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媒体:“超额储蓄”引发讨论,为何人们更爱存钱了?
经济日报 2023-02-01 12:05

1月29日,消费者在中免集团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选购化妆品。今年春节假期,海南离岛免税消费持续火爆 (新华社发)

近期“超额储蓄”引发较多讨论。超额储蓄,简单来说,就是相对于往年,2022年的居民新增存款明显较多。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这与2021年全年的水平相比,多增7.94万亿元。

人们为什么又爱存钱了?业内专家认为,居民存款大幅度增长、储蓄意愿增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短期影响也有长期因素。应正视这一现象,并采取措施合理引导居民预期,提升居民消费和投资的意愿和能力,将居民存款转化为长期资金,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居民不爱贷款爱存钱

2022年,住户存款,也就是居民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较2021年多增7.94万亿元,较2020年多增6.54万亿元,较2019年多增8.14万亿元,创有统计以来的新高。

伴随存款的增长,居民贷款却在收缩。2022年住户贷款,也就是居民贷款增加3.83万亿元,同比少增4.09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75万亿元,同比分别少增7600亿元、3.33万亿元,住户中长期贷款增量为2015年以来最低。

央行2022年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也表明,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比上季增加3.7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15.5%,比上季减少3.7个百分点。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这反映出受多重因素影响,居民就业、收入不够稳定,预防性储蓄动机上升,日常消费需求下降,住房消费和投资意愿不高。

“近年来,居民存款又重回增长轨道,在人民币存款中的占比逐年回升。”董希淼表示,我国居民长期以来有着较为强烈的储蓄习惯,老百姓爱存钱,储蓄率一直相对较高,居民存款占人民币存款的比例在1995年第三季度达到最高的60.4%。但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投资理财意识增强、金融产品供给丰富,居民储蓄意愿有所下降,2017年底居民存款占人民币存款的比例下降到39.2%。

但近年来,这一趋势有所变化。居民存款在人民币存款中的占比,从2018年开始逐步上升,到2022年一季度已经达到45.4%。董希淼认为,这表明,居民存款快速增长和占比提高初步呈现长期化趋势。

多因素叠加推升储蓄意愿

为何人们更爱存钱了?在业内专家看来,这是多因素叠加所致。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2022年,居民存款快速增加,存款新增额创有统计以来的新高,这种情况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疫情冲击下,居民就业收入受影响,对未来预期不稳,消费行为更加谨慎,主动增加存款。其次,在去年疫情影响下,服务类消费等部分消费场景受阻,客观上限制了居民消费,同样增加存款。再次,2022年资本市场整体表现不佳,理财产品波动明显增大,两次出现“破净”潮,居民投资更加谨慎,赎回投资理财产品增加储蓄。最后,受房地产市场波动影响,居民购房消费不足,也导致存款增加。

“预防性储蓄动机上升是居民存款增加的重要原因。”董希淼表示,去年我国疫情多点散发,部分企业难以正常生产经营,居民工作和收入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导致预防性储蓄动机上升。与此同时,受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影响,我国资本市场波动加剧,股票、基金收益明显下降,特别是2022年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出现“破净”,导致居民风险偏好有所下降,部分资金重新流向存款。此外,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加大,居民住房消费意愿持续不振,减少了住房消费支出,部分转为居民存款。

从长期因素看,董希淼认为,这也与社会保障体系有关。董希淼表示,我国教育、医疗、养老等制度近年来改革力度较大,在社会保障体系难以全面覆盖的情况下,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预期提高,使得居民预防意识和储蓄意愿明显增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9年社会蓝皮书》显示,子女教育费用、养老、住房排在居民总消费的前三位。而我国目前的人口结构特征,使得居民总体消费信心相对不高。我国目前人口的平均年龄水平正处在对储蓄贡献最高的时段。作为消费主力军的中青年群体,除了收入上具有优势以外,还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等生活压力,因此消费信心减弱,储蓄意愿增强。

“制约居民预防性储蓄的因素如果没有改变,不会出现报复性消费。”董希淼认为,居民存款持续增加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增强居民部门抵御风险能力,但也反映出居民对未来预期转弱、消费需求不足、投资意愿下降等问题。下一步,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稳住居民预期和信心,进一步提振居民消费和投资。

如何让人们敢花钱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把居民超额储蓄转化为消费,让人们敢花钱?

