确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石家庄、雄安新区,山西晋城市等36个先行城市和地区启动实施。 先行城市符合条件的群众可自愿参加个人养老金业务。

今年1月18日,人社部有关负责人透露,截至2022年底,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1954万人,缴费人数613万人,总缴费金额142亿元。

多家试点机构积极备战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

此前,参与试点的银行只上架了个人养老储蓄、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和个人养老金公募基金三类产品,只有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迟迟没有露面。实际上,个人养老金账户理财产品各项准备工作已有序推进。2022年11月5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负责建设的个人养老金理财行业平台完成技术上线。

各家理财公司也都已为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面世做好准备。光大理财表示,该公司已规划封闭式、定开式和最低持有期式等形态丰富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体系,正在积极研讨推进最低持有期个人养老金理财创设;交银理财表示,该公司积极推进个人养老金业务筹备工作,将严格遵循各项制度规定,审慎合规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拟通过“优选存量+新发产品”的方式,完善个人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打造精品养老金融产品;招银理财表示,该公司正紧锣密鼓推进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创设工作,养老金产品货架将覆盖多类资产、应用多种投资策略、匹配多样养老需求,并设计定期分红、定期赎回、定期支付、定投等功能机制。

2月8日,农银理财董事长马曙光在农业银行专项投资者关系活动上也表示,农银理财首支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将于近期发售,该产品定位固收类或混合类,风险等级为中等及以下。

投资者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

交银理财产品研发部专家表示,相比其他个人养老金产品,试点阶段的养老理财产品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均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稳健性,风险管理机制更加健全,投资策略和理念更为稳健,并实施非母行第三方独立托管。二是长期性,试点阶段养老理财产品的期限都在5年及以上,下一步发行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最短持有期原则上为1年,鼓励持有3年以上。三是普惠性,产品购买门槛低,起购点一般为1元,有的低至0.01元,产品的托管费、管理费等费率更加优惠。

个人养老金产品货架集齐四类产品后,投资者该如何选择?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投资者要根据产品特点和自己实际需求及风险承受能力进行选择。个人养老金储蓄具有期限较长、利率较高、安全性高的特点,适合风险承受能力弱的人群;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重在保障,比较适合无法承担投资风险,可以接受稳定收益的人群;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和公募基金产品不保本也不保收益,有一定投资风险,但预期收益较高,适合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风险承担能力较高的人群。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个人养老金理财周年:产品收益和数量仍存空间
北京商报 2023-11-21
收益表现亮眼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稳”步推进
中国证券报 2023-11-17
19只理财产品悉数浮盈 养老金基金正收益者寥寥
证券时报 2023-10-26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增至18只 新增定开产品
第一财经 2023-02-24
新增11只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扩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