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混合估值法”基金来了!和过去的基金有啥不同?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1-30 21:02

1月30日,招商基金、鹏华基金、南方基金等旗下的多只债券基金披露招募说明书,记者注意到,跟以往基金不同的是,这些基金在估值方法上并非单一的摊余成本法或市值法,而是采用的是混合估值法,即部分资产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部分资产采用市值法估值。

混合估值法基金来了

2023年A股迎来第一个交易日,多只新基金也披露了发行时间安排。在这些基金中,记者注意到,有几只债券基金和以往的产品不太一样,采取的是混合估值法进行估值,即部分资产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部分资产采用市值法估值。

具体来看,招商恒鑫30个月封闭债的招募说明书显示,基金对债券的投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其中基金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债券资产不低于基金净资产的50%,采用交易策略且相应以市价法估值的债券资产不低于基金净资产的20%。

鹏华永瑞一年封闭式债券的招募说明书也表示,基金投资于债券资产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且投资于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债券资产不低于基金净资产的50%,采用交易策略、相应以市价法估值的债券资产不低于基金净资产的20%。

还有南方恒泽18个月封闭式债券在投资组合的比例说明上也有类似的表述。

不过,记者注意到,不同的产品也有不同的注明,如招商恒鑫30个月封闭债同时注明,因基金资产价格波动等原因导致摊余成本法计量的债券资产被动低于上述比例的,应在2个月内调整至符合比例要求。

而鹏华永瑞一年封闭式债券、南方恒泽18个月封闭式债券,则是注明如因基金资产价格波动等原因导致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券资产被动低于上述 50%比例的,应在1个月内调整至符合比例要求。

或仍以机构客户为主

据记者了解,早在2022年6月,就有多家基金公司上报了采用混合估值法的债券基金,但近期仅有部分基金公司先拿到了批文。

从目前已经公告招募说明书的这些产品来看,与以往债基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些债基采用的是混合估值法,即部分资产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部分资产采用市值法估值。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业务负责人刘亦千指出,混合估值法债基推出,在此时有着积极的行业和市场意义:

一是,结合两种估值模式优势,适度降低产品波动性的同时维持较宽的投资范围,满足净值化转型过渡需求,缓解资管新规实施初期对财富管理市场带来的短期冲击。但长期来看市值法仍然是大趋势。

二是,在不显著提高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基础上,严格、有限使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缩窄公募基金及银行理财间的产品差异,有利于促进大资管行业良性竞争。

三是,封闭期设计一定程度锁住并消化风险,特殊时点有利于缓解债市的流动性、信用风险。

四是,产品创新不改风险收益并存规律,灵活度提升助力公募机构更好服务个人投资者,普惠大众。

回顾过往,记者注意到,债券基金的波动一直备受关注,不少投资者倾向于债券基金也采用类似于货币基金摊余成本法的估值方式,而2019年以来推出的摊余成本法债基,在满足了投资者需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债基的波动性问题。

不过在理财产品净值化的趋势下,连货币基金也开始探索在摊余成本法之外的市值法估值方式,债券基金显然也需要做更多的探索。

此次混合估值法产品除了估值方式上的创新,从产品的封闭时间来看,也大幅缩短,据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统计,摊余成本法债基平均定开周期长达4.23年,相当部分的定开债基也并不对零售客户开放售卖。截至2021年末,存量摊余成本法债基机构投资者持有占比高达99.91%。

而混合估值法产品的封闭时间,大多集中在6个月、1年、18个月等,一般未超过3年,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可能有利于吸引更多个人投资者参与。

不过也有基金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这次的产品可能还是主要针对机构投资者。”或许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这样的估值方式也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去了解和消化。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混合估值理财产品崛起 又行至十字路口
上海证券报 2023-05-06
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上线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 尚未成为银行主推产品
证券日报 2023-03-24
银行理财产品“上新” 债市添源头活水
中国证券报 2023-02-22
混合估值法产品火了 “稳健低波”特点受青睐 能否助力债基市场走出低迷?
财联社 2023-02-18
稳收益防踏空银行理财公司密集上新混合估值法产品
上海证券报 2023-02-07
影响4万亿!重磅标准来了,变化多大?
中国基金报 2023-02-05
影响4万亿!重磅标准来了 变化多大?
中国基金报 2023-02-05
多家理财公司推出摊余成本法产品 专家预计不会成为市场主流
证券日报 2023-01-17
最新评论