“超额储蓄有效转化为消费还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娄飞鹏认为,为了将储蓄有效转化为消费,一方面需要做好消费场景尤其是服务行业消费场景,服务类消费受疫情影响较大需要建设场景推动恢复;另一方面是通过稳就业,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来源,改善居民预期,从而实现扩大消费。

让人们敢花钱、愿花钱关键在于扭转预期。董希淼认为,应进一步稳住宏观经济大盘。落实好前期出台的稳经济一系列政策措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更加积极有为,主动发力,继续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和实体经济稳步恢复,稳定居民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应持续释放国内市场潜力,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改变居民消费动机不足等问题,改善居民消费环境,培育中高端消费增长点,促进居民消费转型升级。

在业内专家看来,提振居民消费应围绕住房消费和汽车消费等领域重点发力。董希淼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仍然较为低迷,商品房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同比下滑明显,市场信心和预期不振。从2022年金融数据看,住户贷款特别是住户中长期贷款增长乏力,是拖累人民币贷款增长的重要因素,反映出居民住房消费意愿和能力仍然不足。因此,2023年应着重从需求侧发力,进一步提振居民住房消费意愿和能力。尤其是应全面落实“金融16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改变居民住房消费预期。

“从居民的角度看,高额房贷对居民消费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娄飞鹏认为,2022年,居民出现房贷提前还贷潮。一方面是居民存款增加,缺少合适的投资项目,部分群体具有还款能力时偿还房贷;另一方面还有之前房贷利率较高,在新购首套住房利率调降之后刺激了部分存量购房群体的还贷意愿,主动阶段性提前还款。

娄飞鹏建议,相关政策应加快调整。一方面是加快存量住房利率调整,弱化居民提前还贷的动力,这种操作同样有助于减轻居民还贷压力,推动消费增加;另一方面是对于改善型住房加强支持。仅对首套房提供金融支持政策作用有限,需要在支持首套房的同时支持改善型住房需求,这其中就涉及放松认房又认贷政策,对于名下无房的改善型购房群体享受首套房贷款利率,个人所得税享受扣减等;此外,还建议结合人口生育政策,对于多子女家庭增加购房指标并且提供优惠利率。

为进一步提振住房消费,董希淼也建议,应继续加大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实施力度,加快采取下调首付比例、取消“认房又认贷”、降低存量贷款利率等措施进行优化。目前住房信贷政策调整,主要集中在支持刚性住房需求,应在如何更好地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方面采取更有力的支持措施,二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也应进行适当调整。对限购政策,也应适当调整,如适当放开一二线城市限购政策,允许结清贷款的居民购买第三套住房。此外,还应加快“带押过户”模式的推广,激活二手房消费与交易市场。

扩大汽车消费也是能够较见效的措施之一,业内专家建议,应继续加大力度支持。董希淼表示,我国居民的大宗消费,早期是电视空调冰箱等大件电器,目前已经切换到汽车等。因此,建议进一步引导金融加大对汽车消费特别是二手车消费的支持和服务。观察我国汽车金融领域,银行和专业的汽车金融公司,主要服务新车和大品牌的二手车交易,二手车市场主要呈现小、散、弱的发展形态,导致其单车平均贷款金额小、操作成本高,难以得到金融机构有力支持。目前我国二手车市场的金融渗透率约为 29%,远低于美国约70%的金融渗透率。建议放开政策限制,支持消费金融公司开展二手车贷款业务。消费金融公司客群特点,与二手车市场客群和新市民群体有着天然的契合性。如果支持消费金融公司开展二手车贷款服务,将既有助于进一步满足二手车消费需求、激发汽车消费潜力释放,又与汽车金融公司形成错位服务的格局,在新市民消费信贷方面进行专业化竞争,倒逼从业机构更好地服务和让利客户,成为多方共赢的制度安排。

此外,董希淼还建议,应丰富居民投资理财渠道。培育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理财市场,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健康和养老保险业务,创新金融产品,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地转化为资管市场长期资金。与此同时,从长远计,还应进一步完善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地满足居民养老、就医、教育等方面的迫切需求,降低居民后顾之忧进而降低预防性储蓄意愿,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单月大减4万亿,存款都流向哪儿了?
第一财经 2024-05-12
2023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了哪些领域?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1-27
2024年房贷重定价来了
北京商报 2024-01-02
2024年房贷重定价来了
北京商报 2024-01-02
时隔3个月大行再降存款利率 后续连锁反应引发关注
第一财经 2023-12-25
预防性储蓄需求开始弱化,7月存款同比多减或重回理财
​第一财经 2023-08-13
多方激辩资金空转套利 呼吁政策合力提振有效需求
证券时报 2023-05-18
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消费大涨,钱去哪了?
中国新闻网 2023-05-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