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 | 远离征信诈骗核心重在保护好个人信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10 14:00

日前,福建省福州市反诈骗中心接到市民阮某某报警,他接到自称支付宝客服的来电,称要为其解决花呗信用问题。听信对方话术的阮某某按照电话里的引导,将22.8万元欠款转账到指定账户,之后才意识到自己被骗。据新华社报道,近几个月以来,诈骗团伙冒充金融平台客服人员,以帮助消除不良征信为名实施的虚假征信类诈骗案件数量,一度出现激增。

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正面效应日益凸显,作为“第二身份证”的个人征信愈发受到重视。个人一旦被失信黑名单照顾,则必然会因负面评价而受到诸多限制。一些失信者为消除不良征信记录,总希望通过“走捷径”来修复征信,让骗子针对其急于洗白征信污点的心理精准实施征信类诈骗有机可乘。

事实上,征信不良记录根本不可能消除或修复。《征信业管理条例》第16条规定,个人信用报告不良记录不能提前删除,只能是在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5年后,才会自动删除。也就是说,企图通过花钱消灾方式祛除征信不良记录是“死路一条”。近年来,警方和法院都公布了不少涉及消除征信不良记录的诈骗案例,其中一些案例所涉犯罪金额还较大,已经足够让人警醒。失信者应铭记于心,不能自作聪明地在消除征信不良记录上有“小九九”心思。

征信类诈骗一再得逞,除了部分失信者不懂政策法规病急乱投医外,关键在于个人信息没有在源头上筑牢安全“防火墙”。揆诸现实,不少人在各种消费场景中,为寻求一时的便捷,总是把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通讯电话、银行账号等高度敏感的个人隐私信息,毫无保留地对外提供。如果这些个人信息与征信不良记录相关,泄漏后就必然会给骗子“精准画像”地实施征信类诈骗开启便门。

与此同时,不少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商家或相关机构,为谋求利益的最大化,始终是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利用有余而保护不足,甚至还有一些“内鬼”铤而走险地倒卖所收集的个人信息,致使其所保管的个人信息时刻处于“裸奔”的安全风险中。骗子一旦嗅到其中的消除征信不良记录商机,则可按图索骥地对个人信息泄漏者实施征信类诈骗。

可见,远离征信类诈骗,核心重在保护好个人信息。作为有理性的个体,在“洁身自好”、尽量减少和杜绝失信行为的同时,亦应明白,不管骗子的伎俩如何翻新,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其要求提供个人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隐私信息,则意味着其是冲着自己的腰包而来,与消除征信不良记录没有任何关系。此外,个人还要做到不点击陌生链接、不下载来路不明软件,从而以高度的警惕,不让骗子精准实施征信类诈骗有任何机会。

征信类诈骗的频发,从侧面反映了当前个人信息保管堪忧的现实。对此,要切实强化监管,除要求采集个人信息的商家或相关机构筑牢个人信息管理技术“防火墙”的同时,更要以法律责任的严肃追究,倒逼商家或相关机构主动自觉构建起技术防范与依法管理相得益彰的个人信息安全格局。唯有如此合力共治,征信类诈骗才能无处遁形,失信者不因征信不良记录而陷入诈骗陷阱的愿景才能真正可期。

文/张智全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征信修复”成生意 央行多次辟谣并反复提醒:所谓收费“征信修复”服务都是假的
解放日报 2024-10-31
关于防范“征信修复”风险的提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6
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执法 共同守护好个人信息安全
人民日报 2023-11-02
警惕!“内部人”把手伸向个人信息
工人日报 2023-08-31
信用不良信息花钱可删除?远离这些“征信洗白”骗局
经济日报 2022-07-20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14
“征信关爱日”将至:保护个人征信从远离“征信修复”开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30
多管齐下遏制“修复征信”骗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